正房正中厅堂,厅内东侧面小饭厅,桌上依旧是热气腾腾的四菜一汤,还有必不可少的一个小木桶米饭。
要不怎么说什么都可以装,唯有口味装不了假,就像吃不习惯拿馒头当主食一样,他媳妇还是独爱大米饭。
好在不管是在她师父身边,还是在高老夫人院子那些岁月里,她也是喜好米饭米粥,倒无人觉得奇怪。
这不,托媳妇的福,他如今也明目张胆地来了个随他母亲武昌府人士,更好爱主食为米饭了。
直隶虽不是江南水乡,却不是没有稻田,只不过极少极少,大多还是以种植冬麦、高粱、小米、玉米、地瓜为主。
以至于米价不低,尤其是精米,每年青黄不接季节更不便宜,其实不单单产量少的精米,是连地瓜干都涨价了。
他两口子养了两三百人的口粮消耗就比较惊人,这个冬天,单单从十一月到上个月正月这三个月就见有两个粮仓“瘦”了好多。
接下来又到青黄不接季节,想到这点,顾文轩不由想起来他们老顾家“族粮”,就他大堂伯日前告之的按祖训私下为族里准备的那些藏粮一事。
“媳妇儿,你说你们老周家每一任族长有没有为族人藏粮呢,我至今还不曾听到护卫队提起他们家可疑行迹的?”
一听这话,周半夏便心知他喝一口汤的空档想起他大爷爷父子俩人藏粮被护卫队发现,但河西周家族里?
“应该没有,没有祭田哪来的族粮,有,也就周族长那一脉自家私底下多囤些粮,等族里饿死人了借点出去。
还是那种不到走投无路饿死族人的程度,据我所知,早前有几年粮荒的时候,周家几位族长都还老哭穷的。”
“这不是你们老周家隔几代人都会出个有钱人,你们周家族长为了能找他们为族里多借些口粮才哭穷来着了?”
周半夏不否认有这个缘故,但更多的,还是一个字——穷,族长一脉都穷得很,不要谁带头私底下为族人藏粮的。
像这一代新上任的族长,顾老姑她公爹,算是历任族长里面家境最好了,其实也就全家能达到温饱水平罢了。
就这样子,还是儿子能干,儿媳孝顺,像顾老姑两口子在油纸加工坊拿到的月钱还有分红都上交一半给她公爹的。
若无几个儿子儿媳帮衬,身为上任族长的老子又没有留下多少家底,这一任族长也够呛,自家都穷得叮当响了,哪还顾得上族人。
就像她爹说的,她两姐妹被卖,怪不了族长,实在是太穷了,谁当族长谁倒霉,当族长的一房里面就从来没有谁发达过。
除非这一房分家,倒是有过哪个儿子分出去的后人发达了,搞不好就是那个当上门女婿的祖宗回归本姓,这才有了报应。
顾文轩听着听着,他已经有提防媳妇儿搞不好语不惊人死不休,还特意不敢喝汤,还是差点被呛到。
“瞧你,谁跟你抢了?慢点吃!”周半夏忍笑递汤勺,“什么时候起的笑点这么低,快喝口汤吧。”
“我自己来。”顾文轩清了清嗓子,一手汤勺、一手汤碗,笑道,“没你说的这么邪乎,不过不富裕倒是真的。
要以我们家那位老爷子的心思,他是不乐意把老姑许配给你们老周任何一家儿子,他原先还想把老姑许配给读书人。
是我们家那位老太太,她这人怎么说呢,怎么看儿媳怎么不顺眼,但对她自己生的闺女,还是很在意很心疼的。
像给大姑找的夫家就很不错,屠户是不好听,但杀猪有肉吃,大姑父又是长子,她相中了,老爷子不答应都不行。
轮到给老姑找人家,我们家那位老太太又聪明了一回,找咱爹拿主意了,说她不想听老头子的给老姑找个读书人。
刚好,咱爹也有这个想法,读书人是好听,可百无一用是书生,关键是老姑长相也就只是一般般过得去。”
可不!
她大姐周大丫长得多好,她爹都从不曾动过心思给大闺女找个读书人,或是嫁进什么富裕人家。
也就顾家这位老爷子没有自知之明,是他有足够的权势,还是老闺女嫁妆多到读书人上赶着给他当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