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开封的故事20字 > 第24部分(第2页)

第24部分(第2页)

宗泽恳切地道:“我听说好汉和金兵作战,曾一连劈死了二十多个敌人,多处受伤,流血不止,依旧不下战场,一把金刀威震敌胆,远近闻名。我宗泽也与金兵不共戴天,你我的心意是相通的,所以才单人独骑来拜会阁下,不知好汉敢不敢随我进城作客?”

李成慨然道:“我也深知老大人英勇抗金,万民称赞,更不愿与你为敌。好,我就随你逛逛东京。”转身命部下回营待命。

众人劝阻无效,便威胁宗泽:“李大哥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我十万大军将踏平东京。”

宗泽笑道:“诸位放心,金刀李成要是少一根毫毛,就找老夫算账。”

李成只身随宗泽来到东京,二人多次推心置腹,曲膝长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李成深受感动,流着眼泪说:“老大人年过花甲,呕心沥血为国操劳,我李成虽是山野草民,少受教化,但也是忧国忧民的热血男儿,今后愿听我公驱使,誓死抗金。”

宗泽招安李成后,各地民间武装纷纷来投,化敌为友,很快建立了抗金统一战线。宗泽十分振奋,上书赵构,请求朝廷还都东京,主持抗金大业,收复失地。

赵构是个扶不起来的天子,畏敌如虎,不仅不敢回京,反而逃向扬州。他对宗泽抗旨十分不满,多次申斥,还派亲信杜充担任东京副留守,来监视他的行动。

宗泽处处受朝廷掣肘,眼看大好局面日渐成了泡影,积劳成疾,急火攻心,背上长了个毒疽,很快进入了弥留之际。

幕僚流着眼泪说:“宗大人,你对家里有什么话就快说吧?”

宗泽气喘吁吁地说:“我宗泽只有国事,焉有家事。只望诸公同心同德,渡河抗金,把敌人赶回老家去,我就死而无憾了!”

众人围着病榻一齐下跪:“决不辜负我公的期望。”

宗泽突然使尽全身力气,振臂高呼:“渡河,渡河,渡河!”登时气绝身亡。

一声惊雷,大雨倾盆。鬼泣神惊,天地同哭。整个东京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万人空巷,顶风冒雨为老英雄送行。

后人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宗泽,特地修建了这座宗公祠,香火祭祀,千古传颂。保留并重修宗公祠,是开封人民多年的心声,但愿能早日实现。

演  武  厅

开封市小南门外有条街道呌演武厅,据说就是宋代东京的练兵场的遗址。平日,这里是是八十万禁军列队操练,比武竞技的场所;战时皇帝检阅大军,誓师出征都在这里举行。

“靖康之耻”金兵撤退后,宗泽来到劫后的东京,立即开始收编各地自发的民间抗金武装,筹划收复失地的抗金大业。第一个响应他的号召,前来投奔的是王彦率领的八字军。宗泽安排王彦将部队驻扎在演武厅,按照正规部队要求进行整顿。

王彦原是朝廷任命的都统制,徽钦二帝投降后便成了散兵游勇。但他没有屈服,坚持在敌后抗金。他以辉县为根据地,联络两河各地的民兵奋勇杀敌,队伍很快发展到十几万人。为了表示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决心,将士都自愿在面部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因此被百姓称做八字军。宗泽对这支部队非常重视,寄于厚望。

这天,宗泽接到王彦的邀请,请他到演武厅视察军队。他来到演武厅,耳畔响起一阵鼓声,只见帐前绑着一个浓眉大眼,毫无惧色的年轻将领,身后站着两个刽子手,鼓声一停就要行刑。他心中一动,大喝一声“刀下留下”,便闯进大帐去问个究竟。

王彦一见宗泽,不由面露喜色:“大帅来得真是及时。”

宗泽面孔一板:“难道是让我看你杀人吗?怎么回事?”

“他呌岳飞,是我的部将。只因严重违抗军纪,不得不挥泪斩马稷。”王彦接着又叙述了事情的経过。

原来,王彦在率兵攻打新乡时,得知守城的金兵数倍于己,便下令暂缓进攻。身为前锋的统制岳飞却认为金兵一向轻敌,如果突然袭击,就能出奇制胜,便不听命令,带领少数部下直逼城下。守城金兵根本不把他们看在眼里,开城出战。岳飞一马当先直奔敌方主将,几个回合便将对手斩于马下。紧接着他又杀死金兵旗手,夺取大纛迎风挥舞。金兵见他如此神勇,胆战心惊,一触即溃,逃回城里,岳飞部下乘机尾随入关,夺占了全城。王彦很赞赏岳飞的勇敢与决断,但对他违抗军令擅自行动也深感不满,所以他对岳飞夺取新乡的功劳并没有进行獎赏。岳飞也没有介意。不久,敌人调集重兵包围新乡,宋军因缺乏粮草决定突围。在突围后何去何从的策略上王彦和岳飞又发生了严重分岐。王彦主张建立根据地进行休整,联络抗金力量再图发展。岳飞则主张再接再厉,攻城掠地,在重创金兵中不断壮大力量。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岳飞竟在突围后率领部下脱离王彦主力部队,自行其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王彦的主张是正确的。王彦扎根山区,联络义军,很快发展成一只强大的抗金力量,成为金兵的心腹大患。而岳飞率兵到处游击,虽然取得几次小胜,却未成大气候。岳飞知道自己错了,又率众回归王彦部队。此次东京整军,有人重提此事,进行追究,岳飞率领所部擅自离队应视为叛变,按照军律理当处死。

宗泽听后,沉思有顷,说:“具体情况要做具体分折,不同对待和处理。岳飞率部离队诚属大错,但他知错能改,重新归队,罪不致死。如今国难当头,正值用人之际,咱们轻易不要再杀自己人了。”

王彦本来对此左右为难,杀了岳飞于心不忍,如果放过又难以严饬军纪,于是绞尽脑汁,以视察为名,请宗泽前来干预。一听此话正中下怀,忙说:“元帅以为如何处置为好,悉听尊命。”

宗泽深知王彦的难处,便说:“把岳飞交给我带走进行调教,说不定会成为一员良将哩。”

王彦大喜,立即吩咐为岳飞松绑,送到留守府处置。

宗泽当夜与岳飞屈膝长谈,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岳飞出生在汤阴,地处宋辽边境,民间长期养成习武健身,保家卫国的良好风气。他自幼学文习武,胸怀大志,长大后智勇双全,以身许国,深受父老乡亲的推崇。金兵围攻东京期间,各地纷纷招兵买马,入京勤王。他十分振奋,立即报名投军。。临行前夜,他让母亲在用针在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以示平生心愿和志向,然后别妻离子,踏上征途。

岳飞在大元帅康王赵构麾下当一名普通士兵,沉默寡言,踏实肯干,由于箭法高超,身手不凡,很快便被提拔成低级军官。赵构信用奸侫,保存实力,按兵不动,坐失战机,听任敌人饱掠而去。岳飞有劲使不上,深感报国无门,十分气愤。不久,赵构在南京(今商丘)登基,又畏敌如虎,策划南迁。岳飞听到这个消息,再也无法忍耐,不顾身份卑微,连夜奋笔疾书《南京上皇帝书》,抨击朝廷主和大臣为投降派,指责皇帝苟安自保,主张还都东京,收复失地,迎回二圣。这年他只有24岁,居然敢太岁头上动土,真是胆大包天,无私无畏。这次他舍命上书的结果是,朝廷以“越职言事,荒谬至极”的罪名,“夺职归田里”,也就是说把他撤职开除了。他没有灰心,又参加了王彦的部队,重新走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