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留一刀就没有离开过槐树村,留一刀是他爹刘书文给喊出来的,其实他本名叫“刘忆岛”,是他爷爷刘本善起的。他爷爷是前朝的私塾先生,当时为了躲避战乱才离开老家石岛村来到槐树村,当时刘书文年纪还小,他的性格和他的名字就像指南针的南北极,所以一来到槐树村就和村里猎户王从意家的儿子王虎子玩到了一起,原因没别的,就是喜欢那身行头。而王从意得知刘本善是私塾先生,同时也希望虎子能识几个字,王从意说了“我家虎子也交给老哥也不多求,就希望多识几个字,至少能写自己名字吧!哈哈,哈哈哈哈”。就这么顺理成章的两家人就走到了一起,白天王从意领着两个小子进山打猎,晚上刘本善教授读书写字,但两个小子白天跟着王从意满山跑,晚上自然学不进去,加上本来也没这方面的天分和爱好,结果到头来王虎子也就会写自己的名字,王书文稍强一些,毕竟从小就接受过强制性的灌输。
时间就这么过去,王从意也属于外来户,只是比刘本善早来几年,也不知在哪里练了一身硬功夫,院子里的石锁都是上百斤一个,一把长刀在手里也是耍得虎虎生威。通过王从意的教导加上他俩也好学,几年下来也学得七八分。再后来结婚生子就有了刘忆岛和王英子,刘本善觉得在儿子身上已经没必要投入了,所以从小就教导刘忆岛和英子读书写字。但就在刘忆岛八岁那年刘本善染病去世,刘忆岛在他爷爷那里也学会写不少字了,比他爹强出不少,比王虎子更不用说了(就会写自己名字),他娘根本就不会。但他爹却觉得会只字没有用,还不如学着上山打猎采药来得实在,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他的名字(也有对自己名字的不满),想给改一个又不识几个字,同时也不想违背刘本善的意愿,所以最初就喊着刘一刀,后来就演变成留一刀。留一刀他娘虽然没文化,但一比较也觉得不妥,可是他爹却说“留一刀好,名字响亮、大气、豪迈,最关键的是还透出仁慈,就这么定了,再说看我不扇你”。刘书文是不会打他老婆的,也就这么一说,但名字却一直这么喊了。
留一刀自从他爷爷过世后就一直英子到处跑,英子和留一刀同岁,长得活波可爱,懂事听话,最主要的还是粘着留一刀。两个小孩现在除了练习写字就是满村跑,没事还上山采采药,但是每月低都会在大槐树下等,等宛平县城来巡查的张捕快。本来这个小山村十年八年也不会有什么大事情,张捕快也就是例行公事来转悠一圈。对于槐树村的人来说张捕快的到来就意味着带来一堆外面的新鲜事,村里人都称呼张捕快为“张头”,每次村里人的围着问长问短。
“张头最近又有啥新鲜事啊?”
“上回那无头尸案破了没有?”
“京城那侠盗没被抓着吧?”
而张捕快也乐得给大家说长说短,外面早已人尽皆知的事情到了这里就是刚出炉的新鲜事,一屁股坐在槐树下的石墩上就唾沫横飞的说开了。张头的脸长得就是一脸横肉,从左边额头斜插到鼻梁有一条大刀疤,据他本人描述实在缉拿江洋大盗鬼头刀杜飞时留下的,每当有人问起他总是撩起头发让大家看仔细,仿佛脸上挂的不是伤疤而是战功,不管怎么说村里人个个都信以为真满是崇拜。今天张头讲的是嘉兴大侠江无峰大侠的义举,堪为江湖人的楷模,讲得都忘了时辰,待到太阳西下才急急忙忙的骑上快马飞奔而去。
留一刀他爹从此就以江湖大侠自居,而且还非要在额头弄道刀疤,说是这样才像江湖中人,否则会让人瞧不起,还好留一刀他娘哭死哭活的给拦了下来。但是这个小小的槐树村也没有让他能够行侠仗义事干,所以每天除了教导留一刀要如何成为江湖大侠之外,剩下的时间就是拉着王虎子进山虐杀猎物。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留一刀就天天被灌输着大侠梦而成长着。
转眼便到了深秋,北方深秋的天已有了寒意,加之山里早晚更是阴冷,刘书文和王虎子进山打猎也不在山中过夜了,都挑就近往返控制在一天的路程,不过现在动物都为过冬吃肥了身体,所以每次的收获也不少,拿回来都被留一刀他娘做成了腌肉以便窝冬。留一刀最喜欢她娘做的腌肉了,每次肉一下锅就围着边上转,今年刘书文的运气不错,猎回不少猎物,除了拿来换粮食都还剩下不少,现在盐也特别贵,所以准备拿些去县城换些碎银子和冬衣,毕竟留一刀现在大些了,也该给他置办一件属于自己的冬衣。刘书文和虎子也商量着准备将一年下来攒的皮毛拿去买了,留一刀吵着要去宛平城见见世面,但最后也被他爹以江湖经验不足给拒绝了。第二天一早王虎子就套上牛车在门外装毛皮和山货,一边装货一边叮嘱留一刀去找点草料,“这可是你村口齐大爷家的宝贝,可得好生伺候着”
“你们不带我去我就让这宝贝饿着”
“哟,我说大侠就你这么当的”
“虎子叔,你就给我爹说说让我去呗”这时刘书文抱着一框干果走了出来。
“我说不能去就不能去,一刀啊,江湖险恶,等爹教会你本事了你再出去闯荡”
留一刀小声嘀咕着“爹你不也没什么经验么”
刘书文假装没听见一边整理货物一边说到“这样吧,回头我给你带一把钢刀,让你先学点本事再说”
一把刀对留一刀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等目送他爹和虎子叔出了村口才回家,吃完饭就跑去找英子,他要把这好消息告诉英子。一进院子就看见王从意老爷子在耍刀,在留一刀眼里王老爷子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因为在他眼里王老爷子才算江湖中人,他爹只会吹牛罢了。王老爷子看见留一刀来了也很是高兴,刘本善活着的时候就有意让他和英子定娃娃亲,而王老爷子也有此意,这看见留一刀来了自然高兴,开口就问道,“怎么一刀没跟着你爹他们去城里啊?”(王从意也是个大老粗,不喜欢那酸不啦及的名字)
留一刀回到,“我爹进城跟我买刀去了,我也要闯荡江湖”
“孩子,有这志气是好样的,是个男子汉,可是江湖不是那么简单的,踏入江湖就不好全身而退”
“那回家还不行吗?”
“哈哈哈,回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就好像我手上这把刀,它只属于江湖,你把它拿到厨房劈柴你觉得合适吗?”
“可我上次也看见王爷爷拿它来劈柴呀!”
“呃……这个……”,王从意回头对着屋子就喊到,“英子,留一刀来找你玩了,快出来”。
第二章:福威镖局
官道是时而有马飞驰而过,三三两两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但几乎个个都是携刀带剑。
“我说虎子啊,等咱们有钱了也买两匹马吧,就这头老牛的的速度到县城得啥时候?”
要问王虎子啥时候到他自己也不知道,就知道出了山,上官道一直往北就能到县城,宛平城一共也没去几次,“我估计还得要一个时辰吧!你也别嫌弃这头牛,春耕可都得指它。”回头又说到,“咋要买马单靠进山打猎可不行啊,就这一车货物半匹马都买不着。”
中午时分才看见宛平城楼,虽说是一个县城,但宛平却是一个军事要地,城墙也比一般的县城高厚,不过在刘书文眼里都一样,他就见过宛平城墙没有对比。在城外集市买完东西换得不足十两银子,一人分得四两多。买了一把普通的短刀加一些过冬御寒之物剩下不到二两银子。本来想进城逛逛的,可牛车进城要收取费用,加之太阳已偏西,还得早些赶回去。“不知道大侠都怎么赚银子”,看着手里的银子刘书文调侃到。
虎子接过话:“大侠自有大侠的道,反正不能和咱俩一样靠打猎吧。”
就在这时他俩看见不远处有个简易的木台,木台周围有近十人都是一色的蓝色紧身衣,手持刀剑。周围一帮人排队貌似在应征。一面大旗就挂在台边竖起的竹竿上,上书“福威镖局”四个大字。旗下摆桌一张椅子,上面坐着一位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虽以深秋,但手里依然把玩着一把折扇。他身旁站着一个人,正弯腰低头和那儒生装扮的人说着话。一看那人居然是去槐树村巡查的张头,待走近些了才听清
说话。“莫三爷,只要福威镖局能看上小的,必定赴汤蹈火。”
这莫三爷是江湖第一镖局“福威镖局”的副总镖头,江湖人称“笑面书生”,在福威镖局坐第三把交椅。福威镖局排行老二的是“御剑飞龙”余剑飞,江湖盛传和江无峰是师兄弟,都是在乾坤剑门下学过艺。福威镖局总镖头是“郑三枪”郑天霸,相传其绝技就是一枪在人身上留下三个血窟窿。郑天霸以前在王府当过几年护院总管,回来不知什么原因在江湖上拉旗坐起了镖局,因为朝中有人,几年时间跃升成为江湖第一的大镖局,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分支近百个
这时坐在椅子上的莫三爷一脸微笑的说话了,“我说张衡,你好好的捕快不做跑来镖局岂不屈才了”
“三爷说笑了,我就一个小捕快,月俸不足一两,尽做些山村巡查的活,哪有咱福威镖局的镖师来得威风自在。”
这时站在莫三另一边一个高鼻梁,怀抱长剑的年轻人不屑的道“就你也想到我福威镖局镖局做镖师?你当我福威镖局是什么地方。当个马夫都得试试你斤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