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国策读后感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抓“两弹一星”一样,抓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直至实现产业化。

何祚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本文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大国策》丛书。

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1)

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

张宇燕 管清友

问题的提出和文献评述

当今世界,能源已经成为政治和经济力量的通货,是国家之间力量等级体系的决定因素,甚至是成功和物质进步的一个新的筹码。获得能源成为21世纪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能源需求急剧增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90年代,世界石油消费需求增加的25%来自中国,2003年这一比重上升到33%。由于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持乐观态度,有关机构认为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如果按照2020年中国经济翻两番计算,届时中国能源需求将达到亿吨,即使中国能源利用效率能够提高1倍,仍然需要亿吨,而中国的石油产量估计最多能够达到亿~2亿吨,缺口在亿~3亿吨。

中国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在未来二三十年呈扩大状态。中国自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目前已达近40%。中国目前还不是天然气的净进口国,即使到2010年天然气进口在总消费量中也仅占9%。但是,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27%。

2006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率(见表1,略)。根据英国石油公司(2007)的统计,2006年世界一次能源的消费增长了,低于2005年的增长率,略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除了核电,各种燃料的消费增长都有所下降。但是,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继续占据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一半以上。在全球新增能源消费当中,中国的石油和煤炭消费分别占世界消费增量的和。

世界能源价格的高涨导致中国大量国民财富溢出。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测算,单纯由于涨价因素,2005年一年中国就有相当于1 200亿元人民币的国民财富转移到产油国和国外石油巨头手中。我们估计,近年来的能源价格暴涨使得中国国民财富净溢出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能源安全已然成为“国之大事”,甚至可谓“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李侃如和戴维森(2006)指出,能源安全不再是低政治性的国内经济政策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中国国家安全的高政治性问题。

石油是能源的核心。罗伯茨将石油描述为:“能源太空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是20世纪政治和经济学的辉煌、杰出的塑造者,并占有世界能源市场约40%的份额。”奈则将石油称之为“权力的源泉”。因此,石油市场的价格波动牵动着世界经济乃至国际关系的神经,也直接关系到中国的能源安全。

经济学家对油价波动原因及预测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霍特林提出的可耗竭资源模型,即霍特林法则。这一法则说明在完全竞争和垄断两种条件下可耗竭资源的价格与产量的关系,其理论要点为:当不考虑不可再生资源的生产(开采)成本时,资源价格将以相等于市场利率的增长率连续上升。霍特林模型后来在解释国际石油市场的现实时遇到了困难,因为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对资源的需求总是不断增加,需求曲线也就发生相应的移动。即便西方主要国家的真实利率基本为正增长,石油价格也没有出现按照当期利率的速度上升的情况。

Arrow和Chang从资源存量的不确定性方面入手,通过运用不确定性最优控制数学工具,对上述现象做出了解释。他们认为,霍特林法则成立的先决条件之一是资源初始存量是已知的,但实际上,石油储量总是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勘探活动而不断变动,对于特定时期的定价者来说,未来储量的变动是不确定的。克莱默和伊斯法哈里也指出,由于石油储量具有不确定性,已探明石油储量依赖于石油市场的价格来衡量,即便对已探明石油储备的真实测定,其价值也有限,并不能说明石油的自然稀缺性。Danielsen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评估量,包括可能石油储备、最终可获得石油储备和石油量等。这表明,地球上石油储量比已探明的储备多。 。。

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2)

石油工业中众多不确定性的存在,如新的石油资源不断被发现,技术的变化使开采成本不断下降,现实中政治和经济因素的扰动使价格曲线一次次移动,使油价波动的不可预测性大大增加。通过引入储量不确定假设,Arrow和 Chang导出了价格变动违反霍特林法则的结果。但他们仍然无法解释价格下降与产量上升会同时发生的现象。考虑到储采比(即年初探明储量除以当年产量)的变化,梅孝峰证明,当储采比每增加一年,真实油价每桶将降低77美分(1996年美元币值),储采比的变化对于油价的滞后影响同样显著。

Houthakker认为石油在被发现时已经是产成品,石油储备不过是在产的存货。Danieslsen和Selby等则反对石油短缺的定义。石油短缺通常被认为是因为石油的可耗竭性引起了石油的长期不足,但是他们认为是价格控制产生了石油短缺。Adelman则反对可耗竭性,认为油价不是依据霍特林模型来决定的。不过多数经济学家还是同意把霍特林模型作为一种分析标准。

沿着霍特林的研究思路,后来的许多文献通过设定石油市场不同结构和参与石油市场的行为主体的不同行为,建立各类理论模型,引进各类相关参数来分析油价波动的原因和未来趋势,如Cremer和Weitzman、Hnyilicza和Pindyck、Ezzati、Pindyck、Gately、Krugman以及Alha*i和Huettner等。

按照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大致可以把相关文献分为市场结构模型和欧佩克(OPEC)行为模型两类,其中市场结构模型又可以划分为两类,即竞争型市场结构模型和垄断型市场结构模型。竞争型市场结构模型强调世界石油市场的竞争性,认为欧佩克不能控制油价。垄断型市场结构模型侧重欧佩克及其成员国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其共同点在于把欧佩克看作卡特尔组织,把国际石油市场看作由卡特尔定价的垄断市场,国际油价的波动取决于欧佩克国家的定价规则。

但是,没有一种理论模式能经得起事实的检验,尽管经济学者们似乎并未意识到或者担心这一点。“石油资源在地缘政治上的分布使我们不能相信决定石油市场供需平衡的条件或知道石油贸易商做出相应选择的因素是纯粹的市场机制或理性的经济参数。经济模型或理论在未来将不能够像过去那样为我们提供如此大量的帮助。”由于经济学家还没有给出一个关于石油市场的比较完善的分析框架,以致我们对石油市场形势的判断经常出现一些“美丽的错误”:关于石油价格的问题几乎每年都惊人的相似,而关于问题出现原因的解释却每年都不相同,一些国际机构对油价的预测几乎从来没有正确过。可能也正是鉴于这种情况,美国著名的智囊机构兰德公司放弃对油价做任何预测。

我们现在换一个视角,从政治经济学及其在国际领域的扩展,即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国际石油市场以及油价波动问题。政治经济学关心相互冲突的利益之间的集体选择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后果。从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到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的历史时期里,经济和政治始终是纠缠在一起的,那时存在的只是政治经济学。吉尔平指出,马歇尔用经济学替代了政治经济学,大大限制了经济科学的范围。吉尔平认为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由经济和政治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与石油有关的问题从来就不是客观的价格问题,而是涉及大量与利益分配相关的权力斗争,有时甚至是血腥的,这是由石油所代表的财富特性决定的。 。 想看书来

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3)

世界能源格局何以至此,又将去向何方?在现行的世界能源格局下国际油价的趋势如何?怎样才能维护中国的能源安全?本文在对以往相关文献讨论的基础上,在第二部分指出世界能源格局的现状,并着重指出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动趋势和我们对未来油价走势的判断;第三部分重点介绍“能源安全”的含义和我们的理解,并简要概括中国维护能源安全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最后是简单的结语。

世界能源格局的演进、现状及其未来

(一)油价波动与世界能源格局的演进

油价波动反应了国际市场对石油稀缺性的认定和预期。作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商品,稀缺性成为石油最基本的特点。

然而,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与油价的剧烈波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01~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呈现上升态势。全球GDP增长率从2001年的逐步攀升,2002、2003和2004年分别达到、和,2005年有所回落,但仍然维持在的高位,2006年则达到。IMF(2006)预测2007年全球GDP增长率为,比2006年有所回落但仍然维持稳定增长。1998年原油价格还停留在25美元桶左右,甚至在1999年初一度达到10美元桶的低价。2001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但是在经历了2006年7月中旬74美元桶的高位之后,油价在1个月的时间内又急剧下降到60美元桶以下,并在以后的半年维持高位震荡态势。根据克劳的计算,1861~1995年,实际只有41年油价相对稳定,波动幅度在5%以内;有49年油价增长幅度超过5%,其中半数以上超过20%;其余45年油价跌幅超过5%,其中有21次跌幅超过20%。石油名义价格唯一持续稳定的阶段是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末。

油价的不稳定根源于市场的波动,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动。克劳指出,不确定性是整个石油史和石油经济的核心成分。石油公司无论在处理搭建内部机构布局问题、设计它们与市场的关系,还是建立新的合约机制时,一直都在致力于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就高度不确定性而言,各种公司决定的相互独立性导致了市场上的不平衡和不稳定状态,所有不确定性因素越是明显,不合作和不竞争行为就越是盛行,而不稳定性是石油所固有的一种内在特征。斯特兰奇指出了这种不稳定对于国家安全的影响:从某种实际意义上说,石油贸易的不稳定扩大了国家关于不安全的概念;反过来,国家的反应既增加了安全结构中核扩散的某些风险,又增加了石油市场的动荡不安。

概而言之,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薪柴时代、煤炭时代和石油时代。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由于石油生产顶峰的到来,天然气将逐步弥补石油产量下降的缺口,人类将进入天然气时代。之后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被大规模的使用,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将会进入新能源时代。

人类以薪柴等生物能作为主要能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18世纪中后期,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才转到以煤炭为主。英国是历史上第一个煤炭出口大国,根据《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1816年英国才有煤炭统计,那时英国已经是一个煤炭净出口国,在1837年煤炭出口就突破100万吨,在1867年突破1 000万吨,1923年英国煤炭出口达8 073万吨,占其总产量的29%。英国的煤炭主要用于国际需求。英国失去煤炭出口大国地位是源于德国和美国煤炭出口的急剧增加。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德国逐渐成为英国煤炭出口的有力竞争对手,到1913年德国煤炭产量已与英国基本相当。美国在煤炭生产和国际贸易领域后来居上,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并开始在煤炭国际贸易领域崭露头角。1900年,美国煤炭产量达亿吨,首次超过英国。1910年,美国煤炭产量达亿吨,几乎等于英德两国产量之和。煤炭在能源中的主导地位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从1859年在宾夕法尼亚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到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世界能源版图被称之为“墨西哥湾时代”。“墨西哥湾时代”的形成发展期同时也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膨胀,最终在西方世界确立其霸权的时期。这一时期几乎与美国国内的石油开发同步。美国在“墨西哥湾时代”对石油的控制,促进和巩固了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石油成为美国建立世界霸权道路上的重要助推剂。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4)

石油需求的增长和石油贸易的扩大起因于石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一战以前,石油主要被用于照明,主要产油国美国和俄罗斯同时也是主要的消费国。在一战中,石油的战略价值已初步显现出来,由于石油燃烧效能高、轻便,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世纪20年代,由于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到1929年石油贸易额已达到亿美元。该时期国际石油货流主要是从美国、委内瑞拉流向西欧。同时,前苏联的石油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末,美、苏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二战期间,石油的地位举足轻重。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盟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者。二战后,美国一度掌握世界原油产量的23。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是在1967年。这一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而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到。

美国石油产量很大,其消费量同样巨大。1948年以后,美国开始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这标志着世界能源中心从美国转移到了中东。世界能源版图的波斯湾时代开始了。不过,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之前,国际石油市场基本上处于消费国主导时期。二战以后国际能源领域有两大历史性发展:第一,由于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致使能源需求飞速扩大,而绝大部分石油均产在中东。第二,欧佩克在1960年开始组建,这一现象向人们暗示,国际石油公司和石油产出国政府间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改变。但是,欧佩克会员的努力没有使市场价格停止下降,对国际石油市场也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1970~1973年国际石油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油国政府开始在日益紧缩的原油市场发挥作用,旧的以公司为中心的机制被破坏,公司间妥协安排也被清除,经营中的公司被产油国收归国有,丧失了对产油国的控制权。产油国政府于1971年在德黑兰达成协议,导致油价猛涨。第二,美国的石油产量达到了顶峰,而欧洲和日本对石油的需求仍在增长,使得世界对欧佩克的石油需求量飞速增长,这些需求绝大部分依靠中东的石油产出来满足。

实际上,重要的历史里程碑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而是10年以后欧佩克对市场的有效干预。1973~1974年和1978~1981年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正式宣告国际石油市场已经处于产油国主导时期。IEA的建立表明石油消费国试图通过国际合作增加其在市场中的权力,但直到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第二阶段(1980~1981年),IEA才真正发挥了其应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