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绝艳江湖晋江 > 第55部分(第1页)

第55部分(第1页)

陆浩谦不过是希望做现时中原武林的控制者,那乐公子却要毁掉现时的门派,重新创造一个完全属于他的江湖。相比之下,那个乐公子的想法更疯狂,几乎可算得千古一人了。

而阴寒枫、钟雪霄两个人,只不过是希望得到青竹剑,进而成为凌曦天境的掌门而已。杭语薇突然觉得,和弟子辈们比起来,他们的眼界未免太窄了。

其实她不明白,人一旦青春不在,心境也会变得莫名局限起来,就好比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或许会想着要成为天下第一的剑客,年老了却最多只想着在江湖有点名气,有份不错的家业而已。

人们在拼命追逐那个自己梦想中的第一的时候会渐渐发现,有太多的人想要做第一,可惜第一只有一个,却偏偏不是自己。

自觉自愿地忘记自己的梦想,是不是也是一种很无奈、很残忍的事情?

杭语薇不知游出了多远,才浮上水面吐了一口气。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两岸人家的屋顶升起了袅袅炊烟,一条小船慢慢从河东岸划了过来,船上的一个扎着两根冲天小辫的渔家少女,赤着双脚在水面踢出一阵阵涟漪,正在认真地剥莲蓬。

杭语薇见到了,才觉得腹内空空。她记得自己上次吃饭,还是昨日正午的事情,之后发生一系列的变故,她不仅饿着肚子,还流了那么多的血。想到这里,她真恨不得将手中沉甸甸的青竹剑扔掉,把那少女手中的莲蓬抢过来。

船尾划船的是个年纪稍大的姑娘,一边划,一边轻轻唱道: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

这是梁武帝《河中之水歌》中的诗句。说的是金陵水西门外桥西的莫愁湖的来历。

六朝时,莫愁湖还是长江的一部分,唐时名横塘,亦称石城湖,后来由于长江和秦淮河的河道变迁而逐渐形成了湖泊。传说中的莫愁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聪明的河南洛阳贫家女子。十五岁远嫁石城湖边卢家。不久,丈夫应征戌边,一别十载杳无音讯。纯朴的莫愁把心思寄托在帮助邻里扶危济难的善行之中,深受邻里称颂。但遭公公反对,莫愁不堪诬陷ling辱,投石城湖而死,以示反抗。后人怀念莫愁,便把他住过的地方和石城湖改称莫愁湖。

但是杭语薇并不喜欢这个故事。她更相信另一个说法。

《太平寰宇记》中说“莫愁湖在三山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故名。”这里便将卢莫愁说成是南齐时善歌《石城乐》的歌妓了。

杭语薇虽然书读得不多,但是对于历史上的奇女子的掌故,却总是过目不忘。她深知道历代文人个个都喜欢自命风liu,以狎妓为乐,就像那奉旨填词的柳三变,绝少去记叙什么良家淑女。即使是那忧国忧民的杜工部,笔下也不乏青楼女子的身影。所以她固执地认为,凡是文人墨客肯动笔记叙的女子,绝大部分即便不是名妓,也属艳倒一方的美貌女人。否则,那些自视甚高又自命清高的男人们凭什么去记录一个毫不相干的人?

她正在胡思乱想,那小船上的人似乎也发现了她。掌船的女子高声道:“姑娘,你是不是失足落了水?”说着,小船加快速度向她靠了过来。

杭语薇心中暗喜,默念道:“难道自己开始转运了?”

那剥莲蓬的少女将她拉上了船,皱了皱眉道:“姐姐你受的剑伤怎么这么多?”

杭语薇却一下子警觉起来。这渔家少女,怎么只用一眼便看出自己身上的伤是剑伤呢?

年纪少长的女子拉了一下她的衣角,眼睛却看着杭语薇手中的青竹剑,若无其事地道:“这位姑娘,你要到哪里去?若是恰巧顺路,我们姐妹便送你一程。”

杭语薇心念转动,不假思索地道:“莫愁湖。”

她方才听了那首《河中之水歌》,心绪还一直没有收回来。

年纪少长的女子似是怔了一怔,失笑道:“正巧我们也要去莫愁湖的。”她又看了看青竹剑,道,“我家恰好有医伤的草药,你的运气可真好。”说完,她便自顾自地去撑船。

杭语薇也傻傻地应道:“是啊,我的运气一向都很好。”心里却一面想着那清香四溢的莲蓬,一面想着何时抽身溜走。

一路无话。小船沿着河道走了一程,便折向西拐入了一条窄窄的水道,不消多时,波光粼粼的莫愁湖便出现在眼前。

此时正值盛夏,莫愁湖的十里莲花正在用力地绽放,好像要将最后一丝生命力释放殆尽,然后灿烂地死去才肯甘心。整个湖面翠盖红花,香风阵阵,数不清的采莲少女撑着小舟,穿梭在花丛水上,欢歌笑语不断。湖岸芳草茵茵,垂柳成行,犹如一道浓翠烟云,将天与地紧紧相接。太阳已经变成了一面耀眼的镜子,投影在湖心,驱散了清晨的薄雾,却又反射出一片炫目的白光,水面上什么也看不清。

小船正向着那湖心的而去。走得近了,才发觉那是一座小岛。

莫愁湖有两个湖心岛,一名莫愁,一名采桑。靠近北岸的这个是采桑岛。

杭语薇对那剥莲蓬的少女道:“小妹妹,你们住在岛上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