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问君能有几多愁电视剧剧情介绍 > 第3部分(第2页)

第3部分(第2页)

这些记载也许有些夸张,但以汉武帝的宏大气魄论之,又不得不让人信服。然而,国家的承受能力此时已经到达了极限;纵然刘彻拥有像桑弘羊这样出色的理财专家,可是一个国家财富的总创造力仍旧是有限的。

3、一代明主的搞笑生活

元封元年(前110),为了进一步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刘彻遂决定封禅泰山,这便可以看作是他一生事业的辉煌顶点,更是一桩标志性的历史事件。

因为并不是哪个皇帝都有资格、资历乃至国家财力去到泰山上封禅的,历数中国历史上全部不下四、五百的皇帝们,去泰山上封过禅的也不过才区区六位而已,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些出类拔萃的皇帝,比如秦始皇、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不过也有例外,那位与辽国人达成了“澶渊之盟”的厚脸皮的宋真宗(此君文才其实也不错)也去过,并且还导演了一幕“天书从天而降”的神道的闹剧。

总之可以说,刘彻的皇帝生涯很是光彩啊,仅这“封禅”一项就足以使他英名不朽了。可是这光荣归光荣、虚名归虚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所以这人要是能够求得长生不老那又该多好啊,可以永生永世地逍遥下去,那又该有多好多好啊!于是这多欲的刘彻自然而然地就沿着秦始皇开辟的老路,开始了他那求仙访道的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心理历程。

在他所信任和重用过的方士中,李少君、齐人少翁、栾大等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其中刘彻把自己的亲闺女都嫁给栾大了。神仙之事本就是虚无缥缈的,秦始皇是被徐福、卢生等人欺哄的,最后是搞得人财两空,他刘彻被骗那也是家常便饭。

比如元封二年春上的时候,一个名叫公孙卿的方士突然就对皇帝报告说:“陛下啊,俺在东莱山上见到神人啦,而且您说奇怪不奇怪,那神人似乎是说‘想见天子’呢!要不陛下您就委屈下去那山上跑一趟吧,说不定有啥意外收获呢。”于是刘彻就大喜过望地带人赶到了东莱,结果一连在那山上住了好几天,人来车往,惊得那满山上鸡飞狗跳,可是愣没见到什么神人的影儿!不过倒也确实有个意外发现,那就是见到了一样了不得的东西——那神人的巨大的脚印!哎呀,此时的皇帝好幸福啊,那神仙的脚印也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看见的嘛。

于是,他便带着几丝满足感下了山,开始了又一轮的破财求仙的希望之路。而直到后来他才很失败地发现,原来那所谓的什么“神人的脚印”,竟是公孙卿那厮事先找人挖好的。得!你丫的公孙卿就等着挨整吧,往死里整丫的!不过,史书上并未明言刘彻诛杀方士的事,想来他应该确实还没到秦始皇那般的丧心病狂吧(秦朝实行的是不要文化的政策,所以皇权更多了一丝冷酷)。

最终刘彻七次巡海求神仙而未遂,这神仙没找到就没找到吧,也不是多大的损失,不过从此皇帝却跟换了一个人似的,开始有些心神恍惚、心不在焉了,坏脾气也见长了,执政水平更开始大大下降。这大概也是晚年心态使然,精神倦怠、力不从心了。

直到他去世前二年(前89),他才终于醒悟到“赫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真正的养生之道不过在于少吃饭而多服用些“保健品”,其实节欲才是最关键的,不过他未必像人家梁武帝那样做得到。

从此,他“悉罢诸方士侯神人者”,开始平静、坦然地面对死神了。

六、大汉国势的由盛转衰(3)

4、郁闷的事情一桩接一桩

而正是从天汉元年(前100)开始,除了国家元气尚未恢复之外,让刘彻不爽、郁闷的事情也是连连发生,直搅得整个帝国上下是风声鹤唳、鸡犬不宁。

坏事年年有,那阵儿特别多,而这其中便有如下三件具有代表性的头疼事儿:

第一,是重开战端以来对于匈奴战争的失利,天汉二年、四年、征和三年李广利等人对匈奴战争均遭失败,最后连同主帅李广利本人也率七万大军一同败降匈奴(这其中也包括李广之孙、名将李陵的败降,虽然他是情有可原的)。

第二,就是天汉二年开始在全国广大地区内纷纷蔓延的农民起义。此次农民起义牵连的地区有南阳和楚、齐、燕、赵等地区,几乎遍及整个关东地区。好在规模都不算太大,很快便被*下去了。但此事也足可以证明这时老百姓的日子的确不好过,人吃人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他们对自己的皇帝也因此失去了最后那点好感。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刘彻当政时代,整个社会的财富结构开始产生巨大变化。尽管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用酷吏们把一干子臣民治得服服帖帖,但是当时的土地兼并现象却已然非常严重,因为皇帝在上面能折腾,臣民们自然在下面也能折腾,社会风气确实是被带坏了。

眼见这个国家要出大问题,连大儒董仲舒在书斋里也坐不住了,他便上书为皇帝指出了那时的严峻的社会形势:“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且董老先生还进一步指出:那些富裕起来的人往往都为富不仁、十分骄横,他们欺负贫民,霸道乡里,造成的民间积怨很多;而那些贫民却因没有土地,就业也困难,生活无着,以至穿得是牛马衣、吃得是猪狗饭(“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过着非人的日子。而更严重的是,贫民们一旦再遭受到富人和暴吏的欺压,情不得已,便会“亡逃山林,转为盗贼”,以至最终走上危害国家、社会的道路。

尽管刘彻也为此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抑制土地兼并、保养民生的措施,可是这却是治标不治本的,任何时代的人们是都有法律的空子可钻的,这既是制度的弊症,也是人性的弊症。所以,到了西汉社会的后期,土地兼并问题已经严重到难以收拾的地步,而且它还和奴婢问题牵连到了一起,以至使西汉王朝尽失人心,让王莽捡了现成的江山,尽管还是烫手的。

第三,便是发生于征和一、二年的巫蛊之祸,这是大汉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以至大分裂的一次集中爆发。它不仅牵连了数万参与其中的汉军将士惨遭横死,而且更直接导致皇后、太子自杀,两位丞相公孙贺、刘屈氂以及两位御史大夫暴胜之、商丘成都被诛杀,更有不计其数的贵戚、官宦世家遭灭门之祸。

看来英明的君主真的不是那么好当的,稍有疏忽、懈怠,可能几万颗冤屈的脑袋落地。好在刘彻心理素质过硬,还能挺得过去。

5、“巫蛊之祸”中犯了老糊涂

不论从物质还是精神上的破坏、伤害和影响程度上看,这最值得一说的便是“巫蛊之祸”。而提到“巫蛊之祸”,则又不能不首先提到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那便是江充。

江充本是当时的赵国邯郸人,他妹妹因为擅长鼓琴歌舞,于是便嫁给了赵王太子刘丹。起初这江充还算是刘丹的心腹,刘丹干啥坏事都不瞒着江充,但是久而久之,刘丹便怀疑江充这小子吃里爬外,于是便想收拾了江充;谁知江充消息灵通、跑得又快,刘丹一气之下就把江充的老爹和兄弟一起给干掉了,这样,两人便结下了深仇大恨。

很快,江充就跑到当时的都城长安把刘丹的那些破事儿都抖搂给了汉武帝,而此时的刘彻也正愁着没有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