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问君能有几多愁电视剧剧情介绍 > 第5部分(第2页)

第5部分(第2页)

无疑,即使阿娇儿女成行,她也未必能得到多少幸福,但人生怀抱着希望也总是好的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繁华一梦的卫子夫

3、繁华一梦的卫子夫

显然,在刘彻的这帮女人中,卫子夫并不是最让人同情的,她与刘彻相识近五十年,皇后也做了差不多四十年,如果人生只在乎一个过程的话,她也许真的值得了。

她的人生的确非常的戏剧性,她及其母(自然也包括她的同母弟卫青)等原都是平阳公主家的家奴,她是主人家专门培养出来唱歌、娱乐的奴婢。尤其纵是至亲,不经常走动也会疏远;况且又是生在帝王之家,政治、利害关系都复杂得很,所以平阳公主这当姐姐的也不得不有心巴结一下弟弟。

话说有一次刘彻出行路过姐姐家,平阳公主看机会难得,于是就把自己平常物色到的十几个良家出身的美女一齐叫到了弟弟旁,准备让弟弟挑个把中意的,可是最后刘彻都没有什么表示,那当姐姐的心那叫一个“哇凉”。到了酒宴时,唱歌助兴的奴婢们又一齐进来,没想到这一回刘彻的眼睛居然放亮了,他看上了这其中的一位——显然她就是幸运的卫子夫。真是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啊。

接着,就在刘彻起身更衣的当儿,卫子夫跟着皇帝去侍侯他换衣服,就在那轩车中,刘彻把她临幸了。当皇帝回来后,显然非常高兴,于是就索性赏赐给了姐姐黄金千金,而当姐姐的更乐于顺水推舟,遂奏送卫子夫入宫。刘彻爽快地答应了,当子夫上车时,公主就连拍着她的背语重心长地说道:“好好去吧,努力振作,如果以后富贵了,千万不要忘了我啊!”主子的希望在此时似乎就全寄托在她一个奴婢身上了。

可惜的是,好梦不过只是一夕之间,子夫“入宫岁余,不复幸”,一进入到美女如海的后宫中,一个小小的卫子夫马上就被淹没掉了。后来过了一年多,皇帝选择宫人中“不中用者斥出之”,卫子夫这才又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跑到皇帝跟前,“涕泣请出”,大约的确是绝望了。也许是见她哭得太伤心,刘彻哀怜之心顿生,于是再一次临幸了她。

仅仅是这一次,幸运之神终于降临到了卫子夫身旁——她居然怀上了!这对于其他皇帝也许没什么,但对于还没有子嗣的刘彻而言无疑是新的完美人生的开始。甚至以后,但凡能给他生儿育女的,除了赏赐和晋封以外,他都一律要另眼看待。

而从这以后,卫子夫也便大受皇帝宠幸,为他一连生了三个女儿,到第四个的时候,终于结出了果实来——元朔元年(前128),她生下了后来的太子刘据;年近30的刘彻一高兴,于是就把出身微贱的卫子夫立为了皇后(那时候显然还是不怎么看重门第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煊赫一时的卫氏外戚家族此时便奠立了。

以后随着时光的无情流逝,青春不再的卫皇后显然已吊不起食色成性的皇帝的胃口了,尤其出于对卫氏家族的莫大猜忌,卫皇后开始慢慢地受到了冷落。但是她可不像陈阿娇那般自讨没趣,她乖巧、懂事得很,自己后来虽然无宠,但绝不表现出嫉妒之情来,但“善自防闲,避嫌疑”,所以能够“虽久无宠,尚被(刘彻)礼遇”。

卫子夫的大半生命也就在后宫的养尊处优中度过,本来以为自己这辈子就等着寿终正寝了,可是没想到半路上又杀出了一个野心勃勃的江充来。正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中,她才决定与儿子共诛江充,最后在皇帝派人“收皇后玺绶”的情况下,她不愿意受辱,以至自行做了干脆的了断。

而卫子夫的儿女们也没有一个是好下场的:大女儿卫长公主倒是一向颇受宠爱;先是被嫁与了平阳公主的儿子平阳侯曹襄,并育有一子曹宗;可是曹襄不幸早逝后,她又被老爹狠心地嫁给了方士栾大,而结婚才几个月后栾大就反被她的父皇残忍处死,她年纪轻轻就再次成了寡妇,自然心中也是悲苦不堪;从此史书上就再没有关于她的记载了,只是野史中说她大概是发了疯,因为她唯一的儿子曹宗也在巫蛊之祸中被牵连致死。卫子夫的后两个女儿则一同于征和元年(前92)公孙贺父子的“巫蛊之狱”中被处死,刘据死后更是被恶谥为了“戾太子”,一个暴戾不逊的太子;而实质上,在强横的父亲的巨大阴影之下,他只是一个“仁恕温谨”的好儿子。后来,连卫青的儿子等也被一并有意株连,乃至最终“卫氏悉灭”①……

“不重生男重生女”,到头来仍然是一场南柯一梦的虚妄;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可富贵又岂是可以白白享受的?不过,还须看是生在了哪一个帝王家而已。碰上了刘彻这种个性矛盾、思想复杂的皇帝似乎就合该着人倒霉,假使他真的算不上是一个好爱人、好父亲的话,那也因为他实在是一个了不得的君主、政治家,而历史的病态恰恰即在这里——大义灭亲不是目的,而它却是威慑的手段。

虽然这并不容易为大家所理解,虽然它作为残缺的现实距离完美的理想还无法以道里计。不过当一年后真相已得大白时,老皇帝追思太子,遂在长安修建思子宫,还在他处修建了望思台,聊寄哀思……

① 其实就像刘据的孙子刘询一样,卫家也有幸运的漏网之鱼。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令刘彻惆怅不已的王夫人

4、令刘彻惆怅不已的王夫人

按照《史记&;#8226;外戚世家》中的记载说,“卫后色衰,赵之王夫人幸,有子”,为齐王刘宏。

可惜好景不长,这赵地来的王夫人突然就于元狩四年(前119)死去。当时刘彻非常思念她,这时候方士齐地人少翁投其所好,“言能致其神”,居然在夜间布置好道具就果真招引来了“王夫人”的鬼魂——像《长生殿》中唐玄宗的那一幕类似,刘彻只是能够隔着帐帷才可以望得见他所欲见的人。这时候,只听他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道:“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①!”真的是你吗?难道不是你吗?我站在这里内心焦灼地在期盼着你,可是你又为什么那般脚步迟缓呢……

刘宏死后无子,封国被去除。有人认为刘彻那首脍炙人口的《秋风辞》②可能就与纪念王夫人有关,它写景喻情,感情真挚,表达了刘彻对于人生苦短的喟叹及已故佳人的深切怀念。其辞曰: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而它很容易就能让人联想起刘邦的那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有人认为:虽然“风起云飞,起写秋景,(刘彻)意象笔法直拟乃祖,而意蕴不及”。

不过《秋风辞》里的感情无疑更加绵密得多,尤其优美动人,更多了一层感伤老大的人生共鸣。

① 据《通鉴》考异中道:《汉书&;#8226;外戚传》中将这件事安插在了李夫人身上,可是另据《史记&;#8226;封禅书》中的记载,此处又应为王夫人。不过,也许我们倒都倾向于李夫人吧。后来这短短几句话又被当成了一首诗歌,刘彻还“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

② 也有人怀疑此辞非汉武帝所作的,而它最早的出处是《昭明文选》,但萧统是持肯定态度的。

5、最爱之倾城倾国李夫人

5、最爱之倾城倾国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