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不走就打到你迁都三十里距离,对于骑兵来说也不算难事。狂奔出许久,又一座小型驻军营堡,渐渐暴露在正午阳光下。“总督,您看那边,有咱们的人!”
因为其他人都不熟悉地理,只能跟在薛御左右保护着。一名参将赫然发现了几个明军,正在周围徘徊。看到明军,薛御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喜色。还有一段距离,前方的明军就做好了战斗准备。当薛御的身影出现在近前时,几人迅速下马。“总督大人,黄总兵与苏提督刚刚到达堡内,目前正在整军。”
“嗯。”
薛御紧张的心情彻底放松下来。在军兵带领下,大军直接在堡外停住。片刻工夫,黄天、苏海从里面亲自迎接出来。面对两人,薛御忍着胸口疼痛,故作轻松的大步向前,亲切的与众位将士打着招呼。“总督,我们来的可否及时?”
看到苏海手持一把改进型的火铳,薛御惊喜道:“神枢营带了多少火炮?”
“总督,属下这次带了十门火炮,全部都是改进好的,连锦县城头上的火炮也被我们拆卸下来了。”
十门?薛御猛地瞪大双眼。这个数字,让薛御激动的心脏都在不停加速。十门红夷大炮,对于攻陷盛京的作用可太大了。根据自己对盛京的了解。清军的火炮,几乎都是投降过去的明军带去的技术。目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最多能打五百米。这岂不是说,自己的火炮阵地完全可以无视清军的火炮威胁?“总督,咱们什么时候进攻盛京?”
黄天初来盛京,早已经按捺不住内心激动。“再等等。”
啊?两人对视一眼,苏海愕然道:“总督,咱们的大军不是都已经出动了吗?还等什么?”
哈哈。“当然是等山海关的步兵了。”
“我早就暗中给宋献策下达了命令,等了这么多天,应该也快到了。”
七月末的盛京,天气炎热。与明军步步紧逼,兵临城下相比,盛京城内一片惊慌。朝堂上,众多清廷重臣的心更是阴寒刺骨。顺治小皇帝的脸上,也多了几分恐惧。也许他还不理解现在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能从其他人的脸上感受到那种说不出的心惊。不论是孝庄,还是平日里气定神闲的众多大臣。甚至盛京城内的百姓,也因为明军的到来而彻夜难眠。那些旗人自然是害怕失去一切。而那些原本就在这生活的汉家百姓,却是欢欣鼓舞。他们受够了这种人不人,鬼不鬼,整日担惊受怕的日子。曾经意气风发,掌握着大清无上权力的摄政王,此刻也是如坐针毡。满脑子都是城外明军的身影。甚至来不及思念刚刚去世不久的多铎。因为他们即将要面对明军最为迅猛的攻击。今天的朝堂上,人满为患,无一人缺席。甚至平日里几个旗主,也都出现了。为了朝廷的未来,孝庄这次目光冷峻,没有再顾忌多尔衮的想法。“各位,如今明军兵临城下,盛京已经岌岌可危。”
“虽然我们还有数万精锐,但迁都一事不得不考虑了。”
迁都……多尔衮闻声,全身猛的一颤。自从失去手臂后,这个问题他不止思考过一次。还以为薛御必死无疑。看听到哨探汇报,薛御根本就没死,而是亲自带兵打到了盛京。这个迁都的念头就更加强烈。派出的兵马,也没能成功夺回奉集堡、虎皮驿这两个盛京屏障。可以说,盛京现在已经完全暴露在明军的视线下。明军兵临沙岭墩,更是让多尔衮下令调回了尼堪等人。“摄政王,明军于盛京南、西两个方向屯兵。我们若是再不思虑后路,盛京一旦丢失,恐怕我们再无他法!”
今天的孝庄,语气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强硬。甚至在面对多尔衮时,也没了以往那种忍让。“哼!”
多尔衮蹭的从座椅上起身。右臂空荡荡的衣袖,随着多尔衮起身后前后飘摆。“想当年父皇起兵之时,面对的困境不知道比现在要凶险多少,也不曾言退。”
“我们还数万精锐铁骑,何故此刻便言迁都?”
几句话,直接把孝庄顶撞回去。看着多尔衮一脸不服输的神态,孝庄嘴巴张了几下,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眼看气氛越发紧张。济尔哈朗在一旁轻咳了几声。原本他领军一万去了奉集堡。结果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明军都已经呈现出败势。结果在几千援军赶到后,竟然战斗力成倍增加,不退反进。搞的汉军营最先崩溃。孔友德与耿精忠这两个废物,在前面指挥不利,完全冲不破明军防线。最后只能全军退守,留下其他人死死看住奉集堡。“摄政王,如今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明军气盛,且大明境内依旧可能会派遣援兵到达盛京。”
“我们就算守住盛京一时,也守不住一世。”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早日思索退路,日后再图东山再起也不失为上策!”
济尔哈朗话音刚落。在一旁的洪承畴对着多尔衮深施一礼。“摄政王,郑亲王所言极是。如今我们迁都绝非是惧怕明军,而是为日后东山再起铺垫。”
“您想想看,如今我们虽还有数万八旗精锐,可明军人数也不少于我们。”
“而且山海关还有数万大明精锐步兵,大明国内各地也都有驻军。”
“就算我们在盛京城外与明军死战,击退了薛御,可我们的兵马还能剩下多少?”
“若是将我们的精锐之士全部拼光,日后如何抵挡大明的围剿?恐怕连建州也守不住了!”
洪承畴言闭,随即把目光投向一旁的范文程。老辣的范文程,本来不想发言。面对多尔衮,他有些心虚。可看洪承畴冲着自己拱嘴,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一想到万一盛京真丢了。以自己的身份,真要是被活捉了,崇祯绝对不会饶恕自己。越想,他越怕,一股莫名的心悸让范文程不得不开口。“摄政王,您自幼追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斩杀大明将士无数,夺取大明城池如探囊取物。”
“大明众人,闻您之威名,无不心惊胆战。可今日不同往日,如今大明气势正盛,不宜力敌。”
“以您的文治武功,何必计较眼前?只要我们精锐不灭,就算暂时避其锋芒也没什么好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