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目标明朗瞥下孟龙,薛御气呼呼的再度上马。片刻功夫,直接闯进史可法大帐。“史总督,刚刚离去又唤薛某回,到底是何……”未等话音落下。薛御自己观察,发现史可法身旁,还坐着一个陌生面孔。看着人穿着打扮,明显不是军中人。“薛总督,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蓉城知府,此番来,是有要事的!”
知府?薛御好奇的打量过去。发现这人根本没穿官服,怎么会是知府?“蓉城知府——田茂,见过薛总督!”
田知府?薛御略显僵硬的回礼,询问道:“不知田知府此行,有何要事?”
“薛总督,李总兵临出兵时曾与我交代。若是薛总督率军进入蓉城,让您立即往康定去!”
真的到了康定!薛御一脸佩服的扫了眼史可法。追问道:“我与史总督一直在秦地边界与乌斯藏军作战,不知巴蜀境内战事如何?”
“回两位总督,先前乌斯藏军屯兵康定。后分为南北两路,一路过和水,攻紫石关。”
“另一路过飞越山,进入黎州安抚司。沿汉水攻打汉源,企图北上,与北路军兵进蓉城。”
“因张献忠兵祸后,巴蜀兵少,官军只能且战且退,于雅州据城坚守。”
“李总兵带兵从辽东至,与官军合兵反攻。一月前,乌斯藏军从紫石关退至康定。”
紫石关……薛御神色淡然。看来主战场,还是在天全招讨司境内。“史总督,既然如此,那咱们修整一晚,明日去紫石关。”
史可法哈哈一笑,几乎是秒回应。“找您来就是商议明天进兵的事,田知府已经送来了粮草,也派了向导官。今天好好休息,明日拂晓便进兵!”
“好!”
薛御跟两人打过招呼,立即返回了自己大营。别看乌斯藏人先前进展顺利,但从他们又退守紫石关,而后又退回康定。这说明他们在巴蜀境内进展不利。一路上,薛御心情激动。一旦与巴蜀联军汇合的话,乌斯藏人必败无疑。也许现在需要考虑的,并不是如何击败那群乌斯藏军,而是击败了他们以后的事。到底是趁势直接攻入乌斯藏王庭,还是在康定击败他们后,就此罢兵!按理说,自己与史可法是总督,前线最高指挥官,完全有权决定战争走向。可这种两牵扯到两国大事,还是得给崇祯汇报一下。翌日拂晓。明军提早列阵牙江沿岸。蓉城知府派出的向导官居于最前方。“薛总督,从此处出发,向前不足七十里就是芦山,一百二十里为天全招讨司治所。”
“很好!”
搞清了方向,薛御长刀高高举起,下令全军进发。向导官也从中军跑到三千营带路。七十里距离,也就是半天时间。加上道路平坦,没有进入大山。实际到达芦山时,满打满算两个时辰。站在芦山脚下,薛御传令全军原地修整。趁着大家休息间隙,薛御带人一路向后,来到史可法军前。“史总督,今天咱们要受点累,争取在黄昏时到达天全招讨司治所。”
“在那里先停下休息休息,而后我派出哨探往康定方向沿途侦查。”
史可法早就赞成直接去康定,所以也没有过多询问。全军休息了半个时辰,人吃饭,马吃草料。面对雄伟芦山,薛御与身边人感叹,这的芦山与另一个庐山还真是不分上下。别看不如另一个庐山闻名,却也称得上山高路险。幸亏有蓉城来的向导,对这里太过熟悉。否则只凭借军中向导,估计也要费一阵子力气。即便如此,大军走进大山,还是受了不小的罪。山里道路狭窄,陡峭。有些地方,根本无法同时容纳两匹战马。山里更是沟壑纵横,崎岖无比。天近黄昏时,大军才堪堪通过芦山。距离天全招讨司治所,还有近四十里地。到达天全城,天色已经完全黑下去。幸好当地官员提前接到通报,已经归置好了驻军地点。并且送来不少给养,才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天全招讨司招讨使,见过两位总督大人!”
听着对方拗口,且带有浓重口音的汉语,薛御表现的十分客气。知道他们不是汉人,而是朝廷为了安抚当地部族,下令由当地土官充任官职。“招讨使大人,我们远道而来,也没有到过这里,若是有什么坏了您这规矩的地方,还请包涵!”
这的招讨使,是一个看起来快六十岁的老人。身形消瘦,却长的慈眉善目,看起来让人很有好感。见到薛御如此客气,心里更加佩服起来,同时也长舒了一口气。自己这地方可不富裕,真要是开口要钱要粮,这事可不好办了。“招讨使大人,敢问朝廷的官军,现在与乌斯藏人战于何处?是否在康定?”
史可法到时没那么多话,直接询问起军情。对方思索片刻,躬身施礼道:“前段时间官军反击至和水,后进军至康定,最近一段时间鲜有消息传来!”
听到这些,薛御与史可法对视一眼。拜别了招讨使,两人共同进入帐篷。“史总督,今晚咱们先好好休息一夜。明日拂晓缓慢往康定去,沿途哨探也会传回情报。”
“一旦知道了前方确切情报后,再加速追击至康定不迟!”
是啊!史可法也没什么说的。反正都已经走到这里了,也不急于一时。安然一夜。佛晓刚至,全军已经缓缓离开天全城,向和水进军。踏至和水岸边,包括薛御在内,众人都几乎傻了眼。因为面前的和水,水流舒缓,甚至都没有结冰。本以为这条日后汇入平羌江的大河,会是怎样的波涛汹涌。可现在看来,这跟波涛汹涌几个字根本不沾边。薛御还以为是走错了路,急忙把军中向导叫到面前:“这是和水吗?为何水流如此平缓,看着也不深,我们是不是走错了?”
“回总督,这里是和水上游,且目前并不是涨水季节。”
这倒也好。这样大军就可以快速渡过去了。打听清楚,薛御这才命令继续进军。一路到达紫石关。这个扼守在和水岸边的关城,看起来也并不险要。实在不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估计平时也就是监察敌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