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哨探全灭“李总兵,这件事你派人去办。记住,一定要仔细检查船只,确定无误再回来禀报!”
送走李后清。看着两人离去背影,史可法低着头,久久不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直到过了好一阵,才皱眉道:“薛总督,此事是否有诈?”
噢?“史总督何意?”
薛御反问。史可法摇了摇头,在大帐里来回走动许久,狐疑道:“只是藏匿船只,何故要放在百里外?”
“只有五十只船,商人说每条船可运送六匹战马三个船夫。”
“如此说来,我们几万人想要全部过江,恐怕要七八天不止啊!”
“您想一想,我们对江对岸根本不熟悉,他们会不会在这上面做做文章?”
“有何文章可做?”
薛御感觉,自己好像越来越看不懂史可法了。谨慎也要有个限度。没船的时候,挖空心思要找到渡船。现在有船了,又前怕狼后怕虎的。“史总督您多虑了,李后清所部,绝大部分都是曾经的江南兵,里面不乏对船只熟悉的人。”
“就算乌斯藏人有假,他们知道我们的渡船位置,可他们却控制不了我们登岸的位置。”
“只要我们不用乌斯藏的商人驾船,他们就无法查询我军踪迹,就算想要在岸上埋伏都无从下手。”
薛御停顿片刻,看了看外面没有可疑人员,继续道:“五十条船,若是人、马平均分配下来,每条船实际可运四匹战马外加六名军兵。”
“这五十条船,一次就可以运送两百战马,三百军兵。”
“只要这些人遭到攻击,下一批人绝对可以发现。就算有损失,也顶多损失那三百人,何惧之有?”
唉。“希望是史某多心了!”
史可法紧张的不自觉握紧拳头,甘咽着口水。反倒是薛御,无比淡然从容。这是唯一的机会,不试试怎么知道?眨眼一天已过。翌日正午,没有任何消息传回。天近黄昏,依旧是悄无声息。直至天黑,李后清才火急火燎的带人来到薛御大营。“总督,都已经查看完毕,船只一切正常。属下还亲自派人验证一番,半个时辰内可往返一次。”
嗯。薛御微微颔首。自己等的就是这个。“李总兵,驾船任务就交给你了。你手下的兵大多数都习水性,对船只熟悉,今夜你便安排好人。”
“我这就与史总督去商议一下,明日黄昏争取能够运兵!”
——黄昏的金沙江,一片红霞漫天。三万明军屹立江边,感受着寒风拂面。第一批渡江军兵已经成功登船。在两位总兵严令下,岸边除了战马嘶鸣声,再无声响。水面上,商船排成一条长龙,犹如一叶扁舟,摇摆不定。等了足足几个时辰。夜半时分。江对岸已经聚集了两千多人。几百名江南兵充当船夫,轮班运送人马。拂晓。东方发白。率先过江的三千营负责警戒。连续两天时间。除去吃饭、上厕所,商船在江面上几乎就没停止过。甚至连吃饭,都是轮班吃。三千营一过,接下来是薛御的本部人马。直到对岸只剩下史可法以及巴蜀明军时,史可法几天来悬着的心,才终于平稳落地。现在就算是乌斯藏人突然袭击,江对岸的人也能从容应对。直至明军一个不剩,全部顺利过江。时间已经整整过去八天。三万人,迅速离开江边。八天来,哨探早已经把江对岸几百里地的情况探查的一清二楚。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加上向导官建议。种种情报显示,昌都就是乌斯藏军囤积粮草的重镇。里面不止有粮草,还是乌斯藏人囤积金银的地方。只要攻破昌都,完全可以解决未来半年的给养问题。一大早。薛御早早将史可法、以及明军所有参将都聚集到自己的大营。“各位,目前还不知道乌斯藏军的确切藏身地。只不过我们渡江以来,位置肯定也已经暴露了。”
“既然敌人不出现,那我们就以不变应万变。攻取昌都城,强迫乌斯藏军现身与我军决战!”
:报两位总督,我军一队哨探与乍丫地区失去踪迹,已经六个时辰没有消息了!乍丫?突然闯进来的哨探,完全打断了薛御思绪。薛御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奇怪的地名。急忙看向大帐内众人。“各位,有知道乍丫的吗?”
这些人也都是第一次进入乌斯藏腹地,全都把头晃的跟拨浪鼓一般。“薛总督,我听向导官说过这个地方,好像距离昌都城很近。”
这就好办了。薛御双臂环抱,微微欠了一下身,“各位,不难看出,我军的那队哨探在乍丫地区可能已经出事了。”
“既然那里距离昌都城很近,这就说明那边很可能是乌斯藏军的藏身地。”
“加上昌都城是乌斯藏重镇,又储藏有大量粮草金银,乌斯藏军驻防那里也就没什么说的了。”
“总督,那还说什么,直接过去揍他们丫的就行了~”孟龙火爆脾气再次爆发,起身就开始咋呼。完全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甚至上前直接跟薛御请令。“你先坐下!”
薛御呵斥住孟龙,直接将目光投向了史可法。有了上次那个小插曲,薛御也开始顾及史可法的情绪。毕竟人家是川陕总督,功劳这事自己还是少抢。“薛总督,孟提督说的不错。史某猜想,既然我军哨探在乍丫地区出事,说明那边有乌斯藏军活动。”
“继续派出哨探,恐怕依旧会遭到埋伏。不如我们大军直接过去,哨探不得离开超过五十里。”
“如此一来,只要哨探出事,我们马上就可以确定对方踪迹!”
等等……久未说话的李后清,突然起身,对着史可跟薛御施礼。“两位总督,属下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蹊跷?李后清每次说话,史可法都听的认真。自从李后清从辽东被调到巴蜀以来,这么长时间里,始终对乌斯藏军保持进攻态势。而且几次都把对方打退。反倒是自己,折损了五千多人马,还让爱将曾英阵亡在了狄道。他很清楚,李后清这个人心思细腻,有时候的想法与他人不同。“李总兵,你有何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