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宋时明月 > 番外二 微光1(第1页)

番外二 微光1(第1页)

唐天授元年,高宗的皇后武则天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都洛阳,登临大宝,改名武瞾,尊号“圣神皇帝”,建立武周王朝。

载初二年,法明和尚等撰写《大云经》四卷,其中云武瞾乃是弥勒佛化身下凡,应作为天下主人。武瞾大喜,诏令将其刊印全国,更召集了一众高僧大德为民众讲解经文,以“弥勒下凡”的身份抵制李氏自称的“老子后人”,巩固自身法统。

武瞾此举,一时改变了自李唐开国以来,尊道抑佛的局面。和尚们在改朝换代的政治斗争之中把握住了机会,将皇帝拉入了自己一门,一时占据的大统名分,佛道得以大兴。

而相反的,一众道门中人便一时失势,地位不说从云端掉落泥淖,也是大大不如先前。道家一时门庭冷清,香火不盛,甚至出现了道士还俗后又出家,改投佛门的事情,情形十分狼狈。

江州城外的某个小道观,也受到了朝廷局势变化的冲击,再没有了先前那般如日中天的气势,显露出了些许颓废样子。原本这道观中还有几名道士,如今也是走的走,跑的跑,只剩下一老一少,师徒二人。

吃过中午饭,看着道观里冷冷清清的模样,小道士又是一时心中不忿,与老道士讨论起来。说话间,也横竖不过是些朝中的盘根错节,佛家对道家的压迫阴谋之类,其中言语激烈,又是以臆想之处居多,颇有些皇帝拿金锄头下地干活的意思,不过是寻常老百姓的见识。

老道士上了年纪,多读了几本经书,肉身修为不过尔尔,道德理论却也高超。也是这一年多来眼看着道观冷清下去,自己毫无办法,又不好叫众徒弟们跟着自己吸风饮露,阻挠了他们的好事前途,只得看着。倒是这小徒弟向道之心坚定,从未提起过离开的话语,只是时常抱怨,又是激于一己义愤,十分话多。

对于这种情况,老道士原本已经习以为常,又是感念这小徒弟的向道之心,寻常不曾与他多做纠缠,只是好言劝慰。今日却是不知为何,许是天气暑热,叫人心中烦躁;又或许是进来香火供奉不足,饮食太过寡淡,竟是叫老道士越听越觉得心烦,不由得多说了一句道:“徒儿,你成日这般数落朝廷,原是于道无补的。你若有心修行,还是好生诵念经典,来得实在。”

所谓寡酒难饮,一个人自说自话,总是没有什么意思。小道士不料师父搭话,一时暗喜,连忙说道:“师尊明鉴!弟子向道之心已定,众念皆寂。只是如今朝中局势如火,则天皇后以女子之身上位临朝不说,更受了一干妖僧挑唆,陷害道门!纵是弟子修为再高,哪怕证就大罗金仙业位,眼见人世间道统不存,亦是难以心安!”

老道士闻言,眉头一挑,有了些不满之意,呵斥道:“放肆!胡说!且不说阴阳轮转,男女皆可为一方人王,你妄议朝政,乃是招致灾祸的举动,不理不智。就说现在不过是风水流转,佛门一时昌盛,则天皇帝临朝之时,我道家也是一力支持,哪里会受了什么陷害!你心浮气躁,不通道理,妄自议论之处,已然是口舌招引祸事,不妙,不妙!”

小道士闻言,一时气氛,反驳师父道:“阴阳轮转,也有个阳为天,阴为地的道理。师尊怎的不见,《易经》中云,乾上坤下,君子当道,天地交泰,用之大吉;坤下乾上,小人横行,地天交否,大往小来矣!如今道门中人,多有投身佛门之辈,岂不是阴阳颠倒,天下大乱的征兆?长此以往,何人修道,何人传道,道统何存?”

老道士不料徒弟能说出这等话语,一时有些惊讶,又是控制不住,怒上心头,说道:“好好好!好学问!这《易经》中的道理,你算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了。可你入我一脉,岂不知门中所修经典,乃是汉末杨雄先师的一本《太玄》么?你光知道乾坤之间的变化,怎不知天地人三才归一,诸事流转的奥妙?‘龙出于中,首尾信,可以为中庸’,乾坤之外,还有人道存续。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等道理,你何时才能懂得?”

小道士被师父一通反驳,也是知道自己一门的根基,乃是杨子的一部《太玄经》,若是单论起卦象道理来,十个自己也不是师父的对手。只是他这段日子实在委屈得紧,眼见着自家小庙香火衰微,几位师兄又是纷纷弃道投佛,实在叫他这个十几岁的小孩儿看着不是滋味,又是没有老道士那般虚怀若谷的养气修为,自然时时郁闷。

今日老道士难得接了他的一句话,叫他有地方论理,却又是一时落在了下风,也是知道自己的道德理论远远不如师父。只是一股意气憋在胸中,总要寻个口子发泄出来,小道士现如今也是难以自持,愤然说道:“师尊讲求中庸虚怀,可别人不叫你安生度日哩!太宗开国以来,道门地位尊崇,压了佛门多年;如今他们一朝翻身,哪里会叫你有好日子过!我等道门中人,若再不寻到一个法子相抗,只怕难逃劫数!”

老道士见他这般,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只见捧上云端的风光,却受不得跌落九霄的失落。尘世间的一切,俱是有因有果,有得有失。和尚们写出经书,赞扬女帝为弥勒转世,殊不知他佛家大德释迦摩尼曾经说过,待他灭度之后,世间再无佛陀,一切妄称佛陀名号之人,俱是邪魔外道。和尚们走了外道,却是搅扰了你的道心。难不成,你也想学他们一般么?”

小道士闻言沉默,也是知道师父所言不假,想那李唐一代,只不过是自称老子李耳先师后人,都是受到了道门中有识之士的鄙视。如今则天皇帝自称弥勒转世,当然也不是什么正途。

一时之间,小道士竟是心中隐隐萌发了一个想法,又是模糊想要寻一条路子出来,好叫道家一门传承延续,莫要输给了佛家去。

当夜无眠。次日清早,老和尚起床叫徒弟早课,却是见徒弟房中空空如也,整个人已然不知所踪。老道士长叹一声,默默转身,朝着大殿走去,不发一言。

有说那小道士与师父一番议论,竟是生出了好胜之心,又是心里难平,一时离了观宇,自己云游四方,寻找自己所谓的“道”去了。

随后几年,则天皇帝武瞾的地位越坐越稳,先前朝中些许的反对声音也是被一一镇压。“弥勒转世”的女皇地位巩固,一众佛门弟子也是沾光得道,气势熏天。不得不说,无论是王侯将相也好,僧道檀尼也罢,都是众生百相,有好人就有坏人,终究都是凡人俗人。佛门得势之后,道门的情况便也真的愈发严峻,一应寻常百姓都被口灿莲花的和尚们劝说度化,一时竟是举国上下,诵经声音高响,道门愈发冷落。

而那小道士自从离了道观,便开始云游天下,四处寻些灵山洞府之类,与一众道门中人讨论道德理论,寻求破除当前困局的法门。只是一众道士清心寡欲,又或者是无心与他辩驳,凡是见他来了,左不过是随意敷衍几句,并不曾好生与他交流讨论。也是这小道士太过愤青,言辞激烈不说,三句话离不开朝廷局势,也是叫诸多道士实在难以与他达成共识,自然不屑理会于他。

小道士自己犹然不知,还以为自己的道理已然高深玄妙,众道友难以理解体会,不能与自己相媲美,一时竟有了自己天赋异鼎,不是寻常之人的理念。得意之余,小道士还是不忘初心,又是想要与一众佛门中人对抗,寻回道家昔日荣光。眼见道门之中已无敌手,他竟是盯上了佛门山头,想要去寻着人家和尚谈经论法,用道理击溃和尚们的嚣张气焰。

可惜这小道士并不懂得,事到如今,能够坚持在道门之中的道士,都是清净养气之士,轻易不会对他的激愤言语所打动,自不会因此去对抗朝廷;这小道士也不知道,不过数百年后,佛道两家便在金人的主持之下,明辨过一次道理,辩法以道家失败收场。

小道士更不知道,理念之间的碰撞,除了道理上相互驳倒之外,也可以通过灭杀肉身,毁灭精神来取得胜利。他这般鲁莽举动,已然是取祸之举。

好在上天自有安排,冥冥之中的因果命数,却是叫着小道士悄然躲过了一场劫难,更是迎来了一次莫大的机缘。这机缘延续数百年,甚至左右了李唐之后的另一个王朝气数。

而这一切,小道士都不知道。无论如何,他还是意气满满,朝着一众佛家山门前进。而最靠近他现在所在,名望最大的一处佛家伽蓝,便是位于九莲山山脚下的南少林寺,号称江南一带武功起源的佛门圣地所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