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门前讲论语 > 第16部分(第2页)

第16部分(第2页)

贵妃——红杏出墙,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公主——天香国色,至善至美的化身;

太监——还有性功能,与命运抗争的榜样。

文臣——范仲淹式名臣的后代,慷慨激昂;

武将——岳飞式名将的第N代弟子,大义凛然;

公子——不学无术、又丑又笨的色狼;

小姐——才貌双全(跟公子是同胞兄妹);

丫鬟——机智勇敢,插科打诨;

家丁——助纣为虐,标准的奴才。

土匪——以武犯禁,革命的先锋;

小偷——替天行道,地下党员;

流氓——榨脂揩油,稍加改造可以吸收进统一战线;

保镖——跳梁小丑,需要批评教育。

乞丐——人穷志高,无产阶级的代表;

基本上就是这些货色,绝对没有平民百姓,料定你不熟悉,所以金先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聪明绝顶,愚蠢到底,忠厚如土,奸猾如油,反正要将性格发挥到极至,简单而朴素,但典型化是谈不上的,类型化而已。金大师想学巴尔扎克吧,可惜画虎不成反类犬。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有外号,外号就是人物的名片,就是人物性格的标签,一出场便定性了,也省得你看不出他的心事。比如《天龙八部》里一个人,名字叫包不同,外号叫“非也非也”,他开口便是“非也,非也”,说话做事都要与别人抬杠,多次登场亮相,就好象疲劳式轰炸的拙劣广告,观众还不厌倦,那是我国国民涵养好,有耐心。你说作品里的人物千篇一律得没有个性吗?也不。瘸子、独臂、驼背、歪脖子、独眼龙、聋耳、瞎眼、侏儒、巨人、竹竿痨病鬼、胖冬瓜、六根指头、心脏在右,妖魔鬼怪,应有尽有,简直可以开残疾人运动会。

2、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功

正派的神功,邪教的魔功,女流的妖功,丐帮的鬼功,看似界线分明,其实师出同门:地外文明。都可以超越极限(而不是挑战极限),隔空可以伤人,作用力不需要反作用力;石破天往下跳了还可以翻身飞上来,而不需要任何依靠(《侠客行》),把一毫升空气理解成一张蹦床,赋予反弹之能事。作为生物的人克服万有引力还不算太玄虚,作为死物的铁弹毫不遵循抛物线的轨迹而随意拐弯,就玄虚之至了。或许金科学家研究出了香港版的相对论,现代导弹就是根据金院士的理论研制成的。

拳脚刀剑被传统的武侠小说写滥了,金先生就标新立异。什么用具玩具都可以做武器,樵夫的柴刀,木工的锯,铁匠的锤,确实杀得死人;农夫的扁担,船夫的桨,布商的尺,也好说,毕竟那些东西有一定的硬度;书生的毛笔,公子的纸扇,小姐的丝巾,自身都弱不禁风……甚至连鲜花都可以吸血,嫩叶都可以吃肉。什么活动游戏都能够变武打,吃饭、喝酒、喝茶的时候,饭碗、筷子、茶杯都得准备换一套,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连棋、琴、书、画也未能幸免,被金先生的杀气奸污。

3、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功门派及帮会

正宗的武术四大家是少林、武当、峨眉、崆峒,因为大家熟悉,金先生少写甚至不写,省去了可能犯常识性错误的麻烦。金先生的江湖帮会是历史式的。太有名气的绿林组织,金先生基本上不写,怕被稍具历史常识的人揭穿;红花会,天地会,丐帮,等等,教科书上没有,你只得全盘接受。

金先生的武功门派是地理式的。五岳都被他玷污了,一般人只知道嵩山有少林寺,金先生说你孤陋寡闻,泰山、华山、恒山、衡山都有某某寺或庙或院。你不懂就好,天山、昆仑、长白山、五指山还有呢。我没有看尽金先生的全部小说,不知道他在黄山、庐山、雁荡山开张了新的门派没有,猜测长江派、黄河派、淮河派、钱塘江派、珠江派、闽江派是会有的,鄱阳湖派、洞庭湖派、太湖派、西湖派也应该有,江湖嘛。滔滔江水被金先生赋予神功,杀气腾腾向东、向南流,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冷笑着严阵以待。总算金先生没敢搅浑那碧蓝色的海水,或许侠客们的剑直沉江底,流不下去,或许金先生明白黄河文明古国出不了足以做小说材料的海盗。

4、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情节逻辑

门派之间的争风吃醋、武林秘籍的你抢我夺、永不枯竭的宝藏的探寻、恶性循环的复仇、只出汗不流血的反清复明,是金庸武侠小说的核心内容。这无可厚非,维护集团利益、虚心好学、人为财死、有仇不报非君子、爱国主义都可以理解,再说武侠小说似乎只能写这些玩意。问题是故事的基础和情节的展开。一开篇就是两个人打,力大如牛,身轻如燕,身形如鬼魅,你以为是双雄,其实他们的功夫只处于武术金字塔的底层;中间是一群人乱打,一个比一个厉害;最后是一个扫地的老头,把正打得不可开交而你认为是绝代双骄的两个人都制伏。这种写法金先生自以为是烘云托月,可惜泛滥得如大禹治水时的中原。小说里面的人全不务正业,皇帝不去治国,文臣不去上班,武将不去练兵,佛教徒不去念经,平民百姓不去经商或者务农,连乞丐都不去讨饭,一窝蜂的打打杀杀,似乎我们中国人的祖先都游手好闲。

双胞胎、男扮女装、易容、蒙汗药,金先生明知读者看厌了,还是要往这庸俗套子里钻,希望推陈出新。很遗憾就算他是孙悟空,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好象事后他觉察到了未尽如人意一样,在《侠客行》后记里自欺欺人地做了一番辩解;其实那种苍白无力的解释对金庸迷们来说可有可无,对非金庸迷们则毫无用处,一句话:多余。

单田芳表示他不会去做金庸小说的评书,因为那里面的人物出场无逻辑性,好象天降神兵,难以交待。太多的雷同表示金先生突破不了自我,太多的巧合说明金先生极不负责任地愚弄读者。无逻辑的情节连缀就象用鼻涕粘贴,龌龊而不可靠。

金庸迷说,金先生的小说洋洋洒洒,根深叶茂。据说《天龙八部》是金先生最好的小说之一,我看完之后却一头雾水。开场是一个脓包似的段誉和一个错爱脓包的美女,过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还在围绕那对男女胡缠乱搅,以为这对金童*该是中心人物。不料一个屠夫似的萧峰跳出来,金先生迅速把段誉抛弃而把镜头集中到萧峰身上。三分之二以后,又冒出一个天才僧人,金先生赶紧把萧峰晾到一边,转而把笔墨泼到和尚身上,给不解风情的出家人讨老婆却不让他还俗。此种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三心二意的写法看似金先生风格多变,实则是信手涂鸦,信口开河,是对《水浒传》的东施效颦。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也还有一定的轨迹;金先生是却想演冰上芭蕾,可惜拐弯跳跃都不自然。我怀疑金先生一开始确实有意栽培段誉,过程中发觉他不争气,休掉他,另娶萧峰为大姨太太;又担心段誉与萧峰争宠,干脆再娶一个二姨太,与三人保持等距离交往,谁都休想成为正室。这样揣测金先生还算客气,刻薄一点说,或许金先生中途写不下去了,但是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