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徐州刺史陶谦「字恭祖」召集了麾下文臣武将,陶谦焦急的说道:“曹军势大难敌,徐州危在旦夕啊!看来……我只能自缚请罪,任他千刀万剐,以免徐州屠城之祸救一州黎民啊……”
部将曹豹连忙劝阻道:“主公不可啊!”
陶谦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如果不引颈就戮,他曹孟德岂能善罢甘休?虽然张闿犯下滔天大罪,可也怪我用人不察啊……”
别驾从事糜竺「字子仲」说道:“主公何出此言?曹兵虽然来势汹汹,却并非全无对策。主公久镇徐州,以仁义立身,徐州百姓对主公感恩戴德。如今曹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是不能立刻攻破彭城,主公与百姓可以坚守不出,糜竺不才,愿略施小计,叫他曹孟德死无葬身之地。主公与北海孔文举相交甚厚,我愿前去,请他发兵相助!”
陶谦想了想,说道:“此非万全之策,文举万一不来呢?”
糜竺说道:“那就请主公再派一人,去青州向田楷求救,若是两处兵马相助,或许可以让徐州转危为安。”
陶谦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谁愿去青州搬兵?”
“在下愿往!”陶谦一看,乃是广陵人陈登「字元龙」。
陶谦说道:“好,徐州的安危,就拜托二位了!”陶谦写下两封书信,让陈登、糜竺即刻动身。
。。。。。。。。。。
北海相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后人,自幼聪明伶俐,极好宾客,在北海六年,深得民心。糜竺来见孔融,将陶谦的书信交给孔融,然后对孔融说道:“曹操的大军连日攻城,还请明公救救徐州百姓!”
孔融看完陶谦的书信,说道:“我和陶恭祖相交甚厚,子仲又亲自到此,我怎么能不去救援徐州?只是……我与那曹孟德无冤无仇,我先修书一封,派人送给孟德,两家就此罢兵和解,如果曹孟德不答应,我再出兵。”
糜竺说道:“曹孟德依靠手下大军,不肯和解。”
孔融便一边整顿军马,一边派人给曹操送去一封书信,正商量对策的时候,忽然接到报告,黄巾军渠帅管亥率领一万多黄巾军,正向北海杀来,孔融接到报告大吃一惊,急忙带着本部兵马出城迎战管亥。
管亥出马,大喊道:“孔大人,我知北海粮食富足,想借粮一万石,即刻撤军,如若不然,打破城池,龆龀不留!”
孔融斥责管亥道:“我是大汉的臣子,守护大汉的土地,岂能将大汉的粮食借给反贼?”
管亥大怒,舞刀拍马,直取孔融,孔融部将宗宝挺枪出马,战无数合,管亥一刀将宗宝斩于马下,孔融的士兵见管亥如此勇武,阵脚大乱,直接逃进城中,管亥也将北海城团团围住,水泄不通,孔融心中愁闷,糜竺更是烦恼。
次日,孔融登上城楼遥望,黄巾军声势浩大,孔融倍添忧愁,忽然城外一人挥舞画戟,骑着马杀入敌阵,左右搏杀,如入无人之境,直到城下,冲着城楼上大喊道:“开门!”孔融不认识这个人,不敢开门,黄巾军赶到护城河边,那人回身接连杀死十几个黄巾军,其余的黄巾军全都倒退回去,孔融一看,急忙开门让那人进城,那人下马丢下画戟,直接跑到城楼之上,拜见孔融,孔融便问其姓名。那人回答道:“在下是东莱黄县人,复姓太史,名慈,字子义,老母一直在受府君的恩惠,在下昨天从辽东回家省亲,得知黄巾军侵扰城池,母亲因为感念府君恩重如山,便让在下前来救援,所以在下单枪匹马赶来!”
孔融大喜,原来孔融和太史慈虽然没见过面,但是孔融知晓太史慈是个英雄,因为太史慈远出,有个老母亲住在城外二十里的地方,孔融经常派人送给太史慈的老母粮食布匹,太史慈的母亲感恩孔融的恩惠,所以特意让太史慈来救孔融。
孔融十分礼遇太史慈,赠送太史慈衣袍铠甲,太史慈对孔融说道:“我愿借精兵一千,出城杀贼。”
孔融劝说太史慈道:“阁下虽然英勇,但是黄巾军人多势众,不能轻举妄动啊。”
太史慈说道:“老母感念府君大恩大德,特意让在下前来,如果不能解北海之围,我也没有脸面再去见老母了,请府君让我和黄巾军决一死战!”
孔融想了想,说道:“我听说平原刘玄德是当世英雄,如果能请刘玄德出兵相助,北海之危自然解除,只是没人能突围求援啊。”
太史慈说道:“府君可以修书一封,在下这就快马加鞭,前往平原!”
孔融十分高兴,立刻修书一封,委托太史慈,太史慈披甲上马,腰带弓箭,手持长杆画戟,饱餐一顿,全副武装,等打开城门之后,太史慈一人一马杀将出去,靠近黄巾军的营盘,黄巾军前来围堵太史慈,太史慈一骑当千,杀死数人,突围而出。
管亥得知有人出城,必然是出城求救兵,便亲自带着数百人追赶太史慈,将太史慈团团围住,太史慈将画戟插在地上,拈弓搭箭,朝着周围射去,黄巾军无不应声落马,追击太史慈的黄巾军便不敢再追。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