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将相和选自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什么作品 > 036虚虚实实环环相扣曲曲直直计计诛心(第2页)

036虚虚实实环环相扣曲曲直直计计诛心(第2页)

此句出自《论语》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此题之难,一是难在立意,二是对“优”的理解,三是对“仕”的理解,四是对“学”的理解。

此题不仅让下面的考生抓耳挠腮,也令上面的考官百思不得其解。纵观本朝科举,很少出这类有争议的句子。这题该如何解,恐怕只有出题者邵安心中有数了。

虽然题难,但考生们千里迢迢来长安一趟,可不是来交白卷的,就算胡诌也得把卷子给写满了才行。众人或文思泉涌下笔如神,或三纸无驴离题万里,总之都开始提笔研磨了。

邵安缓缓巡视着诸位奋笔疾书的身影,倾听着笔尖触动宣纸的声音,思绪万千。不过他并没有回想三年前自己的科举往事,而是想到更远的从前,想起秦叔给他提过的,先帝时期的科举案。

※※※※※

那是永康二十年,安儿流放期间,秦叔告诉他关于科举案的内幕。

那日,又有几个犯人熬不过苦役,逃跑被杀。长官聚集起众人一通骂,让他们好好看看逃跑者的下场。

等长官让大伙解散后,秦叔摇着头看着地下躺着的尸体,对安儿说:“这些人死了也好。来到这儿,熬得过则生,熬不过则死。他们一看就是自幼富贵的人,哪里受得了这苦,早晚都得死。”

“你也是锦衣玉食的人,怎么就能受得了?”安儿问道。比起之前刚来的那段时间,他渐渐从悲痛中走出,偶尔也能说几句话了。

“哈哈。”秦叔苦笑,“锦衣玉食?那哪是锦衣玉食啊,简直是杀人的衣,害人的食。”

安儿静静的听着,良久抬头看向秦叔,问道:“秦叔因何犯罪?”

“因为,党争!”秦叔摇头叹息,“十多年前的科举案,你知道吗?”

邵安听安王说起过此事,便回答道:“知道。那次科举案是当今圣上继位初期生的,是为了扫平官员士子相互勾结,拜师座收门生的风气。”

“肤浅!那只不过是胜利者的说辞罢了,实则还不是为了党争。”秦叔越说越激动,捏拳狠狠捶了一下墙面,“你可知科举案杀人无数,震惊朝野。”

安儿撇撇嘴,不以为然道:“可我听说,犯案的收受了考生贿赂,科举舞弊,罪有应得。”

“官场都是这风气,几人不贪?即使入仕时清白如水,到官场这大染坊一泡,又有几人能干净?”秦叔指了指远方几个劳作的罪犯,“你看那些个人,也是当官的。他们不是贪污就是**,因而被配到这里的。”

安儿蹙眉,没想到官场中的水这么深。

秦叔继续说:“每回科考都会有舞弊现象,你可知为何这次牵连甚广?”

安儿想了想,“有人想排除异己,党同伐异?”

秦叔对安儿的回答有些吃惊,“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居然一语中的。当时皇上登基没几年,根基不稳,朝中老臣结为一党,掌控权柄。于是皇帝借廖鸿煊老贼的手,以科举案之名,除掉了老臣们。”

安儿默然,他虽未曾见过当今圣上,但从安王以及晋王的只言片语中,早已感受到其手腕和能力。只要看看如今朝中的夺嫡之争,太子与晋王争斗不休,而圣上却高高在上,冷眼旁观自己的两个儿子,斗个你死我活。

“除去老臣后,皇帝依然心存疑虑,怕再有人结党。”秦叔伸出三个手指,“而今朋党有三途,同乡而出为其一,门生而出为其二,同年而出为其三。”

安儿偏头思索道:“老乡天生注定,同年命中注定。唯有门生是人为选定的。”

“对。皇帝一心要阻止党争,故而禁收门生。这才是科举案的最终目的。”

安儿感叹,想当年皇帝初登基,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可如今却贪图享乐,放任太子和晋王结党,甚至利用党争来操控朝政,掌握权力。原来权力真的是让人丧心病狂的毒药,能令人变得面目全非。

想到此,安儿心中更加抵制官场。而他那时并未猜到,自己有一天会为了哥哥,去科考,去当官,去在世间那最艰险的地方拼搏。

※※※※※

后两场的题目中规中矩,不易不难。九日后三场试毕,诸事平顺。所有考生答完退场,轮到考官们开始阅卷了。

为防止作弊,先要将试卷糊名誊录,再交给考官评阅。当试卷送入内帘之后。主考官邵安对所有同考官道:“诸位,掣签吧。”十几位同考官轮流上前抽签,抽到几就把那一沓卷子拿走。

等所有人拿到卷子后,一个个安静的在座位上正襟危坐,等待主考官破题,也就是说明答案和评分标准。而他们最期待的答案,自然是第一场的那道考题,看邵安如何自圆其说。

————————————————————

1领卷票:相当于准考证。

2考试内容仿照明朝科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