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离魂记唐传奇 > 第24部分(第1页)

第24部分(第1页)

这我可完全没有想到。

我想接下来看我们三个人是如何吃掉这十万元的菜的。

“你们看,这里的碗、筷可是都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的。这里的所有餐具都是由黄金制成,各种宝石镶嵌其上。就是在以前的皇宫里面也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啊。”他继续介绍。

“又吃不掉。”我心里想。

服务员开始上菜了。

“你们看这道菜。这道菜叫山海经,取的是古书名。它是由深海里面极为稀少的菲鱼与野生的山珍炖制而成。材料倒还罢了,关键的是做工。就这盘菜,所需要的山珍就达五公斤之多。

你们再看这道菜。这道菜叫逍遥游。道长知道这是取自老子的一本书的名字。它的主要材料是日本的河豚。在河豚中辅以中药材,当你吃的时候不但吃不到一丝的药味而且还会满口生鲜。因为河豚有毒,但是我们却用中药去掉了它里面的毒素,吃完后却会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还有这个,如果粗看的话就像一碟火腿。这道菜的肠翳是由澳洲的树熊的肠子制成,里面用各种山珍和海味填灌。我把这道菜叫易经。取其看似简单,其实内容丰富、味道变化莫测之意。”

……

他把桌上的菜一路介绍下来。我闻所未闻。

我从来没有吃到过这样的美味。每一样菜进入到口中都会体验到一种味觉的极度愉悦。

“其实这些菜的材料和人工并值不了多少钱。但是,这种味道却是独有的。”他介绍完的时候我也一一地品尝结束了。

这些菜给人一种想继续吃而又不忍心吃的矛盾。

清云却在那里风卷残云般地猛吃起来。

“清云道长,邱连山,你那本《归藏》残本看得怎么样了?”樊华忽然问道。

第十七章 清云道长的身世

清云正在那里狼吞虎咽,猛然间被这句话惊在了那里。

“你这件事情本来做得天衣无缝。可是当犬子告诉我你对他说的话后,我顿时就知道那本《归藏》残本就在你手里。要知道,能够算出别人的姓而且算得那么精微,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拥有《归藏》的人了。你忍了这么多年,终于忍不住要验证你的水平了。哈哈,这些年也太难为你了。你就是把它学透了却没有验证的机会又有什么乐趣呢?”他继续对清云说。

我却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你就是当年的那个小警察?”清云忽然问他。

“对!”他回答道。

“怎么回事?你们?”我在边上实在忍不住了。

樊华吃了一口菜,看了僵在那里的清云一眼,说:“七十年代初,我国的一个考古队在一次对战国墓的发掘中发现了一本古书,经专家考证,认为那本书极有可能是被认为已经失传了的《易经》的前身——《归藏》。可惜因为年代久远,在那本书出土的时候有一部分内容就已经字迹模糊,还有的地方却已腐烂。所以专家称它为《归藏》残本。很多专家对那本书研究了很久却都没有找到头绪,只发现那本书里有一些内容与《周易》相似。在这些专家里面有一位易学大师,他姓邱。有一天,他忽然发现了那书的秘密却顿时就疯了,他抓起那书就撕,嘴里却大叫:‘魔鬼之书!亡国之书!”,要不是及时地把他制止住,那本书就完全报废了。这下那本书就真正成了残本了。因为是在‘文革’期间,而那本书又是处于鉴定状态,所以在保存上并没有那么严格按照规程办事。因为那位姓邱的易学专家出了事情,而当时的环境又不允许对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所以有一段时间大家就没有再去关注那本书。

直到有一天,研究小组接到上级的命令,上级要求对那些出土的文物进行归档收藏。这时候大家才发现那本残本却失踪了。研究小组把案情上报后,有位对《易经》比较熟悉的领导对这个案件高度重视,于是特地成立了一个专案小组专门调查此案。

我那时候刚参加工作不久,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被调到了那个专案小组里去了。后来经过我们仔细调查,发现那位姓邱的专家有个儿子叫邱连山,他这个儿子从小在他父亲的影响下对《易经》有着浓厚的兴趣。经过我们仔细地分析和排查,发现这个邱连山有重大嫌疑。于是就决定立即对他进行抓捕。

可惜的是,当我们到邱家的时候却发现邱连山已经逃跑了。

我那时候年轻,精力旺盛,而且有一股不服输的性格。我当时就下决心一定要把邱连山抓住。不多久我就发现他藏在北京郊区某处一个农家里,便立即前往去捉拿他。

当我赶到那里的时候却没有找到他,只看到在那农家的门前坐着一位老人。我问那老人是否有位京城来的青年住在他家,那老人却说那青年已经走了,还说走了才几个小时。我当时心里很急,就按照那老人的指引追了去。

我追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猛然间醒悟了过来。我忽然想起刚才见到的那老人的脸上的皱纹好像不怎么自然,而且声音也没有那么苍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