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国运擂台神明对决的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宋度宗的荒淫甚于理宗。历代的皇帝每天临幸过的妃子,档案中都要注明妃子进御的时间、地点,第二天妃子要到皇帝面前谢恩。据史料记载,有一段时间每天向宋度宗谢恩的妃子多达三十多人。其荒淫程度可想而知,如此,哪有精力再处理政务。

但度宗确实是理宗亲自选定的。度宗虽然不是理宗亲生,但他却是理宗弟弟的儿子,在宗室中与理宗的关系最近。理宗自己执政荒唐,却没料到他继任者比他更荒唐。托人所非,这也是理宗误国的一大罪状。

和度宗相比,理宗和宁宗却非正常继位,而是由权臣拥立。但光宗是由孝宗指定。孝宗也是由高宗选定的。

相比而言,高宗选人明察秋毫,而孝宗却托人所非。正是孝宗选人的失败导致了南宋日后的一系列的灾祸。

宋高宗虽然嫔妃如云,但儿子只有元懿太子一人。偏偏这位太子还短命,年仅三岁就夭折了。这让高宗十分悲痛,悲痛之余是悲哀。由于南宋初年,金军一路追击高宗,高宗每日都处于惊恐之中,结果在行军途中就患上了不育症,不可能再有皇子。

本来皇帝没有子嗣在历代皇帝中并不罕见,只要在宗室再行挑选即可。可问题是,靖康一难中,金军为了要灭亡宋室,已把宋宗室三千多人全部掠走,实在没有什么合适人选。万般无奈之下,吴皇后建议说:“以前是太祖让位给太宗坐了皇帝,现在太宗一脉都被俘虏到金国了,陛下何不效仿太祖再把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人呢?”吴皇后建议一经提出便获得满朝称赞,高宗顺水推舟便下令在太祖的后人“伯”字辈中进行挑选。

读史料,我们有时不得不为某些历史巧合而惊叹:想当初,宋太祖在“烛影斧声”中莫名死去,宋太宗弟继兄位。按照约定,宋太宗在死后应当把皇位传给太祖的儿子赵德昭或赵德芳,或者按照“弟继兄位”的惯例传给自己和太祖共同的亲弟弟赵延美。但这三人在赵匡义生前德昭自杀、德芳不明不白的死去、延美被赵匡义流放,郁郁而死。这样,北宋朝从第二任皇帝太宗开始担任皇帝的便是太宗一脉。太宗认为以后赵家天下永远是自己的嫡传子孙继位,哪知道造化弄人,南宋也是从第二任皇帝开始皇位易主,从太宗一脉又转回到太祖一脉。太宗自己不执行太祖的遗训,上帝便强迫他执行。

中国人推崇因果报应之说,这多少有些迷信,但如果放眼历史长河,我们不能不为这种“学说”中蕴含的某种哲理而惊叹。宋王朝“得之于小儿,失之于小儿”的例子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印证这种学说。

第四章:文官政府(17)

南宋王朝最后的时光惨不忍睹:公元1275年正月,蒙古大将伯颜将大军分成三路向临安进攻。常州当时是临安的重要门户,伯颜亲自率领部队进功常州。十月十八日,蒙古总攻,城破伯颜下令屠城,全城军民尽数被杀,血流成河,只有七人躲在一座桥底下幸免于难。

十一月底,蒙古军兵临临安城下,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城池将士离心,不战而降,许多官员弃官而逃。朝廷连续任命了几个宰相,可被任命者都相继逃走。上朝的大臣只剩下六、七个走不动、跑不了的老臣。其朝堂之空已接近明朝灭亡时的景象(当时崇祯皇帝召集群臣议事竟无一人前来)。谢太后无法,只好派人去蒙古军中讲和,却遭到伯颜的拒绝。谢太后只好退而求其次,请求蒙古同意南宋称臣纳贡,仍然遭到蒙古方面的拒绝。无奈之下,南宋君臣只好打开城门投降。伯颜入城后,谢太后和宋恭帝想要进见,再次被伯颜拒绝。第二天,宋恭帝和金太后被押送去了大都(今北京)。谢太皇太后称病未去。

自宋高宗南渡成立南宋到宋恭帝投降元朝,南宋存在了近一百五十年。当初,后周柴荣去世,剩下孤儿寡母支持国政,宋太祖趁机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的天下,当上了皇帝。当时后周的年号是显德,现在宋恭帝的年号是德佑,在其名字和年号中各取一字,合起来刚好也是显德二字。后周是孤儿寡母当政,亡于宋朝之手,现在南宋被元所灭,也是孤儿寡母当政,真是天理恢恢,报应不爽。

后来有人写诗讥讽道:“当日陈桥驿里时,欺他寡妇与孤儿。谁知三百余年后,寡妇孤儿亦被欺。”

宋朝兴、亡的过程和三国时魏国兴、亡的过程被后人认为是“因果报应”的有力证据。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再读一下南宋亡国之君宋恭帝给元朝的《降表》和元朝的亡国之君元顺帝给明朝“答辩”。

蒙古大军打进临安城,谢太后派大臣向元军统帅伯颜献上了传国玉玺,并且以恭帝的名义献上降表,降表的言辞十分卑下可怜,读来令人心酸不已:“宋朝奸臣误国,天数已尽,元朝国运兴旺,我愿率百官称臣降服于大元;今谨承太皇太后之命,削去帝号,将两浙、福建、江东、江西、湖南、两广、四川、两淮等宋朝州郡,全部献给大元圣朝,祈求元朝可怜宋朝三百年江山,不要断绝宋室社稷,使赵氏子孙以后有靠,使宋朝百姓能够安享天日。如果这样,那么元朝的大恩大德,宋朝君臣百姓永世不忘,日日思报。”

这篇降表写的凄凉悲婉,充满了一个行将灭亡的王朝的心酸。不知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地下有知,该作何感想!

我们再看一下元亡的过程。

公元1368年正月,在徐达率北伐军平定、山东的凯旋声中,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即皇帝位,明朝诞生。二月,徐达回师河南,兵锋直指汴梁、洛阳。闰七月二十八日,徐达率军攻陷通州。一部分大臣再三劝说顺帝死守京城,以待援军。他不同意,说夜间观察到天象,大元气数已尽,当让位于朱元璋。当晚,元顺帝即率后妃、太子和一些大臣,逃往漠北。八月,徐达率兵进入大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被推翻。

逃往漠北的元顺帝屯兵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朱元璋曾遣使遗书,对其晓以利害,目的在于招降。元顺帝作《答明主》一诗,令使者带给朱元璋。诗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章:文官政府(18)

金陵使者度将来,漠漠风烟一道开。

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

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

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

和宋朝的《降表》相比,这首诗写的不亢不卑,自认元朝气数已尽,又自诩大元的皇恩浩荡;既高兴江南已有明主治理,又婉转表达了自己禅让的诚意。但无论怎样表白,一个王朝行将灭亡时的无奈让人一揽无遗。想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无论如何想象不出他的子孙会写出这种让后人哭笑不得的诗作!

元兴之时,收到了宋朝的投表,元亡之时,交给了明朝“答诗”一收一交之间,江山易主,这算不算“因果报应”呢?

宋高宗挑选接班人的办法让后人瞠目结舌,他赐给两名候选人各10名处女,几天之后,将这些宫女召回,以她们是否破身来检验两位候选人的品行。

扯得有些远了,让我们再回到宋高宗选接班人的问题上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