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汉帝国风云录TXT 笔趣阁 > 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1章长河落日 第52节(第1页)

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1章长河落日 第52节(第1页)

五月上,西疆,敦煌,阳关。

大汉天子和大将军巡视河西,于五月初九到达阳关。

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因坐落于玉门关之南,故取名阳关(古以南为阳)。孝武皇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这两关就是玉门关和阳关,乃兵家必争之地。玉门关在敦煌郡西北部,用以防备匈奴,而阳关在敦煌郡西南部,用以扼守西域诸国。两关相距一百四十里,有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便有烽燧墩台。

站在关隘上极目远眺,当见云山浩渺,大漠苍茫,雄浑至极。

关隘的东面是美丽的南湖,轻风薄雾,缭绕飘指,如梦如幻。西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漠,近处有一条南北直向的沟渠,泉水涓涓,甚为甘冽。北面墩墩山上有被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巍峨挺拔,犹如瀚海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峥嵘奇殊。

今日的关隘破败不堪,随处可见断垣残壁,想起昔日的雄伟,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分。

“玉门关呢?”小天子转头看向贾诩问道,“玉门关现在怎样?”

“早在二十多年前,玉门关就已经被羌人拆除了,只剩下几段墙垣了。”贾诩叹道,“自孝桓皇帝以来,大汉国力日衰,对西域的控制力越来越弱。”

“元嘉元年(公元151年),西域长史赵评在于阗病死。第二年,王敬继任长史。西域的拘弥王因与于阗有仇,诬陷于阗王杀死了赵评。王敬大怒,率军攻杀于阗,杀死了于阗王。于阗国人不服,转而叛乱杀了王敬。接着永兴元年(公元153年),车师后部王阿罗多起兵反汉,西域诸国响应者很多,西域长史部和戊己校尉部不得不撤回敦煌,自此大汉就失去了对西域诸国的控制。”

“听说,孝灵皇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于阗国王安国攻杀拘弥国,杀其王,当时的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还同时发兵西征,帮助拘弥国在大汉的质子定兴复了国。”傅干马上问道,“如果此事是真的,那么孝灵皇帝朝的时候,大汉对西域诸国还是有影响力的。”

“西域本是大汉的疆土,西域诸国本是大汉的藩属国,几百年了,当然有影响力了,但大汉的影响力并不能代替我们对西域的实际控制。”贾诩苦笑道,“那件事的确是真的,但那也是大汉最后一次出兵远征西域。算起来,距今整整三十年了。”

“近百年来,西疆的羌人屡屡叛乱入侵,大汉和西域诸国的联系频频中断,在这种情况下,大汉对西域诸国还有多少控制力,可想而知。孝灵皇帝朝,先有黄巾起事,后有边章、韩遂之祸,朝廷自顾不暇,府帑空竭,兵疲财尽,无力他顾,丢失西域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丢了容易,捡回来就难了。”贾诩指着前方广袤的戈壁,仰天长叹,“大汉自光武皇帝中兴后,因为匈奴人霸占了西域,严重威胁西疆安危,不得不在西域一地屡屡用兵,历经三通三绝。虽然我们最终击败了匈奴人,但西域诸国因为失去了匈奴人的威胁,再加上大汉国力不继,渐渐离心离德,开始互相征伐兼并,同时反抗政令的事也频频发生。元嘉二年、永兴元年的叛乱,就是西域诸国试图摆脱大汉控制的开始。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疏勒王被自己的叔父和得杀害,和得自立。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凉州刺史孟陀派戊己校尉任涉等人率西域诸国三万多人围攻疏勒桢中城,四十余日不得攻克,无奈撤围而走。这件事对西域诸国的震动很大,曾经纵横捭阖的大汉不行了。此后,西域各国肆无忌惮,征伐兼并之事愈演愈烈,到今天为止,已经形成了鄯善、车师等几个大国。大汉要想再象昔年班超、班勇一样轻私收复西域,根本不可能。”

“孟陀?”李弘诧异地望着贾诩,“就是当年西凉肃贪时,被我杀死的孟陀?”

“对,就是他。”贾诩脸显怒色,气愤地说道,“建宁三年的西域之战,不是败在武力上,而是败在这些贪官污吏手上。大军的粮草军资被朝廷和凉州的不法官吏们层层贪污和盘剥,所剩无几,这仗怎么打得赢?仗打输了,西域也丢了。”

小天子闻言怒气上涌,恶狠狠地骂了几句,然后一脚踢在残垣上,“杀,要把这些贪官污吏们统统杀了,一个不留。”

“杀,是解决不了吏治腐败问题的。”李弘笑了起来,拍了拍小天子的肩膀。

“怎么不能解决问题?当年大将军在西疆杀了一大批,后来不是打了胜仗吗?”小天子不服气地反问道。

“我在西疆肃贪,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陛下肃贪,要解决一世的问题,要考虑大汉的长治久安,要考虑大汉的千秋万代。”李弘笑道,“陛下应该牢牢记住这一点,千万不能像我,只图一时之痛快,而误了社稷大事。”

小天子撇撇嘴,显然对大将军的话不以为意,但碍于大将军当面,不好说什么,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低声说了一句,“朕记住了。”

“你真的记住了?”李秀凑到他耳边笑嘻嘻地问道。

“朕记住了。”小天子狠狠瞪了她一眼,突然冲着她耳朵大声吼道。李秀吓了一跳,尖叫着捂住了耳朵。

一行人沿着主墙,有说有笑,向距离关隘最近的烽燧墩台走去。

“贾大人,你刚才说,自光武皇帝中兴后,大汉在西域用兵历尽了三通三绝,这是什么意思?”李弘一边和贾诩并肩而行,一边虚心求教道。

小天子走在两人前面,听到大将军问起西域的战事,非常感兴趣,急忙退后一步,挤到了两人中间,听贾诩娓娓道来。

“这要从王莽篡逆说起。”贾诩略略思索了一下,缓缓说道,“王莽篡夺了大汉社稷后,对西域诸国非常鄙视和轻侮,在匈奴人的离间下,西域诸国连续爆发叛乱。天凤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五威将军王骏、西域都护李崇、戌己校尉郭钦出兵平叛。焉耆人诈降,杀了王骏,李崇也兵败退到龟兹。郭钦闻讯,引兵撤回敦煌。王莽死后,李崇没了消息,西域都护府自此撤消。”

“西域大乱后,南北两道诸国几乎全部臣属于匈奴,只有莎车王延仍旧臣属于大汉。大将军窦融过去屯兵河西的时候和莎车王延的关系非常好,他深知西域对西疆稳定的重要性。所以建武五年(公元29年),他奏请光武皇帝,以朝廷名义拜莎车王为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西域五十五国皆听其号令。建武十四年,莎车王与鄯善王遣使洛阳,要求朝廷重设西域都护,恢复自孝武皇帝以来的正常统辖关系,但光武皇帝以内地初定,不遑外顾为由,拒绝了这一请求。”

“三年后,莎车王又遣使再次提出请求。大司空窦融说,莎车王室自孝元皇帝以来,一直对大汉忠心耿耿,数世不渝,当朝廷与西域中断联系时表现得尤为突出。他建议朝廷赐莎车王西域都护印缓,以便依靠莎车王安抚西域诸国,稳定西域形势,恢复正常统辖关系。光武皇帝同意了,谁知莎车使者持都护印缓回国经过敦煌时,敦煌太守裴遵向朝廷提出,‘夷狄不可以假以大权’,反对将西域都护印缓赐予莎车王。当时西域的事敦煌太守最有发言权,光武皇帝于是下诏,要收还都护印缓,改赐大将军印。莎车使者不答应,裴遵强行迫夺,致使莎车国和朝廷关系骤然紧张。”

“裴遵对西域诸国采取歧视、排斥态度显然是错误的,而朝廷出尔反尔,特别是裴遵强行迫使莎车使者换印一事,更是侮慢而近于戏弄。大汉就这样白白丢失了收复西域的大好机会。”

“这是一绝。”

“莎车国心怀怨愤,举兵叛乱,而西域诸国更是自相攻伐,干戈不息。建武二十一年,西域焉耆、鄯善、车师等十八国使者赶到洛阳,诉说莎车国的残暴,恳求朝廷重设西域都护,保护西域诸国,但光武皇帝仍旧拒绝,迫使西域诸国不得不投靠匈奴。”

“匈奴占据了西域后,不断出兵侵扰边境,河西、拢右等地连番告急。”

“到了孝明皇帝朝,大汉国力已经增强,在匈奴人屡屡寇边的情况下,朝廷不得不重修国策。永平五年(公元72年),谒者仆射耿秉上书建议,出兵远征,攻杀匈奴,恢复对西域的控制。”

“第二年,朝廷兵分四路,骑都尉来苗、度辽将军吴棠、驸马都尉耿秉、奉车都尉窦固各领大军攻击匈奴。窦固率军一直杀到东部天山,击破驻守伊吾的匈奴南呼衍王,将其追赶至蒲类海,在伊吾地区设立了宜禾都尉。与此同时,班超领三十六随从,来往于西域南道诸国之间,诛杀了匈奴使者和于阗巫师,使西域南道诸国归属朝廷。第三年,窦固和耿秉又率军出击车师诸国,大胜。至此,朝廷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重建西域都护府和戊己校尉。”

“这是一通。”

“但这次远征战果仅仅维持了两年多。永平八年(公元75年),匈奴人反攻,杀了西域都护陈睦,只剩班超在喀什一带固守,另有耿恭困守孤城。恰好中原地区遭遇严重旱灾,孝明皇帝驾崩,朝中再掀弃守西域之论,只有司徒鲍显力主援救。孝章皇帝无奈之下,下令班超、耿恭等人撤出西域。”

“这是二绝。”

“但班超没有撤出来。班超一行返至于闻时,西域诸国坚决阻止班超东归,‘互抱超马脚不行’。班超被西域人感动,同时他也知道,汉军撤走后,匈奴人必将重霸西域,朝廷几年的努力将付诸东流。于是他不顾孝章皇帝的旨意,决定重返疏勒,继续征战。这一战就是十五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