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为什么大脚女人嫁不出去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茄子要慢慢吃。(摩洛哥阿拉伯语)

各种不同文化都喜欢使用乐器的意象来指男欢女爱。在这种隐喻中,男人总是那个主动弹奏乐器的人,而女人就是那等着被弹奏或被调音的乐器:

做好了竖琴笛,就必须知道怎么吹。(恩巴卡语)

女人如吉他,一拨便出声。(墨西哥西班牙语)

应该知道如何调理女人和调试吉他。(西班牙语)

这些谚语说的只是刚开始的时候,正如一则土耳其语谚语所言:“起初她装作害羞,后来就喜欢了。”一则日语谚语也描述了一位姑娘从最初的羞怯(装的?)到后来如“逃命的兔子”般的大胆,以此来说明经验的好处。有些隐喻把快感和经验联系了起来,下面这些例子就是证明:

炉子旧,火易生。(英国英语)

新床垫睡起来不舒服。(斯瓦希里语)

我们在前面曾见过的一些谚语表达了相反的看法,即年龄大的男人热衷于和年轻姑娘发生性关系。下面这则菲律宾语谚语也表达了这种对年轻姑娘的渴望:“新鲜的嫩椰子比成熟的好吃”,这种观点似乎和那种支持女性在性方面成熟和有经验的观点相矛盾。但事实上,这些观点并非真的相互矛盾,它们不过反映了事物的不同角度。从男性的角度来看,那些有多种选择的人应该比较一下利弊:年轻但无经验的姑娘有着诱人的身体,但成熟且有经验的女人可能会带来更令人满意的享受。

另外一点跟衣服有关。对于那些受性欲煎熬的人来说,穿着衣服还是脱光衣服似乎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有些谚语警告说不要脱掉衣服,有些谚语犹豫不决,还有些谚语仍然鼓励人们脱掉衣服。一则罗马尼亚语谚语建议男女双方要克制自己,至少暂时(直到结婚以后?)如此:“先别脱衣服,离河边还远着呢。”只有一则阿迪盖语谚语对女人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还没有涉水过河前先不要撩起你的裙子。”而且也只有一则弗里斯亚语谚语对男人传达了这个意思:“心中有上帝,裤子要系好。”——这则众所周知的谚语是父亲对要去求爱的儿子的忠告。此外,有些谚语两种选择都赞成,这要视情况而定,但最终的结果都很明显,正如一则来自马提尼克岛的克里奥尔语谚语所言:“不掀开新娘的裙子,如何知道下面有什么呢?”

二  性(6)

脱掉自己的衣服,脱掉别人的衣服,让别人脱掉你的衣服,以及最后和脱掉衣服的人在一起,这些都需要勇气,对男人和女人都一样。谚语中就表现了男男女女在面临脱衣服时的尴尬。下面的一则日语谚语显然是针对男人:“红绸猛于虎。”在日本,年轻女人的内衣是用红色绉绸做的。因此,和一个只穿内衣或穿得更少的女人在一起,对于不习惯这种场合的男人来说是很可怕的。而一则汉语谚语却鼓励女人,把在丈夫面前脱衣看做是件“正常的”事:“姻亲面前衣冠整齐,丈夫面前宽衣解带。”

“如果你摸了她的大腿,就不该害怕她的阴部”,这则来自西非的马林克语谚语劝告年轻男人不要惧怕性事,但它也同样适用于其他需要勇气的情况。其他有关穿着衣服和脱掉衣服或有关性事问题的谚语也一样。一则赞比亚本巴语谚语以穿着衣服的姑娘做隐喻提醒人们:亲身体验是做出正确判断的最好保证——衣着整齐的姑娘不会马上被轻薄:“不可小看还未被你脱掉衣服的女人。”来自加勒比海瓜德罗普岛的一则克里奥尔语谚语也肯定了这种常识:“甜玉米只有扒光了皮才能看到质量好坏。”一则鲍勒语谚语——“女人不是”系列的又一个例子——暴露了问题的另一面。这则谚语明确告诫人们,没有更进一步的承诺,先不要脱衣服:“女人不是玉米棒,剥掉皮才能看到其价值。”

同样,大部分有关性欲的谚语都无一例外是从男性角度出发的,正如下面这则阿鲁巴岛帕皮亚门托语谚语再次重申的那样:“脱掉姑娘的衣服,不是为了坐在旁边看着她。”脱衣服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要继续深入的请求——至少在男人看来如此。那姑娘或女人脱掉衣服或被脱掉衣服的感觉又如何呢?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此外,谁把谁的衣服脱掉了?这衣服又是谁花钱买的呢?一则弗里斯亚语谚语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供女人衣者亦可去其衣。”这则谚语清楚明白地表明,已婚妇女显然在经济上依赖丈夫,因此作为回报她们有义务为丈夫提供性爱。而那个为女人买衣服穿的人不仅觉得自己是衣服的“主人”,而且也是衣服所遮盖的身体的“主人”。

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以女人的欲望为主题的谚语几乎一则也没有。但这里有个罕见的例子,这是一则爱沙尼亚谚语:“心里想着男人,眼里看到的是他的生殖器。”这种谚语非常少见,其原因可能在于人们忌讳公开谈论女人的欲望,因为这样做有悖于女性的谦虚美德。

与性有关的谚语常常反映出一种行为和权力的等级。马儿和骑手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性隐喻,而等级的差异就常常通过这种隐喻表现出来,正如下面这则流行于南美洲的谚语所言:“骑在马背上的人发号施令。”下面还有一些例子:

丈夫如同马背上的骑手。(拉迪诺语)

马儿要骑手来骑,女人要靠男人来养。(马格里布地区阿拉伯语)

不管女人个多大,男人都要骑在她上面。(伊奎尔语)

马儿要听骑手的指令才会抬起前腿。(土耳其语)

女性的权力

“我们两人各是一条裤腿。”妻子说,而后她把整条裤子拿走了。(弗里斯亚语)

无论何时何地,权力都是一种决定性因素,而权力和利益又是谚语的中心话题。权力在握的人想要保住权力,没有权力的人梦想要分享权力。许多跟性别有关的谚语都强调现有权力体系和男性拥有显著优越地位的合理性。但同时,人们也害怕失去自己的权威,害怕“别人” 踏入“只限男性”的宝贵领地,这种恐惧无处不在。而权力的服从者也并非只是顺从地接受命令,他们也会向权威提出挑战。况且,女人肯定不像许多谚语所说的那样是一种无能的动物,也不是有些女权主义说教的那种消极牺牲品。如果女人真的是温顺而沉默的大多数的话,那这些谚语否定女性的目的又何在呢?公开否认女性的权威或影响就是一种有力的证明,证明事实与之相反。

谚语讨论女性权力的角度不同:有的否认它的存在,有的公开表达对其破坏力的恐惧。妇道的主要原则是:即永远不要表明自己有权力、有知识、有其他非凡的心理素质或艺术才能。尤其是为人妻者,更不该表现出她们的才能和素质(除非是在做家务和照顾孩子方面的才能和素质)。此外,她更不应该公开表现出自己比丈夫强,除非她想在公共场合让丈夫出丑,从而激怒他,最后可能会导致丈夫对她施加暴力或与她离婚。俗世的夸耀是男人的特权,或许如一则俄语谚语所言:“聪明的女人给男人荣耀,邪恶的女人传播流言。” 谚语用裤子来隐喻男性的角色和领域,特别是在西方(因为在西方,男人在18世纪就开始穿起了真正的裤子)。聪明的女人越是想穿上“男人的衣服”,男人们就越是要警惕这种不合人意的倾向所带来的令人不快的后果:

老婆若是穿裤子,丈夫就得换尿布。(卢森堡语)

明智的女人把裤子留给丈夫穿。(德语、荷兰语)

妻子穿裤子,魔鬼当了家。(德语)

聪明的女人会把自己的裙子和丈夫的裤子区分开。(英国苏格兰语)

狡猾的女人把丈夫当围裙。(英国英语)

妻子若是穿裤子,丈夫就得摇摇篮。(拉迪诺语)

如果裙子合体,就不要想穿丈夫的裤子。(马提尼克岛克里奥尔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