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闻四老爷过生日,她自然不敢怠慢了闻四老爷,但也怕闻四老爷不爱看到她在跟前,所以便托刘氏跟闻四老爷说了,私下给了闻四老爷礼物,生日宴会上,她就不出现了。
闻四老爷也不想看到丁丽萍添堵,虽说她应该是被谁算计了,也挺可怜的,但听母亲的意思,本就是丁丽萍母女想算计闻百翎和镇国公世子,结果自己反倒倒了霉,虽不知是被谁算计了,但到底也是活该,自作自受,所以闻四老爷听她说不会出现,也乐得清静,于是便同意了。
闻四老爷是个没心没肺的人,闻府出了这么大的事,不少人都被这事搅的不开心,独闻四老爷没怎么受影响,照吃吃,照喝喝,所以这会儿生日,也照样乐呵的很。
丁丽萍躲在自家院里闭门谢客,她想躲着别人,少受点气,不代表别人不会找她啊?
这不,这天闻六娘就上门了,道:“丁姐姐,过两天我要去大姐姐家做客,你能把我上次给你的那支步摇还给我吗?要不然我没首饰戴,出门不方便。”
那支步摇是闻六娘最好的一个首饰,还是当初出孝时,她姨娘想着她大了,也该有些漂亮首饰了,就给她打了一支的,非常漂亮,值好几十两银子呢,是当时宋姨娘打了,想让她出门时戴的,免得出门没个上档次的首饰不好看。
结果呢,因太好看了,打回来后,她忍不住戴着在屋里臭美,被过来串门的丁丽萍看了个正着,然后不用说了,便被丁丽萍弄去了,让她心疼了好久。
现在,丁丽萍落魄了,她姨娘说不用怕她了,以后她的婚事,她会帮她找个好的,到时找老爷同意就行了,既然不用怕刘氏卡着她的婚事了,她自然也就不会把丁丽萍放在眼里了,这会儿自然过来要东西了。
在落魄后被人找上门要东西,丁丽萍上一世就有这样的经历,所以早有应付的经验了,所以她可不怕,都送给了她的东西,还敢拿回去,她就不会做吃了吐的事,再说了,要开了这个头,以后其他人还不是要有样学样,谁都会找她要东西了吗?所以肯定不能同意啊,于是便淡淡笑道:“那步摇不是妹妹送给我了吗?再要回去像什么话,这事儿便是说到老太太跟前,你也不占理,毕竟这东西是你送我的,就是我的了,既然是我的东西,你凭什么要回去?”
闻六娘听她不还,生气了,柳眉倒竖,道:“你什么意思,那东西怎么是我送你了,明明是你那时候说你没首饰用,让我借给你的,现在你是想借着不还么?!”
也算她有点急智,分明是她送人的东西,这会儿倒知道仗着没证据表明她是借的还是送的,就这样倒打一耙了。
不过她能仗着没证据这样倒打一耙,人家自然也可以,于是当下便听丁丽萍道:“你说你不是送我的,是借我的,有证据吗?没证据那你就是讹诈。”
其实她现在虽还在府中,但身份上已是刘五郎的小妾了,既然已是人家的人,她可不怕跟闻六娘搞僵关系,反正再怎么搞僵关系,对她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了,哪怕闻六娘投诉到老太太跟前都一样,她相信,只要她占理,老太太她们就不会管她的事,而显然,这步摇闻六娘既然已经送她了,她不还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老太太肯定不会管的,所以她底气足的很。
第一一二章 婆媳之争
闻六娘听她问证据,不由恼了,因为她哪有什么证据!毕竟她总不可能送了丁丽萍一支步摇,还让人家立个字据,说是她借人家的,既然没有,单靠她说自己手下的人就是人证,肯定不行的,毕竟自己人,自然是向着她的,证据不作数的,让不是她手下的人作证,不说她没多少钱贿赂人帮她做假证了,便是作假证成功了,丁丽萍要是就是不还,她也没办法,毕竟她如今已是算嫁了人了,她要不还,难不成还指望着侯府朝刘家施压,就为了归还她一支步摇么?那根本不可能。
闻六娘没想到丁丽萍这么难缠,甚至不怕把事情闹到老太太跟前,一时拿她没办法,不由僵住了,毕竟她兴冲冲过来的时候,可是心里大爽地想着丁丽萍落魄了,她可以随便欺负她了呢,哪知道人家就是落魄了,她也没能欺负到,能不僵住了么?
丁丽萍看她拿她没办法,自然高兴,暗道有个猪头送上门给自己撒气倒也不错,可以打发打发关禁闭的无聊,于是当下便道:“要是没事,那请回吧,我还要继续休息呢。”
闻六娘铩羽而归后,其他蠢蠢欲动的人果然收敛了许多,大家也发现丁丽萍这一幅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模样了,看她软硬不吃油盐不进,想想她雄心壮志,以后只能当个商贾人家的小妾,实在有够可怜的,可怜一番她之后,也就算了,暗道就当送给她当可怜费吧。
闻大夫人可没心情可怜丁丽萍。
她在跟闻老夫人一样查清楚后,便暴怒了,跟心腹钱婆子道:“我看那丫头倒霉了,本来还挺同情她的,所以也没怪她将闻府名声搞的臭不可闻了,没想到这事竟然是她自己搞的,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搞砸了,亏我先前还同情她,真是太可笑了!现在她们那丑事是圆过去了,我却倒霉了。这下,外人是不会说闻家怎么怎么了,只说我这个当家主母管理内宅不严了!”
一想到这几天听到的,闻大夫人就想在心里大叫卧槽,她这是躺着也中箭啊!要是丁丽萍和刘氏没兴风作浪,她这会儿会被人说管理内宅不严吗?结果呢,她们搞出了那样大一个事儿,她们自己没多大事,圆过去了,她呢。无辜被骂,这让她能不生气吗?心里已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收拾刘氏,反正出了这事,她要收拾刘氏,老太太也没什么底气给刘氏撑腰了。毕竟闻家上下都知道当日是怎么一回事,他们被刘氏连累的差点完了,以后还不兴她们找她点茬啊,如果再护着这样的刘氏,闻家上下都会不高兴的,老太太总不至于为了个刘氏,跟闻家上下都作对。毕竟她也是老人了,总想着天伦之乐,总不想上下儿孙没谁待见她的吧?
钱婆子心里虽明白外人没说错,这事上,闻大夫人是有一定责任,毕竟她是管家的。结果丁丽萍搞事,她竟然没发现,无能这个帽子是脱不掉的,不过她自然不能这么说,毕竟那不是火上浇油吗?于是钱婆子便道:“太太也不用太担心。别人说就随别人说好了,倒是太太可以借这个事,对府里进行一次大清洗,就说被别人骂管理不严,以后要管理的更严点!以后太太管理的很严,别人要不满意,您只要把这次的事说一说,下面的人也不敢说什么了。所以,这次的事,对太太来说,未必就是祸事,搞不好还是好事呢。”
钱婆子一番话,说到闻大夫人心里去了,当下闻大夫人听了,不由眼前一亮,暗道这是因祸得福的节奏啊!于是便道:“嬷嬷说的有理,就按你说的办吧。”
原来,这闻家上下,不少还是老太太的忠仆,有时她做什么,往往命令不出大房上院,她说是全家的管家,其实只管的了她自己这边的一亩三分地。
这会儿,借着这事,倒是可以将些人整治一番了,老太太要说什么,她就可以说,那以后管家不严这个罪责,别戴到她头上,毕竟家都不是她在管的,她却要戴着管家不严的名声,凭什么啊。
那她就把管家权还给老太太,让老太太自己受累去。
要知道管家也很辛苦的,老太太六十多岁了,早没精力管事了,而她肯定不能把管家权让给刘氏,毕竟刘氏才做了那样的蠢事,让给她,家里上下都不会同意的,到时,老太太还是得让她管家,既然让她管家,那就让她真正地管家,而不是家里上下还是她把持着,结果,出了事却让她担责任,哪有这样的好事!
闻大夫人一想到这事能马上祸事变好事,便不由高兴了起来,先前的暴怒也消失了不少,马上吩咐人,将这次收了丁丽萍的钱,帮丁丽萍和刘氏设局加害闻百翎和宗俊卿的下人中,不属于自己的人马打发了出去。
其实上次见财起意帮丁丽萍的人,也有她的人,她不照样没管住,所以外面说她管理内宅不严的评语,真没冤枉她,她的管理能力,的确不咋样。
这其中除了部分是其他人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