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元封帝笑呵呵地道,“这把刀,很不错,比你上次拿来的绣春刀,相差仿佛。”
“不一样的好吗?”
殷无忧没有外人面前的清冷高傲,说道。
“我知道。”元封帝笑道,“绣春刀给了神捕司,这把刀,让朕想想——”
见元封帝一副不甚在意的样子,殷无忧有些不高兴了。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殷无忧开口大声道。
元封帝一怔,脸色微微有些变化。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我与将士解战袍。”
殷无忧看到元封帝吃惊,心中有些得意,继续说道。
“太平待诏归来日,我与将士解战袍。”
元封帝咂摸了两句,眼神中闪过一抹惊讶。
“气魄洪大,好诗!”
元封帝赞道,“这把刀,名秋水雁翎刀?”
“这首诗是你做的?”
元封帝连续问出两个问题。
“这就是秋水雁翎刀!”殷无忧说道,“诗可不是我做的,是周恕做的。”
殷无忧的眼神中有些骄傲。
“周恕?”
元封帝回忆了一下,才恍然道,“就是蒙大将军极力推荐的那个工坊主事?”
“他可不是蒙大将军先发现的,是我先发现的!我还把他提拔为工坊主事了!”
殷无忧不服气地道。
“好,我女儿慧眼识人才。”
元封帝才不会跟一个小女孩争辩这种问题,他笑着说道,“我记得,这周恕不是铸兵学徒出身吗?他还进过学?”
这首诗的文字虽然不算精妙,但气魄很大,不像一个铸兵学徒出身的工坊主事做得出来的。
“他小时候上过一年私塾,后来因为家境,便没有继续了。”
殷无忧了解过周恕的经历,有些惋惜地道。
“可惜了。”
元封帝也是一样的想法,只上过一年私塾就能做出这等诗句,如果坚持上下去,大夏说不准能多一个大才子呢。
不过现在好像也不错,他在铸兵上的天赋也很好,如果当年坚持上私塾,恐怕也就没有近来这几件兵器的事情了。
“父王,周恕又研制出来一把新式兵器,你说该怎么奖励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