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姐出来了。字我明儿给你,你快回吧”乐清赶紧将万修林打发走了,回身对走过来的乐云笑笑:“没什么啊”心里不知怎么,有种夜黑风高偷会情人被捉当场的感觉。
第二日,天还没完全亮,安平就提着秋菊备好的礼去靠山村 了。
徐三家屋后的那户人家也姓徐,老汉叫徐老皮,跟老婆子两个一起生活,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女儿早已嫁人,儿子也都已成亲并另建了院落。
徐**安平去了一趟,安平客气的向他们说了来意,又留下礼,再有徐三在旁上说着,两个老人都没说什么意见,高兴安平搬过来。
出了徐老皮家门,安平从靠山村火速赶回来,匆匆扒了几口饭,便招呼着昨日拉起来的人往靠山村去挖鱼池了。
乐清跟乐云帮着秋菊伺候蓝氏吃了东西,又看着蓝氏喂了小乐臻,然后秋菊寻来针线一边做着一边跟蓝氏说话,姐妹两个便从里屋出来了。
乐云提起桶去喂鸡喂猪了,乐清则寻了纸和笔,跑到堂屋去写字。
本来想着, 张家村离靠山村并不远,几个小伙伴随时可以凑在一块玩耍。可是谁想到万修林要搬去镇上了,镇上离张家村可就远了,以后恐怕几人再凑到一起的机会也就少了。乐清提笔,心下不由黯然,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也快要结束了。
这种自由自在,纯天然无污染的日子……真想叫时间停下来啊。
自己今年已经八岁,按理,早就该学女红了,到十二岁,就要跟姐姐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为将来说亲事而准备。然后, 十五六岁的时候,寻个人家把自己嫁掉,或者过着平淡的生活,或者过着跟婆婆小姑勾心斗角,今儿吵,明儿骂的日子。
乐清有些头痛的放下笔,轻柔眉心。虽然古代生活安逸而舒适,可是自己真心不想现在就开始为了成亲而改变自己,更不想那么早就成亲嫁人,然后生娃,生娃,生娃……可是现在她已经不小了,不得不考虑一下这些问题了。
成亲,自己还不如一头撞死,穿回现代去。
不成亲,爹,娘,还有那些俗礼都在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这个异类。
可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哪可能能寻到个如意郎君?她的择偶观跟这些古代人是不一样的啊,哪可能对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产生……那她不成了猥琐的大婶了么?
“你干麻呢,又是摇头,又是点头的,一脸苦相。”乐云进门,叫乐清脸上丰富的表情逗笑了:“你呀,要是闲着没事,赶紧学女红。”
乐清忙跳起来,抓着纸笔跑进小里屋:“我正写字呢,写字”
乐云无奈摇摇头, 起身进了大里屋,对蓝氏道:“娘,妹妹明显是逃着不想学女红。”
蓝氏宽容的笑笑:“我早看出来了。罢了罢了,她不想学,便不学吧。大不了就如她说的,她嫁人时,陪送一个女红好的丫环。”
乐云皱皱鼻子:“你就能惯她。”
蓝氏和秋菊‘咯咯’的笑起来。
靠山村那边的鱼池两天就挖好了。因为情况特殊,也来不及淤池, 直接放了水,就将鱼从张家村捞过来了。池子不淤存不住水,也只能日夜有人看着,往里加水。
旱情又持续了一个多月,天空才闪过一道雷,下起雨来。
由于及时的把鱼挪到了靠山村,安平的鱼没损失多少,这一场雨降下来,所有的人心算是安下了,有水了。
地里的庄稼受灾不轻,玉米几乎颗粒无收,其他的什么蔬菜之类的更是焦黄成一片,只有种了红薯的人家多少收了一点红薯回来,可是也不够吃的。
灾情相当严重,朝廷很快拨了救济粮下来。
可是粮食分到镇再分到村,再分到户,基本分不到什么东西,张家村的人还好说,靠着养菇子多少赚了几个钱,也能免强应付过这个灾年去,可是远在临月村的安红一家和周家埠子的安霞一家却不一样了。
安霞家里还好些,毕竟周一丁在安平这里做活儿,赚的钱是稳定的,虽然田里没收成,但也能把日子过的去。安红家却是立马就要揭不开锅了,而且安红婆婆不知如何发现了安平救济她的每日两个馒头。
安红婆婆不但没收了馒头,还鼓动田丰茂休妻。
丰盛 这个不孝的不知跑去了哪里,好几年没有个消息,也不知是死是活。家里儿子就剩了丰茂一个,想要抱孙子就只能指望他了。可是晓燕娘是个不争气的,生了一个丫头又一个丫头,现在干脆连丫头也不生了,肚子平平许久不见动静。若是再这样下去,岂不是要绝老田家的后?
“丰茂,娘知道你舍不得晓燕娘。可是你看,这些年你对她多好?她呢,家里困难成这样,都快饿死人了,她手里每天有两个馒头,却连你都不肯说,她这是安的什么心那?”
“她那肚子久久没动静了,要是生不出个儿子,你要断老田家的后啊?瓜儿子,再拖上两年,你就算是想再娶,人家也不跟你了。”
“ 安红在娘家臭成这样,你看看穷成这样了都没人拉帮,困难的是咱们自己。可是如果另娶一个呢?娘家哪怕稍稍伸伸手儿,咱们也不至于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