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争做新时代好队员随笔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脾胃运化失职;肺气不能通调水道;会致使水邪留滞肠间;而见腹中胀满而沥沥有声可闻。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悬饮证见胁下胀满;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甚则转身及呼吸均牵引作痛。临床胸水即属悬饮。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肝脉……其耎(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此病的饮邪主要泛溢于体表肌肤和四肢。临床兼见身体痛重,肢节烦疼;亦可兼见咳喘、胸闷、乏力等症。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临床心包积液即属支饮。

痰饮的形成为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使五脏及三焦气化失常,气脉闭阻,津液不通,荣(营)卫不清,气血败浊,凝结而成。肺主宣发和肃降,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为生痰之源”;肾者主水,司膀胱开合,对人体水液代谢起着主宰和关键作用;三焦为水谷之道路,总司人体气化。所以痰饮主要与上述三脏和三焦有关。

水、湿、痰、饮分之为四,合则为一。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为痰。就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弥散于脏腑组织之中的水气则是湿。水湿常困阻于脾胃和弥散于肌肤,水饮多停积于肠胃(痰饮)、胸胁(悬饮)、胸膈(支饮)及肌肤和四肢(溢饮),痰则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由此可见,为了防治水液疾病,我们仍然应该注意合于寒暑季节,调节情志,保持积极、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保养好五脏(参见《中医文化随笔》关于情志、养生、养五脏的内容)。

2006年11月22日于北京

55·传染病

中医文化随笔55·传染病

传染病在中医里面叫做疫(疠)。中医认为有五疫,《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避其毒气……即不邪干。”大意是说,五疫到来的时候,互相传染,不管老少大小,病状都相似,避免毒气(传染源),邪气就不会干扰自己。这里指出了五疫(疠)邪是有“毒”的。五疫(疠)合于五行,木疫合风淫、火疫合热淫、土疫合湿淫、金疫合燥淫、水疫合寒淫。

疫又有寒疫与瘟疫之分。

寒疫一般有两种:

1、指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证是指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导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时行寒疫,俗称感冒(流感),因感受暴寒而发的疫病。《外台秘要》卷三:“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一名‘时行伤寒’。”证见头痛,身疼,发热,无汗,或作呕逆,脉浮紧。治宜辛温解表。

2、指疫疠(急性传染病)的属于阴性的症状。《说疫全书》卷二:“寒疫……当天气方温热之时,而凄风苦雨骤至,毛窍正开,为寒气所束,众人同病,乃天实为之,故亦得以疫名也。”说的是天气方温热之时却被寒气所袭而引起的病症,常有畏寒发热、咳嗽、气壅(yōng,堵塞)痰喘、胸部痞(pǐ,堵塞不舒)痛、鼻塞声重和涕唾稠粘等症。

所谓瘟疫,是感受疫病之气,造成流行的急性传染病的总称。此症为肠胃湿热郁蒸而发,再加上晦浊之气从口鼻吸入,以达于膜原,于是中腑蒸腾,百病俱发。临床以初起壮热,头身疼痛,或伴见烦躁,腹痛泄泻为其主要特征,甚则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惊厥、昏迷。

关于膜原,王冰注:“膜,谓鬲(膈)间之膜;原,谓鬲(膈)肓(huāng,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位,中医认为这是药力难以达到的部位)之原。”由此推断,膜原是指胸膜与膈间的位置。邪在膜原为半表半里证。

《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瘟)疫。”指出了瘟疫是气候不合时令,邪气内侵,人们正气不足而导致的。

所以,对于疫(疠)的防治,《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pìn)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指出对于疫(疠)传染病,首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培养一身正气;其次“避其毒气”,切断或远离传染源;再有,如果没有办法避开传染源的话,要做到不被传染源所干扰,也就是说疫(疠)邪气从鼻子(天牝)中进入的话,就要从脑中除去,这样邪气就不会干扰自己。

关于第一种方法是讲真正地主动预防;第二种,切断传染源是应急的预防办法;第三种方法,面对病邪,中医认为首先从心理上要占上风(相当于西医讲的提高人体的高免疫力),提高正气去防范传染源,并列举了几种作意方法,来从心理上抵御疫(疠)邪气的侵袭。《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气出于脑,即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另外还有一种作意方法:“于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即在春分尚未日出的时候想着吐出鼻子传递过来的邪气。除了配合其他的医学防治方法外,这些作意方法也可以作为我们的防治参考。

2006年11月22日于北京

56·表里

中医文化随笔56·表里

表里是八纲辨证中的两个纲领。

表与里是一对相对概念。例如,就体表与脏腑相对而论,体表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而论,腑为表,脏为里,《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与脏腑而论,经络为表,脏腑为里;三阳经与三阴经而论,则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三阳经就是指手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三阴经就是手足少阴经、厥阴经、太阴经。《黄帝内经素问·血气形志》:“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可见表里与天之阴阳相对应,表里之间相互传输、感应。

通常所说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为外,脏腑骨髓为内。

表证,指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所致的,病在肌肤、经络部位的一种证候,具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等特点。临床症状以发热、恶风寒、身痛、头痛、苔薄白、脉浮为主,兼可出现咳嗽、畏寒等症状。《黄帝内经素问·咳论》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里证,指外邪由表入里,或直中于里,以及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所致的,病在脏腑、气血、骨髓等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多样,有病程较长和病位较深等特点。临床症状以不恶风寒、脉不浮,多有舌质、舌苔的变化为主。

外有病为表,内有病为里。外感初起,邪在肌表,属表证,病势较轻;若病在脏腑,则属里证,病势较重。

伤寒病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三阳中又以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伤寒为外感病的总称。太阳经络,位置在表,故风寒之病,此先受之。传染病则多从口鼻而入,而先达于胃肠,故时疫诸病,阳明经先受之。至于伏气发温,多在三焦之半表半里,故必先受少阳症。这我们已经在上篇中提到了。

温病初感在上焦,属表;邪入中焦、下焦则属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