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兄弟姐妹剧 > 第118部分(第1页)

第118部分(第1页)

冯铁匠一走近,就侧头吩咐道:“铁牛,给快给刘小姐说说,那价钱是怎么算的。”

铁牛走到近前时,冲我拱手道:“刘小姐。”

没想这少年还很是有礼节,而且看着壮实,说话却是斯斯文文的,想来是读过书的。但我却不习惯施礼,所以就只笑着点头道:“麻烦铁牛哥给算算吧。”

我这才说完,他回了个笑,就认真的给我细数起了这价格的由来。

听我我也算是又长了见识,原来这时候订做什么东西,铁也是算重量的。虽然只是他们依经验估算而来,不是现代时体积乘密度那么精确,但也算是让我涨了见识了。

铁钱1斤15文,加上每个炉子60文的手工钱、每个筛子80文的手工钱,而烤鱼夹和烤叉手工费总共给算了100文。

他估算要用100斤铁,而且取货时,是照着实际中量付铁钱。

做了这整6套烧烤架子,大概就是2440文钱。而手工钱却只是940文。

合银子,就是1两9钱多,不可谓不贵了。我在感叹这年代手工不便宜的同时,也更为这相当于现代15块一斤的铁价而咋舌。

“刘小姐您是觉得这价钱贵了吗?”铁牛有些忐忑的声音把我招回了神。

虽然价格不低,但也是这年代的行情,我可真没他以为的那想法。

还不等我摇头,他就道:“等你到货时,零头的几十文我家是能给少的,但这价格定得真是很低的了,而且做工也很是复杂。不光是模子倒出来,我们到时还要擦摩平滑的。。。。。。”

打摩光滑?

听到这已经间我意外的惊喜,我也不等他再说下去,就笑道:“呵呵,我知道了,刚才真没觉得贵,你们手艺人做这样辛苦我是知道的。”

见他松了面上的紧张,我笑道:“我最晚七月初四就想要这些东西,不知道能不能给赶做出来?”

他们父子两对看了一眼后,都连连点头说能行时,我也是松了一口气。

知道他们这可能是准备加紧的制模赶工了,我直接笑道:“那就麻烦你们,我七月初四一早会亲自来取的。”

说完时,我伸手从挎着的小袋里“掏”出一两银子,递向冯铁匠道:“冯大伯还是收下这一两订金吧,给我写上个订金条子就行,来取货时,我会再付一两银子的,麻烦你们都给我做得精细些。”

一家人看到银子,都很是意外,却也是推着不用什么的。但我劝说几句后,一家人还是欣喜的收了下来。而我也没猜错,那铁牛确是读过书的,他回到院里,不出一会儿,就给我拿来了一张订金的收条,还写清了取货的时间。

看着那写得很是工整,却略显稚嫩的字迹,我微微一笑,收了条子就告辞离开。

一家人很是热情的送了出来。直走到路的转角处,一家人还在门前目送着我,我笑冲他们挥了挥手,才是顺着这条只一米来宽的泥土路往镇上行去。

几分钟就回到了街上,看看太阳的位置,竟已是十一二点,我直接往码头走去。

码头依然如每次所见一样,还是那么的热闹繁忙。

边走边看着琳琅满目的货物,一路寻找着我一直想要发现,却是从没遇见过的红薯。

如果没记错,这红薯可是跟土豆一样,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就进入了中国福建的。而现在土豆连西南这边都有人种植上了,可为什么红薯还不见踪迹?

而且我记得,这红薯在康熙年间时,就在北方大量的种植推广了的。

可这康熙年间还只走了一半多一丁点,真不知道它现在长在哪里去了。

难道现在还在福建那边,还没传开来?

我越想越是有这可能,心里一时开始澎湃鼓动着自己,一时就真想往沿海一带去看上一看。

这红薯淀粉的含量,可是比土豆高上了不少。而且红薯也更加的适合做粉条,土豆相对来说,做成粉皮会更好一些。

边想着心事,边一路逛着,回神时,却刚好看到了前方不远处正堆着不少的树木幼苗。

我一愣之下,忙是赶步往那树苗堆而去。

ps: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