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5军和70军被91团和93团这两个硬钉子卡住,尽管黄百韬兵团已被围打得火烧眉毛、手跳脚跳,蒋介石和邱清泉、李弥的催促急电一封接着一封,堆得像小山一样高了,但“大军”迈不过去,两个军长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只是在指挥室里乱打着转儿。傍晚,当夕阳西下,苍茫的暮色开始笼罩山岗的时候,胡炳云说:“根据诱敌深入的需要,命令3l旅撤至大许家西南的山王、鼓山一线。”
3l旅且战且退,撤至大许家西南的山王、鼓山一线后,又立即布置阻击阵地。第二日早晨,胡司令员一个命令下来,由32旅接替31旅的阻击任务。
原来,由于激烈鏖战,他考虑3l旅已相当疲惫,特别是92团伤亡较大。为了保持持久的作战能力,走好下一着棋,他们决定31旅和32旅“换着打”,轮流上阵。
与此同时,友邻7纵、l0纵也相继主动后撤。
见###后撤,这下把敌5军和70军两个军长和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司令官高兴得合不拢嘴巴了:
“这下可要完成任务了,黄百韬兄再也不会怪我们支援不力了!”
徐州“剿总”司令刘峙更是得意若狂,一面致电蒋介石“告捷”,一面命令东援部队继续向前推进。
谁知这种虚幻胜利感,并没持续多久。接着两日,在刘司令官一声令下,多路国军集中大量火炮、飞机持续轰击###阻击阵地,11纵32旅阵地又是首当其冲。邱清泉兵团一部向94团、96团发动了猛攻,激战一天一夜,终于占据了鼓山和山王阵地。11纵阻击主力撤到了大黑山一线。胡炳云到阵地前转了一圈,说:
“我们要实施反击,夺回鼓山、山王阵地。”
原来他一分析敌我态势,认为敌人很有可能趁势直取黑山,进而长驱大许家以东。为了保障华野主力彻底歼灭黄百韬兵团,因此决定反击。随即他打电话给32旅旅长吴泳湘:
“你赶快组织好部队,趁敌立足未稳,在黄昏之前进行反击。”
吴旅长坚定地回答:“我们一定以牙还牙,把阵地夺回来!”
下午3时,反击开始。刚刚占领战地的敌人还在庆祝胜利,没来得及重新部署呢,突然,炮火便像狂风骤雨似的压了过去,打得他们抱头鼠窜,纷纷溃退。结果,2个小时的激战后,山王、鼓山阵地又回到了32旅手里。然而,蒋军们哪里善罢甘休?被“打”下山王、鼓山阵地后,聚集在一起,商议了大半夜,凌晨3时,兵分三路,不鸣枪不打炮,摸黑行动,像一堆野鬼摸上来,突然发起了“攻击”。
“敌人搞偷袭啦!”
32旅虽然连日激战,个个已十分困倦,但警戒并没放松,仍有人彻夜警守在鼓山、山王阵地上,一大堆黑影上来,马上有人发觉了。“敌人搞偷袭啦!”到处喊起来了,这一喊,偷袭又变成了明攻,战士呼地一下从战壕里爬起,立即奋起反击,双方开始短兵相接,白刃格斗。众人扑上前去,扭打在一起,抓头发、揪耳朵、卡脖子,竭尽全力拼杀,但是,解放军似乎力气就是比国军大,几下拼搏,国军多少力气不支,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打伤,渐渐倒在地上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解放军还经得起打,有的身负数处刀伤,有的腰折骨断,有的双目失明了,还在喊杀、摔打、拼刺。后面的蒋军军官一见形势不妙,悄悄地在后面架起机枪阵地,最后不管自己人和敌方,一起用机枪“哒哒哒”地“扫”,这样持续了5个多小时的肉搏战,终因国军的野蛮而最终又占领了阵地。
14。淮海大战(4)
“绝不能让敌人逞凶狂!绝不能让整个战役受影响!”
胡炳云一听阵地丢失,怒火冲天,立即决定把预备队投入战斗,在黄昏再次反击。正当他准备下达反击命令时,华野司令部来电话:
“1纵配合11纵攻打山王阵地,令11纵31旅由西耿集向小李庄之敌反击。”
在如此艰难严峻的时刻,1纵老大哥来帮忙,胡炳云顿感力量倍增,说:“好啊,我们豁出命来也要狠揍敌人,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19日,伴随着华野主力总攻黄百韬兵团的隆隆炮声,1纵和11纵开始了对鼓山、山王和小李庄之敌的反击。激战又是一天一夜,凌晨时分,1纵再次收复了山王阵地。接着,31旅占领了小李庄阵地。在此后两天一夜里,11纵又击退敌人多次反攻,一直把东援之敌阻滞在距黄百韬兵团仅有30公里的大许家一线。
连续l0个昼夜为之艰苦奋战的目标终于达到了!22日拂晓,华野主力在碾庄地区全歼了黄百韬第7兵团,兵团司令黄百韬也一命呜呼。捷报传来,阵地上顿时一片欢腾。
(3)
25日,中原野战军又将黄维兵团包围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弃徐州,率领3个兵团绕道永城南下,企图侧击中原野战军,解救黄维兵团后一起南逃。结果,被华野主力包围在永城东北。胡炳云受命率11纵参加歼杜作战,具体在永城以东的二十里铺、王庄、谢庄一线,构筑了纵深阵地,与老对手70军96师对阵。
12月15日开始,在两日之内,老对手70军96师向耿庄阵地连续发动了11次进攻。每次进攻,都先打炮,再上飞机扫,然后在坦克掩护下多路兵马轮番冲击。但是,就是冲不过11纵的钢铁阵地。没办法,他们学11纵的战术,进行“近迫作业”。所谓“近迫作业”就是挖战壕和交通沟,他们企图步步为营,打开一条逃路。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胡炳云的破阵之法是“先紧后松”,即在阵地编成,兵力配备,火力使用上,做到“弹性大、韧性强”,第一线防御和纵深阵地的防御加强,敌人嗷嗷叫着一上来就碰上“硬钉子”,“撞”得头破血流,再难往深处打。双方再打再较量,就是反复“争”,国军多是“一鼓作气、三鼓而息”的角色,打韧仗不行,反复几下眼见拿不下,就“灰心丧气”,以后就是靠“长官”打气了,但“长官”真正不怕死的没几个,只喊嗓子不敢上前。结果,大嗓门在这生死场上也“作用不大”,手下多不理睬他们,他们也没办法,弄急了,哪里不是当兵?他们偷偷去“投共”!就是有几个二愣子带头“搞冲锋”,常常没冲上阵地,就被解放军手榴弹、小炸药包突然一炸,也就在阵地前沿被击溃;因此,折腾几天,除了伤亡千人外,96师再也不敢妄动了。
他们不动,黄维兵团已被全歼,平津战役也展开了。毛泽东以战略目光,操使全国作战这盘大棋,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攻,于是,淮海前线几十万大军进行“战场休整”。
(4)
1949年1月6日下午3时,华野主力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各种火炮一齐发出怒吼,打得敌人懵头转向,惊恐万状。接着,第一线10个纵队分别组成了东、南、北三个集团,战如风发,攻如河决,直捣敌人纵深。
11纵归属南集团,在韦国清、姬鹏飞的指挥下,由南向西北陈官庄方向进攻。战至晚8时许,11纵就占领了徐小凹和李楼,接着又向鲁楼之敌进击。
鲁楼位于李楼以北,杜聿明集团指挥部所在地陈官庄东南,由敌72军233师防守。8日下午4时正,胡炳云一声令下,冲击的信号弹腾空而起,各部队立即冒着敌人严密的火网和施放的浓烟毒雾,朝着鲁楼直插过去,迅速扫除了敌人的外围据点。但由于地形开阔和敌人火力封锁,不易继续发展进攻。为了减少伤亡,更有效的歼灭敌人,当晚,胡炳云调整部署,构筑进攻出发阵地,配备火力,进行战斗编组和思想动员。时值隆冬季节,冰封大地,铁镐挖下去,只能凿出一些白点。指战员们就用小炸药包炸开冻土层,趴在下面挖“地道”,一直挖到敌人的眼皮底下。翌日上午8时,一切准备停当,开始发起总攻。指战员们突然从这些“地道”跳出来,犹如天兵天将出现在敌人面前。在凌厉的攻势面前,敌人招架不住了。11纵一举攻克鲁楼,敌人除一部向北逃走外,大部分被歼俘。
不一会,乔庄之敌在炮火掩护下,以一部分兵力进行反扑,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