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不服气,因此开始处处留心坤宁宫,还跑到殿外闹着要见父皇。
太子只当弟弟们是被皇宫的气氛吓到了,就算满脸疲惫也依然抽出空来安慰他们,承诺父皇不会有事,四叔很快回来。
在年幼的齐文谧眼里,他一共有三个半可依靠的人,父皇和母妃算两个,太子算半个,剩下的一个就是如高山一般的四叔了。
因此听到四叔快要回来了,齐文谧高兴了,问道:“到时候我就能进去看父皇了吗”
太子满眼怜惜的看着他点头,承诺道:“等四叔回来我就让你们进去看父皇。”
彼时,齐文谧并不知道那是一种保护,中毒的父皇需要换血,太子是拒绝让几个弟弟验血的,因为他们都还太过年幼,换血多半意味着失去生命,所以一是为了封锁消息,二是为了保护他们,太子不许他们进入坤宁宫,也不让他们在附近徘徊,免得有人惦记起他们。
毕竟,一个皇子再重要也没有一个皇帝重要。
可惜等他想明白这一点后他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牵扯太多,根本就拔不出来,退不回去了。
知道四叔要回来了,齐文谧很高兴的去告诉母妃史嫔,史嫔却是面色微变,边往宫外递消息边搂着他道:“傻孩子,你四叔回来你高兴什么他是站在你大哥那边的,他回来,那这天下就定了。”
齐文谧傻乎乎的问:“天下定了不好吗”
史嫔复杂的看着儿子道:“天下定了你就没有机会了,孩子,你难道不想像你父皇一样伟岸威武,一呼百应吗”
八岁的小孩已过了懵懂期,就算齐氏皇宫没有那么多倾轧,皇子没有历代的皇子早熟,但八岁的他也已经懂得何为争位了。
史嫔的脸隐在黑暗中,一字一顿的道:“都是龙子,你父皇还那么喜欢你,难道就因为你晚生了几年就失去了那个机会孩子,你也有机会一御天下的,今日若放弃了,你以后难道不会后悔吗”
齐文谧张大了嘴巴,听见自己说:“可大哥是太子,李家是世子”
“傻孩子,你父皇不喜欢世家呢,他上位后对世家多有打击,连后宫选妃都是从三品官以下中选,世家更是排除在外,可见他有多不喜世家,而我们史家虽是小门小户,但你外祖父已是五品知州,再往上就是知府,以后调回京城,有母妃在,总会渐渐往上升的。”
又道:“何况你舅舅还是二甲进士,他还做过翰林,以后有封侯拜相的可能,有他在你还怕没支持吗”
齐文谧承认,那一瞬间他心动不已。
但很快他就摇头了,坚定的道:“父皇最喜欢大哥了,他不会让我当皇帝的。”
史嫔摸着他的脑袋笑道:“傻孩子,喜欢和讨厌差得并不远,要是你大哥做了错事,你父皇自然不会再喜欢他了。”
“可还有二哥和三哥呢,我这么小,父皇怎么会越过他们选我”
史嫔冷笑一声道:“你二哥有那么一个母妃在,你父皇不会选他的,何况他还是荣亲王夫妇教养长大的,只凭这一点你父皇就不会选他,而三皇子,他母妃徐嫔是个胆小如鼠的,他也一样,你父皇不会看上他的,何况,我儿可是有重臣支持的。”
。。。
第1319章 番外 论异心的养成(2)
史嫔说的重臣就是以严渡为靠山主动找上来的大臣。
当然,身为右相的严渡不可能亲自出面表达态度,他不过是对史家表现出了友善,而此时正是大齐风雨飘摇时,他的这一个态度就很重要了。
为史家,也为他这个四皇子拉拢了不少人心,也是那时候他才知道原来还有人投在了五弟门下。
当然,他当时年纪小,只有八岁多,五弟就更小了,刚入上书房,连三字经都没有念完,显然是其母鲁氏做主的。
当时母妃劝他不用把五弟放在心上,因为对方年纪太小了,只怕上朝都还得人抱着。
如果皇帝驾崩,太子又被废,他和三皇子才是最佳选择,但三皇子胆子小,什么也没有,不像他们已经提前准备。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
因为四叔以比他们预计的时间还要快速的赶回来,他甚至才知道严右相倒向了他这边,四叔就回到了京城。
京城的局势很快被控制住,民心和臣心很快安定,太子被四叔亲命监国,京城和皇城内外都被禁军和御林军包围,而城外还有十万西山大营的将士镇守。
在如此力量之下,所有的阴谋都如细末灰尘般飘落,起不到一丁点作用。
他当时并不知道母妃和舅舅打算怎么废除太子,扶他上皇位,直到许多年后他长大成人,结合母妃和舅舅惋惜时露出的口风和当时的情况,他大致可以猜得出来。
父皇不喜世家,而母族出身世家的太子哥哥继承了父志,也不喜欢让世族把持朝政,因此,世族虽一直很安静,却一直想着重掌朝政。
而重新选择一个对世族有好感或是依赖世族的皇帝至关重要,自己显然就是被世族选定的,而五弟则是被想要从龙之功的权贵选中了。
皇帝突然病危,此时若是爆出是太子给皇帝下毒的丑闻,再推波助澜将此事闹大,离间太子和群臣的关系,再诬陷四叔和太子哥哥密谋造反,争夺皇位,到时候以严渡为首的世家中的人再共同使力平定叛乱,推他上位简直是顺理成章。
而他们并没有确实的证据,因此这件事要准备充实,然后突然发难后快狠准的结束才能成功。
可惜,他们刚开始准备四叔就回来了,因此舅舅和母妃常在他面前惋惜,若是齐浩然能晚回来三天,哪怕是两天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