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以为总要两三天才能卖完的橘子,没有想到半天就卖掉了一半,还有几人围着我的摊子问什么时候可以有货,我打铁趁热中午又将剩下的四百斤橘子拉了过来,不到一个时辰又卖个精光。
我数了数口袋里的银子,赚了五十两,心里乐开了花。将我那块墨玉赎了回来后,找一家酒楼好好吃了顿,又找了一家客栈,定了个房间,总算是暂时安下身来。
第4章
如此反复又买了两日,第四天到了街上我就傻眼了,满街的摊子都将橘子分了三等,也都喊着“下等的多少,中等的多少,上等的多少”
这分明是剽窃,我忿忿不平的想。
周围的摊主们看着我也露出不怀好意的笑,似乎在笑我:“你做的到的,难道我做不道?”
我一怒之下将橘子又拉了回去。
当然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在家闭关三天,我又推着我的橘子车上街了,得意洋洋的照样将摊子架在了一条街不显眼的地方。
“精制橘子果篮,送礼就送金橘果篮!”
前世里,卖东西不如卖包装,散装的月饼几元一斤,而放在精装的包装盒里可以卖出千元的高价。于是向我曾经买橘子的几户农家订了了几式不同的花篮,反正他们橘子都已经卖给我了,闲着也是闲着,做几个竹篮给我换点小钱也是欢喜的。
再看我这摊子上,有简单朴素的小竹篓,有精致美观的大花篮,有奇巧少见的曲颈酒瓶,大小金元宝摸样的,甚至还有做成一环一环的橘子塔,我都买了不同质地红布或红绸缎裁成条,将这些果篮扎起来,看上去红艳艳金灿灿十分喜人,顿时又有一群商人围了上来。
“这简装的么一个三十文一个,中装的六十文一个,精装的小的九十文,大的一百二十文。”我指着面前的果篮介绍。
其中一个商人指着我那卖一百二十文的九层橘子塔,有点说不出话来:“这,这里最多也就五斤橘子,你竟然卖一百二十文!!”
我笑的很奸诈:“大姐,物以稀为贵,我这‘久聚(通橘)塔’象征着朋友之间常常久久,长聚不分离,多好的兆头。我每天也就能做六座,上别地您哪找去,是不是?再说了,您是商人,自然看地出它的价值,转手一卖,还不买个二三百文去?”
众人心道也是这个理,纷纷道:“给我两座。“
“那个花篮给我十个。”
“诶,你们别抢啊,久聚塔给留一座……”
一个时辰后,我坐在客栈里点今天买过的钞票。
一个熟悉的笑声在我身边响起:“华衣果然不凡,一只小小的橘子也能给你卖得花样迭出。”
我回头一看,竟是第一天第一笔生意的客户,我连忙站了起来:“常老板,您请坐。”
那日之后我看了名贴才知道她名为常立春,是这镇上生意做的最大一名老板,金橘镇上最大酒楼长春楼便是她名下的产业,因她为人和善,生意做的并不苛刻,镇上的商人敬重她,凡事多给她留几分面子。平常她倒是不常亲自出来,那日遇上她真是幸运。
“那里,不过是突发奇想的一些小点子。卖点钱糊口罢了。那里能和常老板相比。”我这是真谦虚,我不过是凭借前世的一点见识来取胜,那里比的上常在商场打混的那些商人。
“华衣以后叫我春姐便是了,不要这样见外。”常立春点了几个菜,笑着道:“做生意的就是要这样的突发奇想,华衣看来是大有经商的天赋啊。我听华衣的口音似乎不是本地人氏,不知道家住那里?”
我自然不能把自己真实来历说出来,只含糊是自己是川西人氏,因为在家做了一件错事,怕长辈责罚,只好逃家出来的,临出来未带盘缠,只好在这里做点小买卖。
虽然在山上长久不出,我倒也知道这里的国家是楚国,楚国有一条川江自东北向西南留过,国都大楚便在中游,川江以西都可以叫做川西。
春姐见我说的模糊,以为我是不愿意别人知道我的来历而被家里发现找回去,也不为难的多问,只说;“华衣今年有十六了吧,也是将笈之年,女子志在四方,出去闯荡一翻也合情合理。不知道华衣有什么打算。”
我听到这“女子志在四方”,心中一愣,随即苦笑起来:在山上的时候因门中弟子都是女子,我还以为这是一个专收女子的门派,可下到山来发现在外抛头露面的都是女子,而在家持家教子的都是男子,我也还以为是素衣门当地是此风俗,正如我前世少数民族中也有母系社会风俗一样。可当我到了金橘镇后便开始怀疑,这里的世界难道本来就是一个女尊男卑的社会。
可惜我在山上只知道学习各种典籍,并不涉及历史政治,竟然于此一无所知,也不好意思去问。我想来想去,管它那么多,反正只要不要我像古代女人一样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行了。
“小妹从小在家中由长辈教养,并没有出门的经历。出来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打算,混一天算一天吧。便是在这金橘镇卖一辈子的橘子,也没什么不好的。”我的确没有什么打算,不过最后一句显然也是随口说说,我千辛万苦逃下山了,自然不是为了找另外一个地方把自己关起来。
“那怎么可以,妹子如此才华,怎么能浪费在这小小的金橘镇上?今日春姐来找你,其实是有一事相商。”春姐将她来意说明,她见我主意甚多,于是想请我做她的酒楼的一名管事。
春姐的为人热心坦诚,我也十分喜欢和她亲近,只是我明白这里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