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就不同了,她从小虽然学剑,但经常去厨房里帮忙,也经常见铁嫂雇人担米回家,又好学好问,所以知道一些柴米油盐之事。以后又随白衣仙子在江湖上行走,因而知道的事多,不像豹儿在深山古刹中孤陋寡闻。当然,深山丛林中的知识,翠翠是不及豹儿丰富的。所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往往与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人有关,除了天资,都不是天生的,是以后培养得来的,只不过有的人领会得快,有的人领会得慢而已。
他们买了二百斤大米后,又买了酒呀、油呀、盐呀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同时还买了一些棉衣、毛皮大衣以及一大桶桐油。这样加起来,有四五百斤重。除了棉衣毛皮大衣由翠翠背着外,其他的由豹儿一担挑了。他们在镇上吃过中午饭,便离开了王家桥,沿着山道而回。
翠翠为人机警,在镇子上,已暗暗发现有人在悄悄地盯梢自己了。但她不动声色,装得没事一样,心想:这些悄悄盯梢自己的是什么人?是哈里札的人?要是这样,这个巨商合该倒霉了!
走了一段山路后,翠翠轻声对豹儿说:“豹哥,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人在盯梢我们?”
“不会吧?可能他们也是走这条路回家的。”豹儿内力深厚,哪有不发觉有人在身后远处跟来。
“豹哥,你别大意了。”
“他们跟踪我们干什么?”
“还用说吗?当然是不怀好意啦!”
“不会是那个哈里札的人吧?”
“谁知道。”
“那我们怎么办?”
“我们先别出声,看看他们干什么。”
到了大约离王家桥小镇十多里的一处山坳地方,后面跟踪而至的两条汉子快步奔上来了,一个鸭公似的声音叫喊着:“前面的小哥!你们慢走,等等我们。”
同时,另外还有两条汉子,从山坡上包抄而来。翠翠轻声说:“豹哥,他们行动了!准备。不过,你先别动,也别出声,先让我来对付他们,看看他们是什么人。”
其实,以豹儿和翠翠的轻功,要摆脱这四条汉子,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翠翠偏不这样做,她要弄清这伙人是不是哈里札打发来的,所以拉着豹儿,故意像一般山里人行路的速度,不施展轻功赶路。
鸭公嗓赶上来了。翠翠和豹儿停了脚步,放下担子。翠翠扬扬眉,问:“是你们叫喊我们吗?”一边打量来人。鸭公嗓是一般山里人打扮。他的同伴,却是大崩牙,脸孔黧黑,头缠白布,好像是一位彝族人,腰配一把弯刀。
翠翠再冷眼扫视—下从山坡上抢到自己前面的那两条蓝衣汉子,似乎威武有力,脚步敏捷,却一身猎人打扮。鸭公嗓有些气喘地说:“不错!是我们叫喊,你们走得好快啊!”
翠翠看他跑几步路就这样气喘,心想:这样的人,看来武功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却答话道:“对不起,我们要赶路回家的。两位大哥,叫喊我们有什么事?”
彝族汉子的一双眼睛,却在打量着豹儿担子上的货物了。鸭公嗓问:“你们是出来办年货的吧?”
翠翠应道:“是呀!你们呢?”
“我们也想办点年货,可惜带的银两不多。小妹子,看来你们身上的银子可不少,能不能借点给我们?”
豹儿愕然:“你们:是来向我们借银子的吗?”
“小兄弟,有钱大家一块用啊!”
翠翠说:“大哥,我们的银子买东西全买完了,身上可没有银子了。”
“那也不要紧,你们的这副担子,留下来也行。”
“那怎么行呢?”
鸭公嗓嘎嘎笑着:“不行也得行。”
“你们这不是拦路抢劫吗?”
“小妹子,这是你说的,可不是我们说的,我们只是借。”
“有你们这样借法的吗?”
从山坡上奔下来的汉子喝问:“你们借还是不借?”
翠翠故意害怕地问:“你,你,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猎人打扮的汉子说:“老子是这一带的山中虎!现在,老子不但要借钱、借东西,连人也借下了!”
另一猎人装束的黑汉子也邪笑着:“大哥,这个女娃子长得顶漂亮的,再过两年,可以卖到大价钱。对对,人也借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