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愿不愿意,为一个不重要的青美人,引发天子的不快?
如果,杨皇后是武后那样的狠人,青美人现在已经死了!而杨皇后是什么性格呢?如果,尹言追随杨皇后多年,杨皇后肯定听他的建议。而不是,去想贾环说的有没有道理。
但是,如果,终究只是如果。
…
蜀王等杨皇后想了想,再道:“母后,贾环说,他想请母后得便,在天子面前帮他美言几句,他还是想请天子为他和他表妹赐婚。”
贾环的思路,实在是太为杨皇后着想。而这个“请求”给出来,顿时让杨皇后心中疑虑尽去。同时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促使杨皇后心中作出选择。
杨皇后展颜轻笑,“呵,他倒是多情很!我是人间惆怅客。可是苦了人家姑娘等他多年啊!”点点头,“我知道了。”
…
自三月十一日晚,雍治天子昏迷,杨皇后成为夺嫡之局的焦点人物韩谨,尹言,贾环,都意识到这一点。三人分别在杨皇后面前运作。暗斗!
暗斗的结果,将在不久的将来,深刻的影响到最终的结局。
三月十四日,万众瞩目的雍治十七年的殿试结束。但是,结果并没有立即在十五日清晨公布。
以华墨为首的十二名读卷官,确定名次后,带着皇榜,前往西苑,请天子最终定夺。而雍治天子经过四天的调养,已经恢复少许,召见重臣,开御前会议。
这一刻,西苑中,汇聚着朝堂群臣,皇室、权贵,京中新科进士们的目光。但,众人所关注的焦点,却是不尽相同。
第七百二十八章 西苑中
清晨的朝阳洒落在西苑精美的楼阁、殿宇中。十二名读卷官进至含元殿,在殿外的朝房中等候。
稍后,天子宣旨,令华、卫、宋三位大学士并纪兴生、白璋、曾缙觐见。
其余六名大臣:吏部尚书殷鹏、户部尚书赵鹤龄,会试的副主考官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侍讲学士汪,国子监祭酒魏源质,左都御史张安博,礼部左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萧丕在朝房中继续等候。
殷鹏笑道:“张中丞,你们书院教的好弟子啊。以我之见,罗向阳当为状元!”
殷尚书这是实话。他昨天判卷时,就力荐罗向阳,但是,华相不可能为闻到书院点一个状元。天子在西苑养病,连殿试都没有出席,此次到西苑不过是走一个过场而已。
雍治十七年己未科殿试,前三名分别是:瞿炜,罗向阳,袁枚。
天子根本没有精力去更改殿试的成绩。今天觐见,其实朝臣们都一个共识,这是三位大学士们需要在天子面前提出来的:天子昏迷,这件事,必须要有人负责。
这是等会御前会议的重点。
张安博72岁,须发皆白,温和的道:“殷大人过誉了。”他性情宽厚。
张伯玉天下名儒,殿试阅卷,肯定有他一席之地。但,天子并不喜欢他。此时,并没有召见这位朝廷重臣。若是以朝廷的人望来排名,山长的排位是很高的。山长宦海多年,闻道书院体系的旗帜,还有残余的何党的支持。
朝房中,几名大臣交谈着。翰林院侍讲学士汪微笑摇头。他和纪兴生有旧,准备推其侄儿会试第七名的纪时春进三鼎甲。奈何,华相反对,未能成功。
似乎,二月底的那场常朝后,纪兴生因顶了华墨几句,和华墨的关系就变得差了。
…
十二名朝臣抵达西苑时,京城中各处,目光都是汇聚。
晋王乔装在,宣武门大街的一处酒楼喝酒,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等待着最新的消息。他虽说无力改变局势,只能旁观。但,作为夺嫡之局的当事人之一,他如何不关注最新的消息?
国本之事,近来京中有些传闻,不知道会不会在这时提起。
…
棋盘街后的六部衙门汇聚区。礼部衙门中,礼部郎中尹言在自己的公房中喝着茶,内心里推演着西苑里的情况。
没有迹象表明,这次觐见会出事。按理说,应该是平稳走流程,但他直觉,会出大事。
当然,他胸有成竹。
…
荆园中,楚王在韩秀才的小院中,正由韩秀才陪着饮酒,等待着最新消息。
歌姬弹奏着琵琶助兴。
楚王看看一脸平静,自斟自饮,不亦乐乎的韩谨,欲言又止。
韩谨笑一笑,自信的道:“殿下放心,今日定叫殿下得偿所愿。至少,也要将优势转化为声势。”
楚王脸上露出笑容,举杯道:“本王再敬韩先生一杯。诸位共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