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黛玉新传吴笑笑 > 第25部分(第1页)

第25部分(第1页)

睢?br>

在分家产的时候林如海已经让林黛玉看清楚了这些人为了钱财的丑恶嘴脸,推此及彼,以林黛玉的玲珑心思自然就知道贾家的这些人打的是什么主意。只要林黛玉周旋的好,这笔钱足够支撑到林黛玉长大,直至出嫁的年龄,从而由贾府安排合适的人家嫁出去。林如海知道,就算贾府内部再怎么不堪,也会顾及脸面的,不可能随随便便把林黛玉嫁掉,一定会给林黛玉找个门第相当的婚事,至于嫁妆的多寡那倒是无所谓,无需计较,有林如海留下的这份秘密资财就足够了。

林如海的打算和计划不可谓不周密,虽然他告诉林忠说看林黛玉的表现在考虑是否给林黛玉这个小匣子,但是只要没什么大问题,一般情况下林忠都会把这个匣子给林黛玉的,至于林黛玉是否能够领会他遗留下话的含义,这个就无法是他所能估算到的。因此为了保险起见,才将底层的秘密告诉林忠,如果林黛玉细心一点,考虑的周密一点,自然不会让林忠这样一个老人离开,只要把林忠留在林黛玉身边,就算林黛玉没有猜出他话中的含义,有林忠在,自然就会知道这个匣子底层的秘密,从而也能发现匣子盒盖中的机关。

若是林忠或者其他人见财起意,将底层的银票取出也没关系,盒盖里的钱财虽然比不上底层的,可是也足够林黛玉生活无忧,尽享富贵了,何况里面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只要盒盖里的秘密不被发现,没有被拿走,这些落到林黛玉的手中今后林黛玉的生活基本上就万无一失。

可是林如海怎么保证这个匣子就一定会被交到林黛玉的手中?林黛玉略一思索,不仅感叹,林如海对于人性的弱点可谓是看得真是透彻。

发现匣子底层的秘密,拿走里面的钱财,一定是林黛玉所认识的人。人心不足,纵然底层中钱财比林黛玉手中的还要多,可是对于贪墨这钱财的人来说,只有嫌钱少的,绝没有嫌钱多的,绝不会仅拿了那钱就甘心的,必然会打林黛玉手中钱的主意。

还有什么比拿着林如海亲手抄写的《孝经》、《女诫》、《女则》更能拉近和林黛玉的关系,能够让林黛玉对人生出好感,更绝的是那个匣子的盒盖上也刻着一行“送给我的女儿——黛玉”这样一行字,这字也是林如海亲手刻上去的,下面还有他的签名“父林如海留”。

这样一件东西,也是讨得林黛玉欢心的一件工具,拿走底部夹层的钱财,若是不想林黛玉发现匣子底部的秘密,只要让工匠将匣子的底部换成实心的,盖子是不能毁掉的,否则就没有意义了,那么就可以把这个东西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送给林黛玉,从而进一步牟取林黛玉手中的钱财。

当然也可能拿到藏在底部夹层中的钱之后将这个盒子毁掉,这样的话,吞没林家财富的事情就不会留下一丝一毫的把柄,林如海不会没想到这种结果,只是这种可能性不大,不过尽管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也还是有可能的,只是林如海不管怎么算计,都会有漏洞,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对着人性的弱点赌一把。

果不其然,林如海赌赢了,而且赢得非常漂亮,因为林忠从头到尾都对得起他的托付,他之后的种种安排并没有用上。推敲出真相,林黛玉不仅感叹林如海的苦心,种种安排,层层叠叠,一环连着一环,往往你以为到这里就已经到底了,让人难以穷根究底,根本想不到后面还有玄机,目前所见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面对这种情况,林黛玉已经无话可说了,除了佩服之外就是佩服,平日自诩自己也是个脑袋灵光的,可是就算再给她三个脑袋,也做不出林如海这样的举措,真是“小巫见大巫”!林如海真是不折不扣的老狐狸呀,把所有的人都算计到了,每个人都在局中,如果不是有那么电视剧的熏陶,和林忠及林如海书信的提点,林黛玉根本揭不开这包裹在层层迷雾中的真相。

林黛玉突然想起原来的林黛玉,不知道原来的历史上林如海是不是也是这样苦心孤诣的为林黛玉做出了种种安排,林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忠心不二?应该没有什么变化,毕竟自己这只蝴蝶的翅膀就算再怎么改变,林如海的心机和爱女之情也不是蝴蝶的翅膀能够扇动的,可是为什么原来的林黛玉却什么都没有呢?

一想到那个只因为薛宝钗几句好话就和她推心置腹的林黛玉,林黛玉无奈的笑笑,当年林如海算计来算计去,就没算计到自己的女儿单纯,没有任何心机,清高,守礼……把所有的事情全都交付给跟着她来的贾琏处理,她则是不管不问,只是径自沉浸于林如海过世的悲伤中,因此林家的财产就落到了贾琏的手中。综此种种由不得林黛玉不想,其实最后造成原来的林黛玉悲惨命运的,她自身是不是也要负上一定的责任?人都是会长大的,等她终有一天会盘算着有关银钱方面的事情之时,那个时候已经为时晚矣!

不,其实林如海也曾经考虑到这种情况,刚才林忠不是说“林如海让林忠看林黛玉的表现,对于府内事务的处理能力斟酌着将东西送给姑娘,如果觉得不好,就把底层中藏着的银票取出交给贾府的人,然后毁掉匣子和里面的信……”林如海做出这样的安排则是希望贾府看在这巨大的财富面前,对林黛玉好些,只是他终究枉费了心机,他怎么能够寄希望于吃肉的狼一下改吃起了素!

至于是林忠不满意林黛玉的表现将钱取出给了贾府的人,还是由贾琏从林黛玉那里看见这个匣子,从而发现了底层的秘密最终得到钱财,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贾家到底是得到了这笔财富。不过盒盖里的东西,林如海不会自爆其短,告诉林忠,貌似在原来的剧情里,贾家的人也没有得到这个。要是得到了,贾府不会日渐衰落,不过,谁知道呢?毕竟在这个社会君权至上,帝王的喜怒哀乐,臣子的兴衰荣辱都是系于他一人之身,君恩的厚薄谁能说的清,政治风云变幻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左右的。或许贾府的衰败和得没得到那个盒盖里的东西没有任何关系,倒是是不是已经无法探究了,这将成为一个永远的秘密,难以探询明白。

林黛玉轻敲盒盖,暗自思考着,或许自己也该做些安排,毕竟“狡兔三窟”,“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才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做法,不是吗?若是这样还落得个“鸡飞蛋打”,也实在是对不起林如海煞费苦心的一番安排!

又休养了几天,林黛玉的病已经大愈,贾琏就算再留恋扬州的风花雪月,也知道该上路了,林忠和跟着扶灵来的几个林家旧仆拿着发放的路费也都四散而去,林忠按照和林黛玉的计划安排所有的事情去了。

走之前林黛玉来到林如海和贾敏夫妻两人的墓前辞行,在他们夫妻的墓前,林黛玉久久站立,出了好一会儿神,却一滴泪都没有流,让本来认为林黛玉一定会大哭一场的众人有些惊讶。告别了林如海和贾敏夫妻两个,林黛玉转身离开,踏上了回贾府的路程。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盒盖里有什么请大大们不要问,我后面会解释的。至于书中贾琏说的“再发一二百万”的才就好了,大大们都说指的是林家的财产,那么我现在给出的解释应该算是比较合理的了。

至于有些大大说我总是遵循原著走,没有创新,说句实话,我不知道大大们想要什么样的创新,因为本书实际上走的是尽量贴近那个时代,无法YY的特别厉害,因此对于大大们的这种要求我真的是无法满足。如果实在不喜的话,那么就请点击右上角的XX好了。

路闻喜事急回府

林黛玉和贾琏一行人踏上了回贾府的归程,一路上林黛玉沉默寡言,众人都以为林黛玉心伤于林如海的去世而情绪低落,这种事情用言语是难以开解的,只能静静等待林黛玉的心情好转,不过众人因此行事说话都格外谨慎,小心翼翼,生怕惹林黛玉不高兴,所以林黛玉所在的船上不由自主的被一股低气压所笼罩。

贾琏在回去的路上则是故态复萌,依旧是不忘寻花问柳,林黛玉对此则是不予置评,而王嬷嬷则是气愤填膺,对于贾琏的行为颇有微词,只是王嬷嬷管不着人家,何况贾琏也不可能听她这个一个连主子都算不上的孤老婆子,因此王嬷嬷也只能暗自生着闷气。因为贾琏的缘故,开始的行程非常慢,常常一天也走不了多少,林黛玉对此倒是没有任何异议,对她来说越晚回贾府越好,最好能够不回去才好,不过林黛玉也知道现在不回贾府那是不可能的。

一路上林黛玉和贾琏就这样走走停停,走到一半他们遇见了进京陛见的应天知府贾雨村,因为贾雨村曾经和林黛玉有师从之谊,而林黛玉年纪还小,因此也就没有讲究“男女大防”的忌讳,林黛玉也直接和贾雨村见面,并且对着贾雨村行了表示尊敬的师尊大礼。

贾琏和贾雨村见面,自然要在凑到一起吃吃喝喝,总算两个人顾及到林黛玉的存在,并没有召来歌伎,只是简单的吃酒聊天。席间贾雨村和贾琏完全忽视了林黛玉,林黛玉基本上被彻底无视,完全把她当做透明人一般。贾雨村妙语如珠,和贾琏谈笑风生,对于贾雨村的表现,林黛玉不得不从心中佩服,语言的艺术在贾雨村这里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

贾雨村对于贾琏的讨好巴结可谓是不露声色,让你一点也不觉得他是在奉承讨好对方,可是他所讨好的对象却感觉到贾雨村的字字句句每一句话都说的那么恰到好处,正好说到你心中的痒处,让人不由自主的对他心生好感,于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彼此的关系。看见贾琏随着和贾雨村谈话的深入,眉开眼笑,对待贾雨村的态度也越发的热络起来,不一会就已经称兄道弟起来,表现得十分投契,态度亲密的宛如亲兄弟一般。

静静地听着贾琏和贾雨村杯酣酒热的言语,林黛玉看着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直鼻权腮生就一副堂堂相貌的贾雨村,心中不由慨叹,如此的相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本是胡州人士,不过和祖籍金陵的贾府同姓而已,绝对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可是他对着别人却声称“若论贾氏家族起来,寒族人丁不少,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谁逐细考查得来?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攀扯,至今故越发生疏难认了”。

话说得冠冕堂皇,让人觉得贾雨村他不屑于攀附权贵,可是细细究来,贾雨村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他和荣国府贾家乃是同宗同族,甚至关系一下子追溯到了东汉年间,都说同一姓氏,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个可好,一推推到千年之前去了,就算让人反驳也难也辩驳,谁难道还考究族谱考究到东汉年间去,因此贾雨村这话可说的真是滴水不漏,就算找到错处也无可奈何。

只是贾雨村行事也真像他话里所说的那般就好了,什么“不便去攀附”,自从林如海把他推荐给贾政之后,可真就结结实实的抱住了贾家的粗腿,靠上了“四大家族”这棵大树,由贾政推荐到了应天府任职知府之后所做的就是将薛蟠的杀人命案糊弄事主,草草了结之后赶紧飞书向贾家邀功,随后贾雨村必然少不了和四大家族联系,增进感情,只是林黛玉身在内宅不知道而已,否则为什么刚才贾雨村说他这次虽然是进京陛见,不过因为因为王子腾多次上本推荐; 所以此次述职之后贾雨村将留在京都补京缺。

看着言谈之中贾雨村得意洋洋的神情,林黛玉明白,在官吏中流传着“宁做京城一小吏,不到外地做巡按”的话,虽然有些夸张,可是也说明在做官的心里对于作京官的渴盼,而也从侧面说明了作京官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大家都想留在京城,可是京官的职位有限,自然要争个头破血流,最终留下的除非坐在龙椅上的那位钦点,否则都是背景深厚者。只怕为了这个位置,贾雨村没少在四大家族的主事者身上下功夫,而他们也乐得多一个自己人,成为臂膀。毕竟贾雨村才学还是有的,当年他就是科考中举的。

第二天贾雨村果不其然加入了贾琏一行人的队伍之中,因为贾雨村要回京述职,所以行程并不能像以前那么散漫,走半天歇半天了,不过走的还是不快,因为一路上贾雨村给贾琏介绍了不少的当年和他一起科考中举做官的同年。

这日贾琏和贾雨村又出外访客,不到午饭时间贾琏和贾雨村就急急忙忙的回来了,林黛玉正在奇怪为什么今天没有在访客那里留饭,就听见贾琏手下的一名小厮上岸之后急匆匆的离开,然后贾琏吩咐船家赶紧开船,并且叮嘱船家昼夜兼程,不能有丝毫耽误,钱不是问题,并为了证明他所言非虚,扔给船家一个银锭子。

看着贾琏不同以往的行事作风,林黛玉很是错愕,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让贾琏这么急于回府,似乎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贾琏的嘴已经笑得合不拢,眼角眉梢全都是喜意。贾雨村则是不住口的向贾琏道喜,不过这个疑问很快就被揭晓了,原来贾琏和贾雨村去拜访贾雨村的这个同年的时候,听他说贾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诏书都已经下了,而且据说皇恩浩荡,听说还可能准许后妃省亲,因此贾琏听见这件喜事,连饭也不得吃,辞了出来,赶紧回府。

后面的路在贾琏归心似箭,心急如焚的催促下,不几天的功夫就走完了,林黛玉和贾琏一靠岸没有丝毫停留就坐轿直奔贾府。中午的时候到了贾府,林黛玉见过贾母和王夫人之后,刚刚回到房间,贾宝玉就一头闯了进来,看见林黛玉,欢喜的说:“林妹妹你可终于回来了,你不在府上我都要闷死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跟在后面的袭人一面向林黛玉道乏,一面话中有话的说:“林姑娘你是不知道,自从林姑娘离开之后我们二爷是吃饭饭不香,睡觉睡不好,心心念念的惦记着姑娘,恨不得当初就跟着姑娘一起去了。就连大小姐这样的大喜事在宝二爷的眼中都无关紧要,只是前两天听见琏二爷派回来报信的小厮听他说林姑娘一切安好而且就在这一两天回来这才有点喜色。”

正在整理东西的林黛玉转过身直愣愣的盯着袭人,一言不发,足足有十几秒钟,看着袭人在自己的注视下神色变得有些不自在,心中有点发毛的时候,才开口:“不管怎么说我和二哥哥都是姑表兄妹,再说又差不多是从小一起长大,如今我在外,二哥哥牵挂一些也是正常的,难道亲人相互之间惦念不是正常的吗?要是二哥哥对于没有丝毫想念的话只怕我反而会觉得心寒,认为二哥哥是个冷血无情的人呢。只是袭人姐姐的话说的也未免有点夸张了,我看二哥哥的神色好的很,一点也看不出我走的这些日子吃不好睡不好的迹象。”

袭人闻言立刻不语了,要是再说下去这话就变得非常直白了,这里这么多人,而且不只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房里的人,听说林黛玉回来了,各房里派人来问候的丫头进进出出的,保不齐这话要是传出去,不仅损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名声,而且王夫人一旦知道这话是从她嘴里说出去的,她将来的打算就立刻化为乌有,而她多年累积的“老好人”形象也会瞬间分崩离析;要么就是被指控为,希望贾宝玉是个冷酷无情,没有手足亲友之情的人。反正这两种结果对袭人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袭人判断清楚形势,立刻闭口不言,找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