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新三国网评 > 第三十章 横槊赋诗30(第1页)

第三十章 横槊赋诗30(第1页)

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

赤壁诗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折戟:

1、指残破的戟(兵器)。

2、销:锈蚀。

3、前朝:以前的年代。

4、周郎:吴国的年青将领周瑜。

5、铜雀:即铜雀台。

6、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作者杜牧感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而自己却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得不到施展。诗的后两句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这一首七绝,是诗人借遗物而感兴,引起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议论。此诗是一首咏史诗,诗篇的重心在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法上纯属议论,对此古今评家均无异议。但诗人对历史故实的议论自有其特色,即用形象议论,而非为抽象评说,如此便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历史教训极具可视性和可感性,并能使读者深受其艺术力量的烘染,感到回味无穷。具体说,便是末句写得尤为匠心独运,作者以“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个生动场景告示读者,若东风不与周郎方便,那么将会是吴败魏胜,而不是吴胜魏败的结局了。如此下笔,便叫形象性议论,便叫以点带面,以具体写抽象,这是文艺创作的一般性规律,大凡稍有文学修养的创作家和文论家都深谙于此。

《赤壁》诗论史手法角度新颖。大凡咏史诗,诗人往往从形胜古垒入手,咏叹物是人非一番,这样的模式沿袭已久,至刘禹锡可谓到达顶峰。他的《金陵五题》《西塞山怀古》等均为这类诗作中不朽的名篇。既为高峰,后人便难以超越,杜牧不愿步趋于刘禹锡之后,再写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相同构思诗句,因此他在此诗中转移角度,另辟蹊径,尽抛前人窠臼,勇闯新路,以一把折断了的戟头为导引物,先将读者的视线与思维拉回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再去聆听他的一番高论。这便是杜牧的聪明之处,也是他咏史诗高人一筹之处。此诗开端也是独出心裁,与其它咏史诗相比,显得新颖别致。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从面落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议论在抒情中展开,这样论史的写法,极具新意,不落俗套。

罗贯中说曹操扬言欲取二乔,以娱暮年,杜牧作七绝一首,即赤壁诗也。

短歌行(音hang)在诗歌里念hang,比如十四行诗等等。短歌行是古乐府诗歌体型。六朝以后基本没人写了。

曹操起,横槊赋诗,歌短歌行二首,其之一歌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之二大家见得不多,这也是曹操当晚写的。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没有收录。这首诗充分表明了曹操对于大汉朝的忠心,不符合罗贯中扬刘抑曹的宗旨,所以不会收录。

之二歌曰: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