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但叔父他已是垂暮老人,他万万舍不得为了自己的活命又或是为了加入中国而失去远在大都的亲人,换了我也不可能舍弃,我现在因为是孑然一身,可以无牵无挂,他却有亲情的羁绊,若让我去劝说,我如何开得了口,我若回城,恐怕也没有勇气舍弃叔父选择追随主公了。”他说的很直率。
王想沉吟片刻,道:“童将军直言相告,这样吧,将军可否修书一封,我也写上一信,让令叔明日离开汴梁自行逃离吧。”他实在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
童铁点头应允,便写了一封信给张全义,言明自己已经决定投效中国,希望他明日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
王想随后又与童铁攀谈了几句,了解了一下城内的情况,最后道:“童将军,你现在暂且回去休息,待汴梁城破后,我准备将投效我军的原来守军全部交由将军你来统率。”
童铁拱手谢道:“多谢主公信任。”
待童铁告辞而出以后,方才一直没有说话的英帝国期艾着说道:“主公,你似乎有些过于相信这个童铁了,对于降将降兵我以为不应该如此相信,需要自己考察才是。”
王想摇头道:“我不是过于相信,诚然童铁今日的爽快投效有害怕被杀的成分在内,但我们也不应该怀疑别人的爱国的热情,我们此时需要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事业,我宁愿相信这世上的儿女心底里都有一分很真的对这片大地对我们的祖国的感情,也许因为以前压抑太久,已经很难表现,但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正是点燃这份感情,唤醒被埋藏的民族志气,欢迎每一个人的加入,而不应该首先心存怀疑。”
英帝国却没有沉默,“可是我却以为过于的相信也许会带来太多的危险,当然主公的做法是很让人感动与激动的,但一定要时刻保持一丝戒备之心,不然主公万一受损,大事危矣。”
“我明白,帝国我知你是为我的安全着想,我会小心的,我现在还是先写信给张全义吧。”
英帝国希望王想真的保重自己,但也不好再说什么,但作为首领的王想拥有博大的胸怀又是必不可少的。
夜色深沉。
张全义独自端坐于书房之中,手中的书信微微有些颤抖,此时的自己就面临抉择,是与城共存亡还是选择开城投降城外的王想?
人生之中总会充满了抉择。
少年时自己曾经有一腔热血想离开家乡去南方,那里是大宋治下的土地,不用似在家乡一般成为最低劣的人群,被异族压榨的感觉并不好,那一次他没有离开,他想自己是舍不得故乡的土地还有年迈的父母。
成年以后他本不想出仕做官,因为他不愿意成为异族盘剥百姓的工具,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但是他最终还是做了官,后来他对自己说做官是为了尽可能的帮助一下苦难深重的普通百姓。
年华逝去,岁月催人老,自己已经老迈,时至今日,自己的官位已经不低,当初许多讥讽自己的读书人却在贫病中挣扎,羡慕着自己,渐渐地也不再有人用不敬的言语议论自己,人们也已经习惯在这种统治下辛苦度日,自己在百姓中反而有了一些贤名。
原来打算再过两年就结束自己的宦海人生,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却不料今时今日,却要自己面临这样的抉择。
其实王想在城下的激荡话语也深深打动自己,原来自己也有热血,童铁选择了加入他们,但自己却并不可能,既然已经为蒙元效力了数十年,走了这条道路背负过许多骂名,此时再转换门庭又有什么意义,自己已经老迈,只是会被人以为是贪生怕死,尽管自己真的怕死,但是相比与全家人的生命来说,自己只有选择自己牺牲,人的感情也许才是最重要的吧?
他放下了信,长身而起,城中已经没有多少兵将,而且士气已泻,就算是作为一名为百姓考虑的父母官,也不应该拉着大家一起去作战,就连身边的幕僚们都已经流露出劝说自己投降的意愿了。
当有一丝曙光来临,他战胜了心魔,终于有了决定。
“开城投降!”
在部下欢天喜地的去执行他的命令后,他用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希望自己的这次抉择没有错,他的死可以让家人得到保全,自己开城的决定对部下对百姓也是在为他们考虑,而且也算为这初创的中国尽了一点微薄之力………………
中国元年正月初八,至尊军光复汴梁。
第七五章 崖山海战
“全世界看不起你,难道我就能对不起你,全世界抛弃了你,难道我就能离你远去,………………谁说我不能承受,承受生命中最真感动………………”
一首充满真情让人感动的歌曲在此时此地由田悦哼唱而出就更凭添了一分悲伤。
龙傲寒的眼眶里居然有泪,在崖山的所有人心情几乎都是一样,不仅仅是绝望的感觉,更多的却是悲壮。
龙傲寒相信所有人都会选择悲壮地在这里死去,这个时代真的就要过去,这里就是大宋最后的土地。
“田悦,你怕不怕?”他轻声问道。
“我,真的很怕。”她猛然拉住了傲寒的大手,“我想我再也见不到流星了,但我还是有勇气和大家一起死去。傲寒,姐妹们已经相约在最后的一刻跳入这苍茫大海,碧海蓝天见证我们的勇敢,就算死我也不把自己的身体留给鞑子。”
龙傲寒猛然握紧她的手,“田悦,我曾经答应过流星,要带你安全离去,我想我真的可能做不到了。”
“我不怪你。”她的眼光好柔和,方才的悲伤已经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