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陈知画原型:
芳妃,陈氏(?——1801),陈延纶之女。
乾隆三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初封明常在。
乾隆四十年晋明贵人。
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封芳嫔。
嘉庆三年十月,嘉庆帝奉太上皇敕旨,尊芳嫔为芳妃。
这位芳妃据史料记载,是乾隆爷后宫中唯二之一的江南汉女。好巧不巧,也姓陈,于是,她就被我YY了,嘿嘿嘿。。。。。。
………
爱必达(?…1771),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遏必隆孙。
初由生员考补笔帖式,累迁吏部郎中。
乾隆九年(1744),署江苏布政使,兼管织造及浒墅关税务。
十一年,擢山西巡抚,奏请兴义仓,广储藏。历官贵州、云南巡抚等。
二十一年授江南河道总督,擢云贵总督。
二十六年调湖广。
后以回护属员,被革职发伊犁效力。
'69'第十一章 路边野花
紫禁城里死个宫人,真的算不上什么大事,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悬梁的,跳井的,吞金的,刑罚杖毙的,甚至还有因口角动起手来干起架来的,若要细数明清两代的内宫冤魂,真是要吓退一批批二十一世纪的游人,故宫博物馆门可罗雀的景象,几可预见。
所以说,寿药房的一个小太监死了,真是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连总揽六宫事愉妃听着汇报,也不过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略过去而已。宫人生死事宜,自有内务府处理,管他是真的暴毙,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只是这件事,含香却上了心。巧不巧,那寿药房正在堆秀山之旁。更巧合的是,寿药房的太监时常在后宫跟太医院之间往返,所携物品又都是药,若想夹带香料一二,也不是没有可能。而傅恒的回话,更进一步确定了含香的推测,这小太监的祖上,确实是钮钴禄家族的包衣。
这样说来,常贵人为何会在那一日藏身于堆秀山,倒也说得通了。
含香想了想,终究没有把自己的推论告诉万岁爷。有的时候,抓住别人的小辫子并不一定要立刻就把人给揪出来,瞅准时机,才是一个好猎手该具备的品质。至于这一次杀人灭口的手笔,是出自常贵人自己还是老佛爷的授意,就不得而知了。
“绿柔,寿药房那个小太监,叫什么名字?”
绿柔知道主子问的自然不是那阉人原来的名儿,还是宫里人对他的称呼,“回主子,叫小李子。”
小李子?含香摇头轻叹,也太寻常了,倒免了她多费手脚。
“去跟愉妃姐姐说一声,明常在搬去了储秀宫跟常贵人共处,虽说她位份只是个常在,但好歹是老佛爷面前的红人,犯不着拿份例拘着,好歹多抬举抬举,也算是圆了老佛爷的面子。就这么着,按照常贵人的份例,给她再多拨几个使唤的人手,想来她二人一向情如姐妹,常贵人必然也不会在意。至于这宫人的人选嘛,愉妃姐姐也不用操心,本宫既有此提议,自然会替她挑好。”
自打永琪擅自出府、又被降了爵之后,愉妃是彻底的老实了不少。倒不是她熄了争位心思,只是她也明白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自己儿子现在贼不招人待见,还是低调点的好。更何况她这继续统摄六宫的权利,还是含香替她找万岁爷磨来的,俩人虽说各有心机各怀目的,但明面上却还维持着和谐统一。只要是含香提出的建议,愉妃铁定照做,她心里很明白,与其被含香找到万岁爷要求,还不如自己这儿就痛快点儿答应,毕竟这东西六宫真正的主人,不是她这个暂时理事的贵妃,而是人家九五至尊!
而且,眼见着自家男人又多了位如花似玉的小常在,她心里也不见得多么舒坦。太后想要一位钮钴禄氏生出来的皇子,她心里也不是不清楚。相互牵制呗,愉妃心里想,香美人儿你就继续可劲儿斗吧,跟储秀宫里的那两个小妖精斗的越厉害越好!蚌鹤相争渔翁得利,一向是她珂里叶特氏愉妃在后宫的生存法则。
于是,储秀宫明常在陈氏的份例,就一应比照着常贵人钮钴禄氏,这么铺铺张张的置办了起来。贤雅心里必然是有些疙瘩,可最叫她别扭的,却不是陈知画几乎跟她平起平坐的地位,而是陈知画无时无刻不带在身边的那几个伺候的小太监。
麻痹的,他们竟然个个都叫小李子!!!
陈四小姐在心底得意一笑,从当上皇帝女人的那一天起,她跟贤雅就既是同盟,也是敌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的,不想当皇后的女人,也不配做皇上的女人。陈知画心里很清楚,这把柄嘛,自然还是要随身携带的好。
小李子?哼!贤雅留给敌人的痕迹,老佛爷已经出手帮她销毁了,可这个世界上,能够打倒自己的往往不是敌人,而恰恰就是,自己人!
…
宫里的这几个女人之间再风起云涌,对于万岁爷来说也不过只是小小的插曲,他不光是这些女人的夫君,他还是大清朝的九五至尊,他的眼睛,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