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
四十多的男人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学车不算晚。
孤苏皓抱着杨开惠撒娇道:“人家的爸爸总会开车带孩子出去玩,我怎么这么倒霉,摊上这么一个爸爸。”
孤苏丹也连连点头表示支持。
孤苏皓想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样的机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少,对于这一点,孤苏皓有着深刻的感触。上一世的孤苏信整日绷着个脸,用肩膀扛起了家庭的所有,每日早出晚归,只为赚一点钱糊口,等到50多岁才把两个孩子培养出来,可身体却又不行了。
男孩子是特别需要父亲陪伴的,缺少父亲关爱的男孩子在长大之后常常会给人缺少阳刚之气的感觉。
未来的生活将会越来越艰难,哪怕是下了班,每天也要不停的在群里回复两个字:收到
杨开惠见老公无所表态,也有点生气。
“以前不考驾照是因为买不起车,现在家庭条件好些了,你反而不主动了,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孤苏皓觉得不用买太贵的车,十来万的代步车就行,现在出个门没有车实在是不方便。回一趟老家还要挤城乡公交,时间又没个准,经常要登上好几个小时。
“我觉得妈妈也应该学着去做做护肤和美容,以前是条件不允许,现在在经济方面宽裕了,学着别人去做做保养呗!”
还没等孤苏丹把话说完,杨开惠就连连摆手道:“那可是人家贵太太贵妇人才有资格消遣的项目,我一个农村妇女怎么消受的起,不不不。。。。。。”
骨子里的那种自卑使得杨开惠迈不开那一步,孤苏丹也就不再怂恿,话锋一转道:“我看,还是先买车吧!课本上都讲了,私家车是刚需用品,将来家家户户都会有的,早买晚买都是买。”
大家都在为家里的未来献言献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幸福生活。人总是这样,有了钱底气也就足了,说话也硬气起来。原来不敢想的事情现在也敢想了,原来不敢讨论的话题也敢摆到台面上来了。
此时,大家都在畅想未来的时候,孤苏信却目光凝重的看向了远方,万千思绪在他脑海飘飞,嘴里嘟囔出一句话:老家的房子也该修缮了,还有母亲的坟茔也要修一修,另外,家里的老人现在如何安置也是一个问题。
孤苏家的事情,真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曾经的豪门大家,后来破落了,从此一蹶不振,许多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现在一件件却开始困扰着孤苏信。
大家都沉默不语了,纷纷不再说话。孤苏信是命苦的,少年丧母,小小年纪便走出大山,去往异乡做苦工,用自己的血汗钱供养几个妹妹读书,等到妹妹们长大后,兄妹间却又反目成仇。
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可是有许多事情未必真的能够用钱解决,特别是压抑在心中的那一个个心结,还有兄妹间那难以解开的疙瘩。
孤苏皓看出父亲的难处了,他也经历过父亲那样的苦难,有时候所谓的情亲真的让人很绝望,有时甚至不如陌生人。
夜幕之下,万家灯火,幸福的事情是一家四口还能坐在一起聊天,孤苏皓不知道这样的机会今后还会有多少,这是他不敢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