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小院,王正言倒头便睡,李铭喆应他要求出来买润嗓子的药。
若要说润喉,你不能只说润喉,你要说冰糖菊花顺水流。梨子清凉汁水多,金桔芳香解忧愁。
李铭喆哼着小调,来到药铺,这里不仅有一位老医生坐诊,药品也是琳琅满目。伙计看有客人进来,忙打招呼。
李铭喆看着后面药柜上的小字,只好试探着问:“有胖大海吗?罗汉果呢?”
伙计一脸迷茫,“您说的这是胡药吗?要不去胡人店铺问问?”
李铭喆赶紧又问:“那有百合吗?银耳呢?”
伙计上下打量了一下,看他也不像什么达官贵人,王府管家,不由微怒道:“客官莫不是消遣咱个,这等珍品价值连城,怎么可能在我们这种小店售卖。”
李铭喆没想到在现代随处可见的东西这么难买,听到消遣二字,想起镇关西醋钵大的拳头,赶紧陪笑:“干菊花或者梨干有没有。”
伙计这才恢复服务业的态度,去柜台里称量,一边推销道:“客人是不是咽喉疼痛,您算来着了,我店有名的丸药就是治咽喉的。”
李铭喆没想到这时候就有中成药了,像伙计手里的木勺看去,一粒粒和后世差不多大小的棕黑丸子散发着中药的香气。
“这能治说话多的咽喉痛吗?”
“那当然,”伙计骄傲地回道,“药到病除。”
李铭喆将信将疑买了一些,又看伙计从后面神神秘秘拿出来一个小木盒,盒子上竟然还有药店的刻字。
打开木盒,里面是蜡封的圆球,伙计压低声音道:“这是我店镇店之宝,宫里传出来的方子,一两银子一枚,只剩十几枚了。客观有需要吗?”
“这是什么?”李铭喆也不由得压低声音。
“十全大补丹。”伙计笑容神秘。
“不要。”李铭喆当即拒绝。
伙计一脸失望地把药收回去,一边嘟囔着,“客人真是不识货,这可是千金难买的方子,连官家都在吃。”
好吧,现在的官家李铭喆已经弄清楚了,正是被称为仁宗的赵桢时期,他吃的药要是管用就没有神宗什么事了,没准儿宋徽宗就能踏踏实实当个书法家了。
拿着伙计给包好的药材药丸,李铭喆溜溜达达往回走,下午的阳光渐烈,已经有些热了。
附近的小店人不太多,倒是几个饮子店坐着不少歇脚的。
他看见旁边的饮子店贴着自己的招牌:“紫苏饮、沉香饮、二陈饮、香薷饮、薄荷饮、桂花饮、乌饮”。
字写得很漂亮,不由心里一动,走进店里。店里招呼地竟然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见来人了忙问道:“客人喝点什么?”
“来碗紫苏饮吧。”李铭喆对这听说过没见过的饮品非常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