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之帮助老爹当军阀 > 第13部分(第2页)

第13部分(第2页)

“此事并非我有意对你和明辉隐瞒,只因我也不清楚丰乡城的具体情况,更没有把握说动那伙强人前来打秋风。既然没有把握,若我提前说出来,岂不是会误导你们的行动?”

田畴想了想,觉得真如刘和所言,若是自己和鲜于银早早地便将希望放在丰乡城那股力量上,说不定就会产生依赖和懈怠的心思,在面对邓海和陈贵等人时,也就没有那么投入和逼真。

“公子心思缜密,智计百出,畴自叹不如!”

“子泰不必自谦,我不过中人之资,并非算无遗策的智谋之人,很多时候还需要你们的提醒和帮助!”

“公子,派谁出城去见邓海和陈贵?”

“此事便劳烦你亲自去一趟吧,别人我不放心。你今日出堡之后不必立即返回,暗中跟在邓海和陈贵的身边,等到屈家堡被‘攻陷’,务必要督促他俩管束好部下,不得在屈家堡内作恶!”

“公子放心,有你的‘四项注意’规矩在那里摆着,这些庄户又受过你的训练,他们不敢乱来的!”

“还是小心一些好。小心无大错嘛,我可不希望自己亲手带过的部队变成了一股只知道烧杀抢掠的强盗土匪!”

“公子,听你这话的意思,是想让邓海和陈贵带来的这些庄户做你的私兵?”

“只要他们堪用,又何尝不可?别看这些庄户出身的私兵现在没有什么战力,只要他们严守纪律,将来一定能够成为最强大的士兵!”

第二十四章 好大一个坑

三户亭的西北方四十里外便是连绵的山地和丘陵,虽然不甚高大险峻,但在其间隐藏几百上千人却是十分容易。

鲜于银和屈刚带着四百家兵便隐藏在这一带。

作为一支奇兵,想要发挥出奇制胜的作用,那就必须要瞒过昭家和景家的耳目。

这几日,鲜于银用实际行动教会了屈刚如何隐匿部队的行踪,如何在野外长时间的生活和训练。这些方法和技巧,有的来自于幽州军中,有的则来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对于屈家这支没怎么见过血的部队而言,已经算是大开眼界,长了见识和本领。

在一处临时挖掘出来的地穴之中,屈刚正和鲜于银小声地叨咕着什么。

“鲜于都尉,咱们在山中已经待了五天,公子怎么还不派人调我们出山?”

“怎么?就等这么几天就耐不住了?”

“屈家的主力都被公子安排在堡外,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只怕我们救援不及,到时候岂不是要陷公子于危险之地?”

“我看你不是真的担心我家公子的安危,而是放心不下屈家的安危吧?”

屈刚被鲜于银说中了心事,有些尴尬地说道:“咳咳,都一样,都一样!如今公子在屈家坞堡内落脚,只有屈家安全了,才能保证公子的安全嘛。”

“你不要过于担心了,以我家公子谋定而后动的性子,这几日肯定也没有闲着,说不定已经对昭家和景家动上手了。如果原定的计划不变,这两日就该咱们出山了!”

正在此时,忽然有传令兵靠近地穴小声报告说道:“启禀都尉,山外有人求见,说是公子身边的人,名叫丁况。”

“哦,快快有请!”

不多时,丁况见到了鲜于银。

“鲜于都尉,公子有令,命你和屈副都尉立即整顿士卒,在明日午时之前抵达屈家堡外十里处的冯家峪,随时做好伏击昭家与景家来犯之敌的准备!”

“鲜于银领命!”

“屈刚领命!”

“鲜于都尉,命令已经带到,鄙人还有其他事要往西行,就此别过!”丁况说完这话,便欲拔腿往营地外面走去。

“丁侠士,往西去一百多里便是丰乡城,听说那里盘踞着大股的山匪,若无紧要之事,还是莫要以身犯险!”

屈刚好意提醒丁况说道。

“呵呵,多谢屈副都尉的提醒,不过我这次去可不是以身犯险,我此行是去接引援军!刘公子说服了丰乡城的几个头目,请他们出山攻打昭家堡和景家堡!”

屈刚吃了一惊,大声说道:“什么?刘公子还留着后手呢!”

丁况没有回答屈刚这个问题,而是小声附耳对鲜于银说道:“公子让我给你捎个话,攻下昭家堡和景家堡时,不该留的人坚决要处理干净,最好是借丰乡城那伙人的手,不要落下什么把柄给别人!”

鲜于银一脸严肃,坚决地点点头,然后目送丁况的背影消失在山林之中。

“传我命令,立即起营,连夜向山外行军!”

翌日清晨,邓家祠堂的广场上聚集着邓氏族内的所有青壮劳力,邓海本人则站在一张临时搬来的长案之上,高声对大家说道:“邓家庄的各位老少爷们都听好了,今日我带着大家前去攻打屈家堡,所有人都给我把眼睛放亮了,千万不要真的伤了屈家人,我们只需把动静搞得越大越好!”

有个虎头虎脑的后生没听懂邓海的话,大声问道:“海叔,既然是攻打屈家堡,不动真刀真枪,光凭吓唬咋能把屈家堡的门给砸开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