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尽快的反映给上级。
在酒店里,实习生是很辛苦的,因为除了做好本职的工作外,还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一些老员工倚老卖老,总是对他指手画脚,但只要和他们搞好关系,就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张君对客房部的每位老员工都是毕恭毕敬,张口“哥”,闭口“姐”,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张君觉得中国说到底也是个讲人情的社会,只要将关系网建立起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就会无往不利。
有一次,张君请一位老员工喝酒,借机问他:“张哥,我来酒店也有三个月了,你看我最近的工作怎么样?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他说:“小张,你最近的工作确实做得不错,因为咱俩关系不错,我跟你说句实在话,即使你做的更好,你成为酒店正式员工的机会也是微乎其微。你知道吗?这次酒店招了三十名实习生,从这三十名员工中挑选出六名正式员工,而且这六个名额中还有两个被有关系的人占了,只剩下四个名额。你想以你的能力,你觉得有这个机会吗?同时,我再告诉你一条内幕,酒店给实习生的工资是七百元,那两百元哪去了?被你们学校和酒店的猎头提去了,你们对酒店来说是廉价劳动力,对学校和猎头来说又是生财的工具,我只能跟你说这些,你如果想留下来,就赶紧想办法吧,如果成了酒店的正式员工,待遇、福利还是不错的,再加上小费,每个月都有不少的收入。”
他的这番话,对张君的触动很大。张君虽然很努力的工作,但这个社会有时候仅仅靠努力是不够的,还要靠运气,靠手段。为了能够转正,他只有采用非常手段。
手段无非是请客送礼,首先请的是客房部的领班,他官虽小,但“县官不如现管”,要是和他处僵了,以后自己的工作就难做了,而且转正还要他的推荐,因此他是张君转正路上一个关键人物。领班喜欢打羽毛球,因此张君星期天就主动约他出来打球,打完球后,他们去按摩,按摩完后去吃饭,当然全程是张君埋单,一天下来,他们的关系亲近多了。就这样张君隔三岔五的请领班出去玩一下,最后他们成了“哥们”。
第二个需要搞定的就是人力资源主管,她负责监督、检查实习生,她给他们的工作打分,因此她的意见对张君能否成为正式员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是位三十五岁的老大姐,儿子正在上小学一年级,她每天都很忙,有时候需要加班,经常抽不出时间接孩子,而她的丈夫也在一家大公司做主管,每天更是忙得要命,因此张君就主动请缨,下班后担当起接她儿子放学的重任,有时候还给她儿子买个小玩具,小家伙也很喜欢张君,总是在他妈妈面前说张君的好。有了这一层关系,张君的转正之路加了一层保险。
光搞好关系还不够,还要做出业绩,像张君这样努力工作的人,酒店有很多,怎样才能将自己凸显出来呢?在一次打扫客房的时候,张君在洗手间发现了客人放在洗漱台上的戒指,是一个钻戒。张君知道这个客人下午就要退房,如果将这个戒指藏起来的话,或许这位客人走时不会发现戒指丢失,然后再将戒指拿出,交给酒店,这不是自己的业绩吗?虽然自己很喜欢这个戒指,但是不能据为己有,因为酒店每个时段都是有专人负责的,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一查时间表就可以查出谁是责任人。据为己有是偷窃,而自己将客人“丢失”的东西上缴,则是光荣,手段虽然有些不齿,但是为了自己在转正之路上顺顺利利,只能这么做了,这位能住五星酒店的有钱人就当是为穷人做贡献了。
事情如张君所预想的发展,客人在找回“丢失”的戒指后,说这是他的结婚戒指,对他意义重大,令张君惊喜的是还给了他一千元的小费,在酒店经理面前将他大肆表扬,说这个酒店的服务员素质好,他下回还住这个酒店。当月酒店给了张君五百元的奖金,还将张君评为当月的“优秀员工”。至此张君的转正大门彻底向他敞开。
实习结束后,张君顺利的成为了酒店的正式员工,回顾在实习转正的道路上所用的无耻手段,他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歉疚,但张君却说:“在这个蝇营狗苟的社会就是这样,就是要学会脸皮厚心黑,为了生活,为了生存,我必须如此。”
青岛一个书画篆刻师的创业之路
人物:管江(男,37岁,书画篆刻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岛市美术家协会、青岛世纪东方书画院副院长,现开办个人工作室。)
采访人:殷谦
何谓成功?自古成败论英雄,成王败寇已成为颠扑不破的历史法则。权倾天下,坐拥黄金万两,一直是人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历史演化到了现在,大都市的职场男女无一不在为事业的成功奔命,买洋房、开宝马,淹没在权力与金钱的欲望中无法自拔。成功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是终其一生都无法触摸到的。而本文的主人公却道出了他对成功最平实直观的理解:成功就是一天比一天好。
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却生来讨厌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生活;天赋异秉,12岁临摹字帖,从此与字、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俗语说:“技不压身”,他曾被当地的镇政府赏识并聘为御用“笔杆子”,也曾迫于生计骑着自行车到各大企业门口揽生意。生活潦倒,被迫背井离乡,来到都市寻找自己的一片天地,终日辗转流离于各大地摊市场,贩字鬻画。为了节省5元一晚的住宿费,曾寄人篱下,睡过吊床、躺过板凳、打过地铺。弹指一挥,十年的个人奋斗终于在业内小有名气,开个人画展,与各画廊合作进行作品巡回展览。四年前,被山东省书法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如今的他开了个人刻画室,虽不足20平米,但风雅丝毫不减。闲暇之余,临摹篆刻;陋室之中,鸿儒、白丁,来者即客。大家饮茶谈笑,与他而言已很满足。
伏案写作,一个月100元的工资
管江于1970年生于山东高密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虽然都是农民,但都不会种地,以卖豆腐为生。管江因此也和种地没了缘分,12岁开始,在舅舅的影响下,临摹字帖,发现对字、画有特殊的爱好,一发不可收拾。高中毕业,在同村人中已小有名气,不仅写的一手好字,文笔也很流畅,唱歌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镇政府中有人赏识他的才华,聘他为临时人员为会议撰写材料。当时的会议很多,工作量很大,整日通宵达旦、伏案写作,一个月才100元的工资,对于生活常常捉襟见肘。但管江现在依然感谢在镇政府的工作经历,因为在政府工作间接为其营造了写字的优越环境,可以将他的爱好延续下去,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他。“我不进镇政府,就回家和父亲卖豆腐去了。说不定现在成了一个豆腐大王呢。”管江调侃道,依然是文人儒雅的笑,但要豁达的多。
书写墙语,一天赚100元
因为没有背景、没有钱,在92年的政府裁员风波中,管江成为了首当其冲的一分子。断了生活来源,又恰逢刚娶了老婆,迫于生计,他骑着自行车到各大企业门口揽生意。看到哪个企业门口的墙面是白的,就硬着头皮进去和人家洽谈。“我写一个字是3块钱。而且我写字的速度特别快。别人写一个字的时间,我能写5个字。”管江显的颇为自豪。记得有一次,他一天下来就赚了100元,“一天100元,想我当初一个月才100元,你能想象我当时的心情吗?就这,我还是饿着肚子回家,不肯在路边小摊买饭。大概这就是一种小农意识吧。”
闯荡青岛,一天赚了600元
上门揽生意的生活大概持续到95年,那时候出现了电脑喷绘,比人工的快多了,生意也越发冷清了。虽偶有朋友介绍生意,但终究是杯水车薪。后经朋友介绍,他去了青岛闯荡。去的第一天,在一个花鸟虫鱼市场看到生意还不错,第一次带去的装裱过的12幅画就卖出去10幅,每幅60元,赚了600元,“600元哪,你想想,和当初一月100元的工资比较简直就无法形容我当时的心情。”管江说到这里语气显的分外激动。看好这块市场,管江就每逢周末来赶场子(这种市场周末才开放)。记得有一次,他推着自行车去赶火车,当时顶着10级的大风,但还要准时赶过去,“我当时就想,老天怎么这么不公平,让我们这些人受这么多的磨难!”管江依旧是笑着说的,轻描淡写的苦难经历在外人听来根本就想象不到当初的艰难。在青岛,住的是最便宜的旅馆,每晚5元的消费。就是这,还经常去朋友本就不宽裕的地方打地铺,就为了省去5元钱。
小有名气,一幅画曾卖出5000元
生活依然艰难,但管江始终坚持着,他的才华也开始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因经常带着自己的书画巡回参展,4年前被山东省书法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并在朋友的帮助下,于2004年举办了个人画展,而此次画展最大的收益就是管江更有自信了。他的书画市场不仅打开了销路,而且他的一幅梅花图被人出5000元的高价买走。管江也开始重新对其书画作品做了评估,他的每幅画绝对不会低于300元,字也在100元以上。
自主创业,开办个人刻画室
多年漂泊的生活,儿子也有9岁了。管江开始思索自己的生活应该稳固下来了。两年前,在开办个人刻画室方面曾经令管江十分苦恼,他当时并没有多少积蓄,只够付房租。在他进退唯谷的时候,是他的妻子鼓励了他:“开,赔钱也要开!”就这样,他的个人刻画室在位于青岛市市北区辽宁路61号的路段开张了,一直以来都是门可罗雀,鲜有人问津。“虽然很难打开市场,但只要不赔,我还是会继续努力的。”当问到他现在的积蓄难道还是仅够付房租吗?他不置可否的一笑:“你说呢?”
我和管江聊了将近两个小时,期间只进来两个人,驻足观望,并称赞字、画的劲道。但都闻价色变,转身走人。管江又是豁达地一笑,“能进来就很不错了”。青岛是个注重物质消费的城市,当我问他为什么不考虑去其他文化气氛比较浓厚的城市创业,管江语气平缓地说:“10年,我在青岛已经10…年了。一切都已经习惯了。去其他城市,一切都得从0开始。况且现在的生活比起当初已经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我承认我不是很成功,但是我认为成功就是一天比一天好!我认为这个书画市场还是很有前景的,只要坚持下去,一切都会好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姐下岗不下班夫妻小店赚大钱(1)
泥砖要进窑烧煅了,它们列队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有两块泥砖害怕煅烧。泥砖甲说:“老弟,还是想法子逃走吧,总不能睁着眼跳火坑呀!”泥砖乙向四周瞅了瞅神秘地说:“我知道主人一向大大咧咧,到进窑时,我们趁机溜进草丛里,也许能够躲过这场灾难。”装窑这天,这两块泥砖趁主人不注意时,一头栽进道边的草丛躲起来。砖窑点火了,浓烟冲天,烈火噗噗,两块泥砖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过了些日子,砖窑熄火了,搬出一块块黑不溜秋的砖来。两块泥砖探头探脑地看见这情景,互相庆幸说:“老一有眼,总算躲过了灾难!”谁知道第二天下了一场暴雨。雨过天晴,人们欢天喜地把那些烧好的砖,搬去建造高楼大厦,而躲在草丛里的两块泥砖却没影了,它们烂成了一堆泥土……
不懒不惰,勇往直前。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创业。
一间小小的水饺店,配以各色的家常菜,虽地处闹市之远,却是“饺香不怕巷子深”,整日顾客盈门。这家小店的创办人李姐7年前还是一个生活陷入困境的下岗女工,如今她靠这家水饺店不仅养活了一家子,供儿子念完了大学,还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夫妻店”瞄准商机紧迫开张
7年前,李姐所在的单位效益不好,在裁员风波中,李姐下岗了。而当时她的工资只有400元,本来生活就捉襟见肘。下岗后,每月只有200元的补助。祸不单行,仅仅半年之隔,丈夫因为单位效益不好也下岗了。家里每个月的固定收入加起来只有500元。而当时家里也正是需要钱的地方,上有一个整日躺在床上的老人要赡养,下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儿子。
为了补贴家用,李姐夫妻二人尝试过不同的赚钱途径。当时霓虹灯广告刚刚兴起,李姐和丈夫托朋友帮忙在一家装潢公司谋到了勉强能糊口的工作。丈夫跟着装修队去施工,她就到处去拉业务,和广告公司洽谈。遭到不少白眼、讥讽。当时李姐已经是年近五十的人,却常常受一些二十几岁人的气,在生活面前,尊严一文不值。为了多赚钱,李姐还常常干一些男人干的重体力活。几十斤重的灯箱压在不到一百斤的瘦弱的身上,还得咬紧牙扛住,万一摔到地上,赔偿的钱远远高于她和丈夫辛辛苦苦十几天的进帐。这样的生活大概持续了三年,夫妻二人不仅小有积蓄,还得到了老板的赏识。老板因为要出国,就将所有的设备转让给了他们夫妻二人。后来霓虹灯装修队之间的恶性竞争使整个市场的口碑每况愈下,很多次品充斥着市场,字不能完整地显现出来的问题霓虹遍地都是。价格战又使利润空间大大缩水,李姐夫妻二人选择了放弃,而且年龄也确实太大了,常年到处奔波,健康早已严重透支。
干装潢,有了一些积蓄。李姐夫妻二人开始思考接下来的出路。他们想到了开一家饭馆。人们不管干什么肯定离不开吃。但是菜样的翻新不是李姐的特长,创业初期,人力、财力都要有所预算。如果效仿别人开一家菜式很多的饭馆,首先得请一个很好的大厨。以当时他们的财力,根本请不来。到底开一家什么样的饭馆,着实让夫妻二人费了一番脑筋。儿子一次偶然的电话倾诉,李姐找到了突破口。当时儿子第一年上大学,离家才一个月,就打电话诉苦。说学校的饭太难吃了,十分想念家里的饭。还说,尤其是妈妈做的饺子,如果在食堂卖,绝对供不应求。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姐意识到,自己最擅长做的饭就是饺子,环顾四周的饭店,都是一些以菜为主的饭馆,主食一般也是些米饭、馒头,还没有哪一家专门做饺子的。而且饺子兼容菜、饭的双重功能,只要馅好,很容易做。并且前期在不能保证客户量的情况下,只要雇佣一到两个帮手就够了。
李姐下岗不下班夫妻小店赚大钱(2)
确定了饭馆的主打产品,接下来就是选址了。毗邻商业街的门头租金太贵,想也不敢想。当时正好附近社区里一家饭馆因为亏本要盘出去,虽然地理位置不是很好,但附近人群上班族比较多,他们平时难得吃上一顿饺子,还是有市场的。并且店主急于要把店盘出去,租金相对来说要便宜很多。最后李姐以三万元的价格把店盘了下来。
烛光晚餐使小店打开局面
开始,生意冷清,开张一个月,鲜有人问津。而且附近已经有两家家常菜馆,竞争很激烈。每天的同账是只出不进,还要负担其中两个人的工资。长此以往,早晚会关门。正在饺子馆里的人为生意犯愁时,机会来了。一天,小区集体停电,晚上9点才来电。另外两家饭馆也挂出了“今日停电,停业一天”的牌子。而李姐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个难得的机遇,尤其是晚上,大家不方便做饭,多半会选择外出就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