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啦?”
“曹操出军,又袭击宛城了?”
蔡瑁斜着眼问道。
“这?”斥侯张开口,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念!”刘表一声冷喝,他在想若是张绣这么快就向他求救了,那就凉他一下。
“诺!”
“刺史大人亲启,今收到扬州来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征西讨,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
“扬州牧让绣代问,刺史大人身为刘氏子侄,可关心过献帝吗,献帝在兖州,困如牢笼,每日以泪洗脸,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汉家之威严,荡然无存!”
“更有曹贼多次袭击宛城,置宛城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今绣决定,出军策应扬州牧,前往徐州,内外合击曹贼,不灭曹贼,誓不为人!”
“绣兵微将寡,恐力有不足。”
“刺史大人,若是害怕曹贼,请派一军前来助战。”
“绣,感激不尽!”
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刘表府上落下。
刘表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久久不发一言。
蒯越,心中一乐,此信报就像一个少年人的语气,既责问刘表是否关心过汉献帝生活,又退而求之,言明,若是刘表承认怕曹操,就出点兵吧。
若是这样都不能做,就不配姓刘了。
蒯良也是迷起眼,暗暗猜测,这信报出自何人手笔。
绝对不会是张绣本人所书。
据他所悉,张绣都四十余岁,家中女儿都芳龄十八了。
到底是出自何人之手?
蒯良眼里闪过一丝好奇。
简简单单,半白半文的信报,就逼得刘表再也不能置身度外。
此人不简单。
“仲业,这信报是从何处所得?”
“从宛城而来。”
送信的斥侯为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小伙,身体结实,面相刚毅,为人不卑不亢。
此人名文聘,字仲业。
因与黄忠交好,黄忠在远赴扬州前,将之托付给蒯氏兄弟。
蒯良,蒯越是文臣,蔡瑁军权在握。
最终文聘,只得个跑腿之职。
统领斥侯,传递情报,警戒外敌。
“仲业,这里没你事了!”
“你下去吧!”
“诺!”
蒯良还待再问时,蔡瑁朝文聘大喝一声。
文聘领命,离去。
“我身为刘氏子侄,自然不能坐视天子,受苦受难,而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