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碗是给你的,你把它吃完,等会儿还得喝药。”陆辰儿想着他是病人,不能和他理会,遂不接他的话,况且,她瞧着昨日下午宫奴送过来的米好似很多,想来,余丙秋煮的份量应该足够。
李璟喝了几口,却是停住了,没再动。陆辰儿瞧着方才他拿勺子喝粥,好似费了好大力气,猜到可能是手上没劲,一想至此。终究还是从李璟手中接碗,“我喂你吧,总得多吃点东西才是。”
这回,李璟只是笑了笑。
待一碗粥喝完,见底时,又见余丙秋端了碗药过来。李璟眉头微微一蹙,陆辰儿在一旁看得分明,她知道李璟讨厌喝汤药,所以余丙秋才会制药丸,只是如今在西苑这边没这条件。
余丙秋倒是细心,放了把瓷勺子,这回李璟要接过,陆辰儿没给他,而是一勺一勺地又喂完了这碗汤药。
见李璟没有抵触,余丙秋算是松了口气。这么些天来,难得李璟这么愿意配合。
李璟喝完药,用水漱完口,望向陆辰儿道:“你别在这儿坐着了,先去吃点东西。”自来西苑,他们早已习惯了一日两顿。但陆辰儿在家里却一直是一日三顿。
“我不饿。”陆辰儿摇了下头,望向李璟道:“我陪你说说话,你才刚吃完东西喝完药,等坐一会儿再歇息吧。”
李璟瞧着陆辰儿眼中的坚持,没有再劝,刚才坚持把药喝完,已是他的极限,这会子已是极倦了,他也不想放开陆辰儿,握着陆辰儿的手。靠在床头,目光凝视着陆辰儿,好似怕一个错眼,她就会消失一般。
半晌,伸手摸了摸陆辰儿脸颊。想起余丙秋说着,昨夜里她只睡了半宿,这院子极其简陋,一定是极不习惯,记得他刚进来时,连着三个晚上都不敢阖眼,眸色微微一暗,收回了手,只是手刚一放到术榻上,就触到那张红色的柬纸,心头微微一动,拿了起来。
同时,陆辰儿也看到这张柬纸。
只听李璟道:“我不知道道长是怎么骗你进来的,但等下次道长过来,我让他想法子带你出去吧,他既有法子办成亲的文书,就一定有法子办和离的文书。
陆辰儿一惊,满眼惊讶地望向李璟,一下子就明白李璟的意思了,一字一句认真道:“不是他骗我进来的,他更没有强迫我,是我自愿进来的。” 说到这,微微敛了敛眉,“四年前,没有你的消息,我让家里的人找了大半年,直到那份婚书退了回来,延平王流放塞外的消息公告了天下,你禁于西苑的消息并没有公告天下,我并不知道你囚于西苑,有时候会想着,你是不是不在这个世上,甚至有几回做梦,都梦到你不在了……直到今年娘亲去逝,我扶灵来京,才从白眉道长口中知道你囚禁于西苑的消息。”
“我原以为,我不会在意了,听到你的消息后,还是迟疑了许久,甚至想着,或许经过了这三四年,你的心思已非,早已不复当初,只是最后,我还是来了,我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后悔,但是现在,想着这儿只有我们俩,想着能和你在一起,我心里就欢喜。”
李璟听了这番话,一时间如轰雷掣电,这还是第一回,陆辰儿对他说出这样的肺腑之言,心中顿时有万语千言,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怔怔直道:“我心思未变。”说完又觉得地方不对,不该是在这方院子的,“辰儿,我心里是极高兴,但我如今是待罪之身,我不愿意你跟着我在这地方受苦的,我有两个囚禁在隔壁的皇叔,都关了十来年了,从来进西苑的人,很少有能再出去的,我不能让你一辈子跟我待在这地方,过一辈子的清苦日子。”
“我既然进来了,就不怕过清苦的日子,那年在乡下也过了半年,不也挺过去了。”
瞧着陆辰儿说这话时浑然不在意,李璟心里的百转千回,全化作了一抹苦笑,“你在先生跟前从未吃过半点苦,如今却和囚禁在这方院子里,叫我将来怎么向先生和夫人交待。”
“我娘亲跟着父亲在西疆待了九年,听娘亲曾提起那儿的生活,我想只比这儿更艰苦,娘亲也自小生于富足,在那以前,从来没有过过半点苦日子,然而,直至死前,娘亲一直心念念惦记着,就是能早日和父亲合葬南麓,相见于地下,可见娘亲从来没后悔过。”
陆辰儿声音平和,却是极其地认真,似在叙述,更似在追忆,李璟怔了怔,心头澎湃,不知从哪来的力气,伸手把陆辰儿揽入怀中,抱着陆辰儿,头搁在陆辰儿的颈侧,良久,方道了句:“我不会让你后悔的。”
ps:
感谢暗夜沉吟打赏的平安符。。。。。
第四百一十二回 反应(3)
第四百一十二回反应(3)
这一日,公孙梁刚下衙回府,就听到仆从进来禀报,说是北六街的史寺卿过来了,都在府里等了好一会儿了。
公孙梁听了,有些惊讶,史修这个时候来找他做什么?
下午的时候,因接到江南旱情严重的折子,圣上召赵相及户部尚书工部尚书以及他去了未央宫商议此事,出宫时就晚了,后又折去了趟衙门,所以回府时,天都已经黑了。
对传话的仆从道了声快请,原是想请史修去花厅,最后还是让仆从领着去外书房。
当公孙梁大步进书房时,就瞧见史修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一脸的焦急,一见到公孙梁,眼睛一亮,忙顿住脚步急道:“你这可来了,今日怎么这么晚才下衙?”
“出了什么事,你这么急?”公孙梁知道史修这会子重点不在他为什么这么晚下衙,遂直接问事,也不解释下衙晚的缘由,况且,史修一向沉稳有余,除非真遇上什么急难事,才会急成这样,连坐都坐不下。
史修忙把手中的一封信箴递给公孙梁,“你瞧瞧,这是岑先生从宣城给我寄来的信,姐儿这次没和岑先生子谦一起回宣城。”
公孙梁听了这话,心里诧异,接过信箴,还是请史修坐下来,自己也在一旁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不慌不忙地从信箴里拿出信笺打开,从头看过去。
史修坐下来后,也不顾公孙梁还在看信。就先说了起来,“你说,这白云观的观主和先生好歹是旧交,相交数十年。他这回怎么就能这么坑姐儿,撮弄着姐儿进西苑。”说着,又带着几分懊恼,“早知这样,上回我就该派人盯着姐儿,让人亲自送她离京的才能放心。”
公孙梁折了信笺放到旁边的矮几上。抬头望向史修,问道:“姐儿要进西苑,这件事你早就知道了?”
只听史修道:“姐儿曾问过我,观主和她说过,能送她进西苑,那位观主到底是不是真有法子,我和姐儿说了,观主既这么说,肯定是有办法的,但是那时姐儿并没有说要进西苑。当时我就怕姐儿让观主撮弄得愿意进西苑,还好一番劝说,让姐儿早些回宣城。”
想起那时的事,史修是懊恼之色更深,“而且,后来我还特意叮嘱过老岑一番。我想着,有老岑这么个人在身边,姐儿就算让观主给撮弄得要进西苑,至少老岑还能劝住姐儿,劝不住,老岑也会知道来告诉我们一声,谁知道就这么悄没声息的,姐儿就进了西苑,我们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到。”
公孙梁指了指案几上的信笺,“这封信是老岑和子谦回宣城后再写过来告诉你的。这都一个多月了,也就说,姐儿都已经进西苑一个多月了,很明显,姐儿是自愿进西苑的。又不想我们插手此事,更是担心我们阻拦,所以要进西苑的时候才没有告知我们一声。”
史修眉头皱成一团,“西苑是什么地方,这进去了就一辈子困在里面,况且里面的条件极其清苦,哪里是她能待在地方,你说,她怎么就这么胡来,当初我明明就和她说得清清楚楚,那地方进去就出不来了,她怎么就偏偏不听了。”说到这,史修轻敲了下几面,“不行,长沐,我们得想个法子,总不能让她真在里面待一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