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嫡女贤妻佳若飞雪 > 第113部分(第3页)

第113部分(第3页)

静依到了粥棚前,看到前面排了长长的队,仔细看了看大锅里正在熬着的粥,又看了一旁的两只大木桶中,所剩无几的粥。木桶旁边各站了一名小厮在为百姓们盛粥。

“你们一天,熬几锅粥?”

“回王妃的话,这是今儿的第五锅了。”

“一锅下多少米?”

“回王妃,就用这碗,一锅下二十碗米。”那熬粥的师父指着锅沿儿前的一只空碗着。

静依点了点头,又亲自拿勺子在锅里搅了搅,“还行!以后再熬时,便多加两碗米吧。这样,百姓们喝了,才能御寒解饥。”

“是,王妃。”

“再架一口锅吧。这样快一些。也免得让百姓们这样苦等着。”

“是,王妃。”

静依说完,看向了对面不远处的华阳寺的粥棚,便走了过去。“阿弥陀佛!小师父,慧清大师没来吗?”

“贫僧见过王妃!师父今日上午来过,用过午膳便回去了。”

“多谢小师父了。敢问小师父,明日慧清大师可还会来?”

“这个,贫僧也不知道。以往施粥时,若是无事,师父他老人家都会来的。”

“如此,多谢了!”静依说完,便转身走向了那山脚下三五成群的一些百姓们。

“这位大婶,你们是哪个县的?”

那位刚刚领了一件旧棉衣的妇人呆呆地看着眼前的这个贵人,不知该如何开口。柳杏儿斥道:“大胆!王妃殿下问你话呢,为何不回?”

静依轻斥道:“柳杏儿!莫要惊吓到了百姓。”

那位妇人一听说是王妃,便立刻跪下道:“王妃殿下!好人呐!您真是活菩萨呀!”

静依亲手将她扶了起来,“大婶不必多礼。您是哪个县的?”

“小的是平秋县的。那里今年大旱,收成太差,小的一家五口人,实在是没法了!所以就带了孩子一起出来,看能不能找条活路?”

“一家五口?”

“哦!”那名妇人连忙将自己身边的一位小女孩儿拉过来道:“这是民妇的小女儿!民妇的当家的带着两名儿子在前面排队领粥呢!”

那妇人边说边指向了平王府粥棚前的一位汉子道。

“那你们以后做何打算?”

“还能如何?只想着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差事做?也好过这样整日靠这些粥度日呀!”

静依听完,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这些贫苦的百姓们!喃喃道:“天气这样寒冷,让这些百姓们露宿街头,总也不是办法呀?”

静依正在这时一筹莫展,便听柳杏儿道:“王妃,王爷来了。”

静依回头,便见元熙大步向自己走来,“怎么出来,也不叫我一声?”说着,还将静依身前的大麾紧了紧。

“元熙,这些百姓们总是这样,也不是办法呀!总得想个法子,将他们安置了才是!”

“放心吧,走,咱们到马车上去说。你的手这样冰,仔细别受了凉!”

说着,元熙便将静依带到了马车前,将她扶了上去,守在一旁的司画赶忙送了一个手炉过来。元熙接了,和静依一起进了马车,将那水炉置于静依的手中,还有些责备道:“你瞧瞧!身边的人都给你带了手炉,你为何就不知道拿着?”

“元熙,我穿的这样厚了,手还是这样冰,那些百姓穿的比我要单薄了多,到了夜晚该如何挨过去?”

“你放心,我来之前,已经与付相、欧阳夜等商议过了。这些难民,咱们先想法子安置一部分,其它的再说。”

“如何安置?”

“由咱们平王府出面,先接纳一百人,安置在咱们在封城城外的庄子上。付相出面接纳一百人,欧阳家也是出面接纳一百人。咱们几家先领个头,后面的那些个官员们多多少少也会安置一些。”

“这个法子倒是不错。只是,到底还是难民的人数太多了。不可能全部安置的下!”

“是呀!我已经命岳相,明日,他会带人过来,先在这里建几座简易的木棚,至少在夜里也可以防个风什么的。另外,他明日会过来将这些难民中的孤儿,全部带到白府去。哦!就是你说的慈善堂。”

静依点点头,“对呀!那里眼下才有十几名孤儿,将这些难民中的孤儿带过去,有专人统一照料,这个法子好!”

元熙叹了一口气道:“咱们眼下能想到的法子,也就这些了。走一步,算一步吧。总是一天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