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冷冷一笑,眉宇间闪过一丝不屑。
“父亲,二哥的办法,确实能招揽更多的人加入唐军队伍,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李渊提倡众臣畅所欲言。
只要有不同的意见,都可以提出来。
有道理的,李渊就会采纳!
“弊端在何处?”
李渊心中有些阴霾。
元吉似乎处处都在跟世民作对。
如今是起兵的关键时期,力求团结。
兄弟不和,大军如何才能所向披靡?
李元吉沉吟道:
“父亲将这些新聚拢的队伍称之为新军,新军何意,就是一群新兵蛋子!”
“说的不好听,乌合之众而已!”
“而我们从晋阳带出来的队伍,都是经过训练的百战精兵。”
“这些新军如何能融入到精锐部队中?”
“他们又该怎样训练?训练多久才能投入战斗?”
“父亲,我们要的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士兵。”
“而不是为求吃一口饱饭,而慌乱投军的难民百姓,这些新军,全无战力!”
掷地有声。
李元吉从未说话如此硬气。
堂下的群臣互相对视一眼。
三公子虽然有针对二公子的嫌疑。
但。
言之有理。
大军行进,首要的是粮食。
这群新军加入进来。
甭管能不能战斗。
三千人的口粮火头营和掌粮官便要计算进去。
这些人中不乏刺头。
想要让他们与晋阳带出来的精兵一样,没有一年左右的训练,达不到成效。
“需派遣一人,专门负责训练新军,要迅速提升新军的战斗能力才是!”
李渊轻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