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晋阳城极为热闹。
天下饱学儒士齐聚晋阳,晋阳的人口数量,似乎一夜之间,暴涨数倍!
一时之间。
晋阳有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百家争鸣之意。
晋阳的客栈、茶馆、酒肆,在近几日,全部爆满至充盈状态。
关宁要发布新书,最高兴的反而是这群商户。
他们巴不得这种活动多举办几次。
每一次,都能给他们带来不错的收益!
此时。
在一家酒肆里,风尘仆仆的两个男子坐下,从年龄上判断,两个人相差的并不大。
“克明,为何约我来这晋阳?”
“玄龄兄,你我同为读书人,难道没听说关公子即将发布《新唐字典》吗?”
这两个人,正是还未入仕的房玄龄和杜如晦。
房玄龄和杜如晦,都出身官宦之家,只可惜遭逢乱世,前途未曾知晓。
两个人少年之时便交好,都有旷世之才。
天下大乱之后,两个人一直在观望,想要找一明主辅佐,逐鹿天下。
直到今日。
李家父子拿下长安,天下的形式,才算逐渐清晰起来。
“本以为聪明人会是瓦岗寨的李密,或是河北的窦建德,没想到竟然是唐国公父子。”
房玄龄沉吟一声。
他腹有奇谋。
天下形势,都已囊括胸间。
“玄龄兄,还是要去李二公子麾下,未来才会有建树,才有可能大展宏图!”
听到此话,房玄龄点了点头。
“二公子刚刚拿下长安,你我该去长安才是,为何要来这晋阳城呢?难道仅仅是为了看关公子发布新书?”
杜如晦摇了摇头。
他喝了口烈酒暖身子,这才说道:
“来之前我已调查过,关公子与李二公子有深不可测的关系,李二公子极为信任关公子。”
“关公子推荐过去的人,都被李二公子重用!”
“尉迟敬德在遇到关公子之前,不过是马邑城的铁匠,举荐之后,就成了领兵将军,且骁勇善战。”
“李府四公子李元霸,原本多病,经过关公子调教,成为唐军先锋,无人匹敌。”
“还有,我听闻韩擒虎的外甥李靖,最近在长安城,也被李二公子招入幕府。”
李靖?
房玄龄倒抽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