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凤还巢张晚知续写 > 第54部分(第2页)

第54部分(第2页)

他担待他的妻妾,是以夫婿的身份,但我却凭什么让他替我担待?

若我还是他的臣子,在公事上有什么为难的,他说一声替我担待,我会欣喜无限;若我只是一个宫奴,突蒙天子恩宠有加,格外垂青,替我担待难办的事,我自然也会感激不尽;可我现在的身份却是上不成,下也不算,心中又怀着一段不足为外人道的情怀,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来替我担待什么的。

转瞬之间,心头轻松都褪去,变成了无奈的一笑,说不清是苦中作乐,还是基本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我竟笑了笑,轻叹:“陛下,臣建议您日常还是不要对女子太好,比如说这句有事您会担待着,就不能轻易说出口。”

齐略却不见恼怒,反有喜色,笑问:“这是何故?”

我心里酸涩之意上涌,半真半假的笑道:“因为这样的话,很容易让女子死心塌地爱上你。”

齐略一怔,我猛然意识到我这句话里,其实含着相当重的醋意,顿时警醒,连忙将心事压下,低头道:“臣失言无礼,陛下恕罪。”

齐略脸上似笑非笑,摆了摆手,自起身走了,只留我一个人坐在席前,看着残羹剩炙,脸上一阵热似一阵,说不出是自觉羞辱还是惭愧。

也不知呆了多久,我突觉羞愤得无地自容,不觉反手便甩了自己一个耳光。叭的一声响,几个来站在旁边等着收拾残席的内侍不约而同的退了两步,用一种既同情怜悯,又惧怕担忧的目光偷看了我一眼,一齐低下头去。

我怔了怔,突然意识到他们眼里的同情怜悯是从何而来——他们将我当成了被天子高看一眼后,立即做起了附龙美梦,但却又遭冷落的宫奴!

我自觉平生行事算得自重自爱,从未想到有朝一日竟会在这件事上,被人同情怜悯!可这一刻,我在他们这样的目光下,直觉的反应却是捂住脸上被自己打了一巴掌的地方,狼狈而逃,根本顾不得在人前失了形象!

想不到我这一生,竟会有这样的时刻!

可我心里明白得很,他们的同情怜悯,在某一方面来说并没有表错情!因为我确实对齐略怀有心思。在重见他的这大半年里,那被我深藏的情意,便如同深埋地下的一坛梨花白,初时不觉其香,但随着清水的兑入勾味,其中的香气便一点点的散发开来,慢慢的染上了我的全身,引诱我再次涉入,意欲一挹醇香,迷醉其间!

一念至此,心里恐惧无限,所有的筹划谋算都不想管了,直接写了封信出去,告诉老师他抱养着的孩子的真实身份,让他看着办。

老师一听说这孩子竟是嫡皇子的身份,登时吓得慌了神,连信也没回我一封,直接便抱了孩子去长宁殿求见太后。恰逢此时荆佩和一群武卫从越氏手里把三名公主和皇四子齐濮救了回来,随行的还有宗正府负责诸皇子女出生登记的令官,给这出生不久就已经在外面流浪了八个多月的嫡皇子证实了身份。

虽然皇长孙齐泷和皇次孙齐渐没回来,但对太后来说最重要的嫡皇孙安然无恙,四个她实际上在心里已经放弃的孙子女也被救了回来,却已经是足够的喜事了。所以她一面让齐略封赏功臣,一面下令准备在冬至时举行一个盛大的祭祀。

封赏功臣和冬至祭不仅是太后的一时之喜,更是国家的政治权力变动的正式宣告,一时间却非殿、北宫、洛阳城乃至整个天下都开始行动起来,力图借着年尾的这场盛典,将年初那场属于天家隐私的动乱而造成的破坏全都遮掩过去。

众人的忙碌里,冬至很快就来了。与我曾在长乐宫看到的天家欢宴不同,这次的冬至,虽然依旧礼乐歌舞一件不少,宫娥彩女内监侍者无不一身簇新,珠光宝气与烛光灯火交相辉映,一派歌舞升平,欢声鼎沸的景象,但长宁殿里的天家家宴,却有一股掩藏不住的凄凉。

太后以下,便是齐略,而后是北宫里一些先朝那些已经差不多要被世人遗忘发霉的太妃,再后来便是乳母带着的诸皇子皇女。在这样的盛宴里,齐略虽然陪在太后身边说笑,但眉目间的黯然之色却是掩之不住——冬至大节,天子竟没有皇后嫔妃相伴,真正的做了孤家寡人放在这个时代来看,委实也忒惨了些。

我验过酒菜后便站在厅柱后,待到宴饮热闹的时候,就准备离开。临走之际,却不知何故,却又向他那边看了一眼。

他正右手把玩着一只金觥,眼睛看着堂下舞姬跳的集羽舞,嘴角含笑,但笑意却未抵达眼底,笑纹里却带出一种刻骨的孤寒,沉寂得仿佛没有了生气。

我心里微微刺痛,望着他一时移不开眼。他似乎察觉到了我的注视,目光扫了过来,与我相对。我怔然凝睇,却说不清是怜惜还是酸涩。他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敛,旋即又笑纹又从唇边漾了开来,眸里多了丝欣慰暖意,这次却是真的笑了,望着我,举起酒觥,向我这边扬起。

我手边无酒不能相应,便微微一笑,注目示意,轻声道:“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我的声音本就放得轻,加之殿内编钟鼓罄丝竹之声大作,他更不可能听清,但这其中的意思他却能从我的举止神情里看明白,当下一笑举杯,一饮而尽。身边的内侍赶紧上前给他挹酒,堂下那且歌且舞且变魔术的舞姬也正好给太后献了一枚珍珠串成的银凤钗,舞到他席前,准备给天子献礼。舞姬的大袖展开,华衣舒散,闪过来便正好将他端坐的身影遮住,阻断了我的视线。

我敛了笑容,悄悄的退出了长宁殿。

洛阳城的雨雪不多,冬至这夜竟是一派明月当空,万里无云的景象。我出得长宁殿,心里一片空落,被困在洛阳北宫,还是第一过冬至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也没有收到任何礼物,有的只是对情感犹疑与对前途的惶惑。

我这一生,来得突然,最后却将走到哪里去?

在这世界里,没有谁了解我的来历,也就没有谁能真正的包容我的一切;因为我藏着来历的秘密,不能彻底的信任别人,所以我也就没有办法感受这个世界信任我。

其实来了二十年,我一直没有真正与这个时代和环境融为一体,一直缺少一个真正让我牵挂到可以感觉他是我生存于这个世界的“根”的人。

“云娘子!云娘子!”急促的叩门声将我飘浮的思绪惊拢,扬声应道:“哪位?”

“我是太后娘娘身边的女史,崔珍!云娘子可还记得我?”

我心里隐约有个印象,经她提醒便想了起来:“原来是崔姑姑,有什么事吗?”

“娘娘要召见你,你快随我走吧。”

北宫各殿灯火辉煌,虽已夜深,却正是酒意方酣,舞乐最盛的时刻,只有太后的寝处灯光稍黯。太后精神很差,崔珍领着我进去的时候,她正倚在一张靠椅上闭目养神,听到我们的脚步停在她前面,才倏然睁开眼睛。

我俯首行礼:“臣云迟叩见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免礼,你坐。”太后摆手赐座,笑得温和,但目光投过来却分明比以前我见过她时多了几分估量之意。

我谢过座,便坐了下去,听她有什么话。太后的目光在我身上打了个转,笑道:“我有好些年没见着你了,只听说你成了本朝第一个女抚民使,领着人编《苍山集》,还自己笔书《浮生疑问》《南疆记》两文,在南州和中原都挣了不低的名望啊?”

我略略欠身道:“娘娘夸赞,臣这些年在南疆行走,名声是有一些,不过贬多于褒,却算不得什么名望。”

太后有些好笑的说:“男人嘛,总是不喜欢女人太过聪明能干。你能做出这番大多数男子都做不出来的事业,他们不恼你才叫怪事,有些贬低你也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