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机结构稍微有点复杂,特别是面滚、切刀和几个齿轮,以现有的条件只能靠如易中海这样技术高超的工人师傅“手搓。”其实是一体的,把切刀抽出来就是压面机,把切刀插回去就是面条机。
但经过工人师傅的努力,今天易中海跑来告诉李平安,面条机制成了。看李平安什么时候有空去试一试。
李平安叫上主任就去找李怀德。李怀德听说后也很高兴,兴致勃勃跟着李平安去了。
因为李平安的原因,上次和面机的实验都是在二食堂实验的,这次也不例外。
“水和面粉的比例你们得自己试验,不能太软,软了会粘辊。也不能水太少,水少了成本高。“因为是李平安设计出来的,自然使用方法也只有李平安懂。这不,李平安等机器安装好后,首先给后厨人员介绍和面的方法。
做和面机试验的时候李平安就说过,和面机只适合和蒸馒头的那种软面。
面条机的启动和关闭,以及操作李平安并没有介绍,他把这个荣誉交给了易中海。刘海中也想上,但他口才不行。
经过多次实验,压好的面片从转动的切刀里穿过,落在下面横板上,变成了一根根连绵不断的粗细均匀的面条。
何雨柱伸手从下面往上捞,然后把握了一下,手一用力,一段1米来长的细长面条便出现在手中。
“赵师傅,你下点面条试试,看能吃不?”李怀德对旁边看得出神的赵师傅说。
何雨柱跟了李平安这么久了,眼皮也活了。赶紧跑过去开火热水。在等待水开的时候,赵师傅打了一小盆鸡蛋卤备用。
“这面条细,不能一直煮,要不会糊了。”李平安在一边提醒。
面条在沸水里翻滚了几下,眼看着熟了。
赵师傅先给三位领导一人盛了一碗面条,浇上一勺鸡蛋卤,看着就有食欲。
第一次吃机械压制的面条那感觉一定是很棒的。因为面片经过多次压制,口感一定很棒。
不出意外的,“机器面条”(“机器面条”是后来工人们吃过后对这面条的“爱称”)征服了李怀德和后勤主任。
在连声叫好中,两人都吸溜了两碗面条,还意犹未尽。
其他人看着眼馋,也纷纷拿起了碗要尝尝……
解决了压制面条的问题,卤面、打卤面就能提上日程了。
下午,李平安和主任给三个食堂的全体人员开了个会。会上李平安先讲了自己的打算,然后让食堂师傅们讨论可行性。
会上气氛十分热烈。虽然说样式多了。但因为有机器提供帮助,师傅们的工作强度并没有加大,特别是煮面条和蒸卤面省事,师傅们的工作强度反而降低了。
再说了,有好吃的谁不愿意啊?食堂厨师也是人。
第二天上午,轧钢厂喇叭里就开始广播。
“为改善我们厂广大工人群众的生活质量,从今天起,我厂三个食堂每天中午饭开始按照周食谱供应,每天不重样。特别提醒,今天中午食堂供应我们老京城打卤面。”连续广播了三遍。
“在咱们厂里食堂还能吃到面条?是假的吧?”
“是真的,我一朋友就在二食堂帮厨,他说昨天就吃到嘴里了。说是啥机器面条,特别好吃。”
“我就爱吃面条,中午下班了我得赶紧去。”
“我也一样。”
一个广播,让工人们人心浮动,整个上午都无心干活。
上午下班的铃声一响,早已等待多时的工人们拿起自己的饭盒就朝食堂跑去。几分钟内,三个食堂里就挤满了等着吃面条的人。
一锅锅面条舀出来,一碗碗面条端出去。没一会儿,食堂里就剩下要买面条的喧闹声和吃面条时发出的吸溜声……
食堂改革第一弹打出了名声,不但吃饭的时候,工人们对机器面条交口称赞,下班回去后还给自己的家人说,几乎要把机器面条吹上天。
接下来一周,轧钢厂工人觉得自己像在过年。一天打卤面条、一天馒头加大锅菜、一天包子配鸡蛋汤,一天蒸卤面,一天花卷配疙瘩汤。五天不重样!
这几天累坏了掌勺卖饭的人。因为食堂里,除了卖馒头那天还和之前一样正常外,其他4天哪怕再增加庸余量也不够买,工人们不但自己吃,还给家里人买。
而这情况估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慢慢消停下来。
轧钢厂的领导们遭到了其他兄弟单位的痛恨。轧钢厂食堂出名的好,这名声借助工人的口口相传,迅速传到了外单位,并且越传越广。其他单位的工人不乐意了:同样是工人兄弟,凭啥轧钢厂就过着好日子,我们就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吃馒头加大锅菜?这绝逼不能忍!找领导去!
于是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次上级开会。厂长们聚到一起,轧钢厂的领导们都要忍受其他厂领导的冷嘲热讽。
到了最后,轧钢厂不得不把建立生产和面机和面条机分厂的计划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