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之卧龙助理有声 > 第235部分(第2页)

第235部分(第2页)

由于马超还朝,幽州方面的军事统帅空缺出来,在方绍的推荐下,经过商议,便令大将王平都督幽州军事。

大汉国的内部纷争,随着马超的还朝,暂时告一段落,整个国家貌似又紧密的凝聚在了一起。

内斗一结束,斗争的目标迅速的便转移向了外敌。

时年秋末,吴王孙权于建业称帝,建国号大吴,并分别派使臣前往汉魏两国通报。

魏帝曹操闻知孙权称帝的消息,’不但厚待了来使,还反派了使臣蒋干带了大批的贺礼前往建业,恭贺孙权的称帝。而孙权称帝的消息传到长安,汉国君臣上下的心情却颇为复杂。

当年赤壁之战时建立起来的联盟,双方名义上是建立在恢复兴室、扫灭曹贼的基础上的。而今,长安的汉政权以继承了大汉正统自居,理论上,孙权本应臣服于长安的汉延,至少从名义应该如此。

但是现在,孙权拒不称臣也就罢了,还公然的建号称帝,从法理上来讲,这是对长安汉政权的“背叛”,形如造反作乱的背叛。

因此,孙权称帝的消息一传来,朝中便有部分大臣建议改变原先的对外方略,转向吴国开战,先灭吴次灭魏,这个提议自然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不过,在诸葛亮等几位高层的商议之下,他们一致认为大汉国目前最大的敌人仍然是魏国。尽管魏国在前几次的战争中损失惨重,但由于其仍据有两河一线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域,其园力依然雄厚,战争的潜力同样不可小觑。

如果在这个时候改变进攻的目标,将矛头指向吴国,那么,如果不能在短期内灭吴,势必将给魏国留有喘息之机,一旦令其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必又将成为一个棘手的敌人。

攻魏可以从多个方向上发动进攻,如若攻吴的话,就只能由刹州,沿江东下,在长江一线狭窄的地域上作战,而这时,汉国的兵力优势和骑兵优势作用便会被显著削弓男,而在水军方面,汉国又不占优势,能否在短期内灭吴,尚存在很大的未知因素。

因此,先灭吴次灭魏,将是利大于弊。

在经过这样周密的分析之后,大汉国便也向吴国派出了使臣,恭贺孙权称帝,并试图再度重申两国的联盟。但这一次,吴帝孙权却并未对联盟的继续下去做出积极的正面的回应,在一番虚言应付之后,汉使只能无功而返。

孙权的表现让汉国上下意识到,吴国的政策又回到了当年坐山观虎斗的线路上来,不过这一次,吴国的政策变化对汉国大战略的发展已经影响甚微。

此时的汉国,其实已经具备了单独灭魏的能力。

冬去春来,转眼已经夏末。

此时,幽并以及北部冀州的安抚工作已经宣告结束,郡县二级的统治机构渐渐完善,在新帝登基的次年,此三州已经可以就地征粮养兵,已不需中央的援助。

而在富庶的关中,由于夏粮的丰收,不但新迁入关中的二十多万人的吃饭问题得到解决,还为国家提供了更充足的粮草和兵源。而同年雍益荆凉等州的粮食丰收,也为下一步的战略提供了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于是,在种种有利的因素支撑之下,在夏粮收割结束后不到十天,长安城的伐魏诏命再度下达。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章 绝城计

是年秋,四十余万汉军大举伐魏。

北路,方绍将八万汉军由关中而发,会合晋阳魏延所部出井陉。王平所部五万大军由幽州南下,三路兵马共约十七万,南下再攻邺城。

中路,骡骑将军张飞率军七万东出潼关,取大道进攻洛阳。

南路,上大将军关羽率九万大军由宛城而出,与汉中刘封所部三万人马会合,进攻汝南及许都所在。

三路大军以北路进攻魏都的人马实力最强大,显然汉军的灭魏大方略依1日采取之前的先北后南方略,集中主力攻取河北,然后再取中原。

但是,此次与先前相比又有不同。

在开战前的战略会议上,上大将军关羽明确表示南部军团不应该再作为佯攻部队,他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应该将进攻的重心集中在河南中原一带。

因此,在经过反复的磋商之后,朝廷与关羽都做出了相应的妥协,对进攻中原的中路和南路兵马相应增加,总数达到了近二十万之多,而名义上作为主攻集团的北路军,人数反而被削减到十七万。

按照大汉国高层的分析,此次灭魏之战的胜算极大,而谁能在灭魏之中取得更大的战功,显然对提升自己威望与影响力有极大的作用,这也是关羽增加进攻中原兵马数量的原因。

早在汉军兵马进行集结之时,魏国方面就已经作出相应的反应,根据细作的情报,汉国此次军队集结的规模空前庞大,曹操意识到,汉军此次是打算发动一场倾国之力的大决战。

经过前几次的战败损失,魏国现下能调用的军队不超过二十万,其中精锐之军不过十余万,其余大多是郡兵以及新训练的部队。而汉军则有近四十万,几乎是魏**队数量的两倍之多。

兵力上的劣势,使得曹操不得不小心翼翼的部署他的兵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