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德川的话,孝明天皇还是有点怂的,靠关东军?东瀛最精锐的部队都没有挡住普鲁士的军队,仅靠在东京驻扎的关东军能顶住吗?
而且依傍山地就意味着要放弃东瀛北部的重要城市,比如东京,千叶,琦玉等地区,东北军比关东军还拉胯,如果普军往北走,那边的军队要能扛住普军的进攻,那可真是孝德天皇显灵了。
德川表示这倒不慌,因为北海道已经沦陷了,东北地方他也觉得守不住,反正肯定守不住,不如放弃这里,把东北军调去长野,这样还可以迟滞一下。
孝明天皇现在也没有办法了,只能祈祷这位大将军能够力挽狂澜,他现在只求能够保住自己的皇位。
两天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普鲁士战时参谋部向京都发去最后通牒,投降还是继续战争,京都没有任何回应,既不拒绝,也不接受,能拖就拖,不能拖再说。
毛奇在没有收到来自京都的消息,毕典菲尔特提议现在立刻恢复进攻,但毛奇还想在等等,东瀛没有无线电,他们就算想投降,两天内要将情报送给关东地方的守军还是有点难的。
毛奇决定再等一天,就是毛奇拖慢了的这一天,让东瀛东北军完成了最重要的转移,整个东北都被空了出来,几乎所有的优势兵力都挤在了狭窄的国土上。
要说东瀛跟大明比起来谁更难打,对于普鲁士来说,大明的平原很多,能够使用线列步兵战术,虽然排队枪毙是土了点,那不然你怎么办?战术的理论都是有风险的。
你必须去赌新的战术是有效的,这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就算听起来再牛批的战术,打起来也没那么容易,实际情况远比计划书上的要复杂。
所以线列步兵虽然土,但是也是经过无数尝试的可靠战术,而且排队枪毙时代,你还要啥自行车啊?要么挖坑,要么排队,你怎么选?
那在这种情况下,开阔的平原肯定更容易发挥优势,但是东瀛国土狭长,丛林山地也很多,南北跨度极大,把它放在大明的国土上,都能连接东北与广西了。
但即使有这么多不利的因素在,普军依然能够凭借着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先进的武器打胜仗,普鲁士也没有难为占领区的居民,为了后面的普东合并,普鲁士需要趁这个机会笼络人心。
普鲁士一上来就开始了大撒币,先是打地主分田地,把那些占有地的地主给收拾了,然后把地分给农民,而普军也就是抢走地主家的余粮而已,然后做个顺水人情,拿这些老百姓种出来的粮食分一些给老百姓,声望一下就起来了。
而且这些普军的光辉事迹也稍微流传到了本州,对于普军优秀的军纪,至少在普军占领期他们的人民没有饿死,但是本州毕竟还没有沦陷,大多数东瀛人还是认为,虽然自己的这个政府很麻瓜,脑子像是被门夹了,天天不务正业,折磨外人折磨自己人,但那又能怎么样呢?毕竟还是自己的祖国啊。
从上一次条约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了,东瀛还是没有任何回应,毛奇下令恢复进攻,登陆东京地区,然后朝着长野地区推进,将东瀛的南北完全分隔开。
普鲁士的这次登陆行动由年轻的陆军少将曼陀菲尔指挥,曼陀菲尔身材比较矮小,骑术击剑射击等技术都平平无奇,但是他对战术的独到理解让奥古斯特有点赏识他,直接给他当了个上尉,后来又参与了几次战役,被破格升为少将。
奥古斯特表示,“像啊!很像啊!”
。。。。。。。
而毕典菲尔特则是作为侧翼辅助进攻舰队的指挥官,他的任务是佯攻大阪,点到为止,把炮弹打光就停。
行动从凌晨二点钟开始,但是普军的运气很不好,这一天正好发生了大雨,从海面上看整个东瀛沿岸都是雾蒙蒙的,风帆战船也因为大风一直在刮导致船有点不稳。
见到了这个情况,曼陀菲尔看着东京不禁陷入了沉思,然后他说道,“我们放弃东京,把战舰开到水户去!”
雨天视野太差了,曼陀菲尔担心舰队会被困在东京湾内,所以选择从北边的水户发起登陆计划。
而这边改变航线了,毕典菲尔特并没有收到消息,结果按照原计划向大阪发起了进攻,这次东瀛人在岸边搭起了数个石头和沙袋制作的壁垒,用土炮攻击登陆的战舰,虽然一发都没打中吧,反而是大风让毕典菲尔特的登陆计划受到了严重的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