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年代,或者不该,太遥远地相爱。你说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半塘主义:爱的秘诀就是保持好刚刚好的距离(下)
距离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实体距离,这个其实相对还要好办,最难把握的是心与心的鸿沟。娇说我和玲是两个互相取暖的刺猬,我们看似八杆子打不到一块,但是却很相似,于是我们喜欢黏在一起像是寻找另一个自己,但是太近了我们一定会伸出我们与生俱来的刺刺痛彼此,一起受伤。
友情如此,爱情也*不离十,毕竟都脱不了一个情字。人毕竟不是机器,不是如同零部件的机械,人还有感情。
难啊,太远了会寂寞,太近了是折磨。若真爱了,不会考虑那么多。
真的不会吗?我说的只是一开始不会考虑那么多。那时在心中构思已久的TA终于现身了,管他真的假的对的错的都往TA身上安,越看越像,于是找了无数的理由说服自己那就是TA的唯一,接下来激情燃烧,遇挫则大唱伤感情歌,好像每首都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再不行学电视剧来个殉情,一个人寻死觅活跟那场虚幻的爱打得火热。后来突然像郝思嘉读懂了卫希礼,那不过是自己年少时量身定做了一件美丽的衣服,恰巧穿在了卫希礼的身上,一厢情愿的合身而已。
当然,像郝思嘉一样所有的女孩都会明白曾经那份傻傻的固执,于是在以后的爱情战役中她懂得步步为营、以退为进、欲擒故纵、上善若水、载舟覆舟,一会大女人两手一叉脖粗脸红,一会小女子小脚一步山河动容,十八般武艺轮番轰炸。
终于可以运筹帷幄了,她不会为他的每一句誓言感动流涕,“也许承诺不过因为没把握”,看清一个男人的假意或真心。他离开时她不会苦苦挽留,“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不再见你你才会把我记起”,她终于明白了距离对于爱情的重要性,由着性子胡闹到天天在一起,不如耍一些女人心机保持适当的距离——
留一点空隙让彼此呼吸,多一些温柔不要一次用尽。
半糖主义,一块整糖太甜,半块正才好,一个看似不错的理念。不近不远,若即若离,意犹未尽。“若有似无的甜,才不会觉得腻”。因为自信,真的爱就算放开手不会随风而逝,真的爱不用那么多甜言和蜜语。若是赌输了,其实也赢了,所以不怕,所以要和你保持刚刚好的距离。
只是老是这样,怕会很累人吧,一不小心太近,一不留神太远,世界不是只在你我的掌控之中,天真的孩子……
参考歌词《半糖主义》
《盛夏的果实》
《千里之外》
《小女子》
爱的起:懦弱会让自己看不起(上)
一次很晚了和朋友聊天,记不得聊些什么,只记得他好像为了证明或说服我什么于是准备用他理科生的逻辑思维给我一步步论证。才开了头,他笑了,或许说我们同时笑了:“忘了你是学文的,用的是感性思维。”
他说的对,除非特殊原因(比如逻辑学考试或买东西找钱时)我一般更习惯用感性思维,有时数学问题我都是凭感觉的——
一次一个上三年级的小女孩问我一个问题:世界上所有的数相加再乘以所有的数结果是多少。我想这个数看似很大接近无穷那么结果一定是很小很平常的,有种膨胀崩裂至虚无的感觉,于是我迅速地说:结果是零。
其实心还是有些虚,但小女孩吃惊地望着我:
“姐姐真聪明,因为乘以一个零结果就是零了!”
感谢她直接告诉我原因,只是下面该我吃惊了。
我更吃惊的是原来凭感觉的不是我一个人。在韦姬《人随月色净》的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放下电话,我细细地打量我眼前的人。温文尔雅,清瘦和蔼。也许,他不是个善于表白的人,也许他不是一个挑得起生活大梁的人;也许他可以倚靠一下,在我疲乏的时候;也许他可以交托信任,在我茫然无助的时候……突然觉得,我可以使用一下自己的直觉。什么都不凭,只凭那种……感觉。
“我有挺好的感觉。”我悄悄对妈妈说。
“感觉?”
“是,感觉。”
清高过,也卑微过;忍让过,也逃逸过;浪漫幻想过,也拼力挽救过。似乎所有的代价,都没能唤回我的爱情。现在,我剩下的只有感觉。……这一回,“感觉”没有骗我。
感觉应该是一种经验的积累、逻辑的沉淀吧,允许我暂时先清高地这么定义一下。所以事过境迁后的韦姬才可以凭自己的感觉拿着岌岌可危的幸福赌一场。
她输得起,她不怕一贫如洗,她理智地豁出去,所以她:
爱——得——起。
如果说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那么感觉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潜力,直到遇见他才被彻底激活。当他破译了它的密码,她就打开了心底一直沉睡的三个字:
爱——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