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故事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篇章之前,请允许笔者将话题岔开,单独讲述关于一只黄鼬的故事。
黄鼬是他的学名,不过,人们更喜欢将他所属的这个物种称之为黄鼠狼、黄皮子。
而他,更喜欢称自己为“黄大仙”。这也是基于人类在民间故事之中对于黄鼠狼的尊称,他喜欢这个称呼,于是,将其用到了自己的身上。
请注意,本文会将所有具有灵性已开心智的生物的人称代词统一更换为“他”或者“她”,并非文本错误,以后不再赘述。
言归正传,这位黄大仙早已经不记得他在北关这一块生活了多少个年头,也不记得自己到底和多少只母黄鼠狼组建过多少个家庭,自然更加不记得自己有多少子孙后代。
总之,不管是伴侣还是子孙,好像都没有活过他的。
如果一定要粗略地划定一个时间界限的话,那么,他拥有修为、开化心智的时候,还是在那个炮火连天、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年代。可以说,他算的上是那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的见证者。
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变得好了起来,这也让黄大仙逐渐摆脱了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这些年以来,他感觉自己相较之前胖了好几圈。
当然,黄大仙虽然吃到了时代发展的红利,但这同样也给他带来了苦恼——人们的急剧扩张,将他的生存空间挤压得越来越少。
许多年前,北关还是一片荒地,如今,许多建筑拔地而起,仅剩下的一片荒地还被当成了坟地来使用。对此,黄大仙感到十分不满。
不满归不满,他虽然有些小神通,但相较于时代的浪潮,他的力量终究还是显得渺小了一些。
当然,他也并未因此而心灰意冷,他也拥有自己的手段。
他笃信一条铁律——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就不如适应环境。于是,他将自己的家从坟地搬到了居民的家里。
这里的住户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小院子,许多人还保有旧时的习惯,喜欢养一些鸡鸭鹅之类的家禽,这对于黄大仙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
他想都不用想,自然知道,费尽力气在野地抓老鼠与在人家院子里偷鸡偷鸭哪个更划算。
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被他偷个一次两次的倒还好,哪家人能容得下这位白吃白喝的主儿?于是,他有张良计,人家也有过墙梯。
于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盗窃案件的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家开始养狗。也正因如此,黄大仙的逍遥自在的日子也走到了尽头,吃胖的身子又渐渐瘦了下来。有那么一阵子,他觉得自己身上的毛的颜色,都没以前那般光鲜亮丽了。
于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他得想办法。
办法也很简单,那便是制造小范围的恐慌。当然,他也绝不会为此而害人性命——一是因为他本性不坏;二是因为他也十分清楚,他要真敢害人性命,绝对会有他应付不来的人找他的麻烦。
这样一来,北关一带就开始流传起楚利民刚来的时候听到的故事。
他之所以选择一年只做一次,主要还是因为,他觉得,这种事情过于频繁,依然会有人找他的麻烦,一年一次刚刚好,对于这里的居民的震慑作用也足够了
事实证明,他的决策也是完全正确的——一些比较迷信的居民,真的会在每月的初一十五摆上贡品烧香祈福,这样的居民还不在少数。
于是,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对于黄大仙来说,就如同过年一样——他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堂而皇之地享受那些贡品——人们不但不会因为第二天发现贡品没了而感到愤慨,反而觉得是他们所请的哪一路神仙显灵了。
至于说受害者为什么都是租户,黄大仙只有一句话: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