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帝国风云安装 > 第11部分(第3页)

第11部分(第3页)

从政治上讲,这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为了维护与英国的友好关系,或者说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做出的必要让步。

没有妥协,就没有和睦。

帝国不得不吞下这颗苦果,冯承乾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让冯承乾没有想到的是,《基尔运河拓建协议》公布之后,英国与帝国国内都出现了舆论风潮。

在英国,评论家把索尔兹伯里说成了卖国贼,认为帮助德意志第二帝国拓展具有极大战略意义的基尔运河等于自掘坟墓,必然后患无穷。虽然政治家都知道,索尔兹伯里为英国争取到了尽可能多的利益,但是仍然有很多不明事理的人受到鼓动,索尔兹伯里遭遇了第二次组阁之后的首次信任危机。

在帝国,没有人骂俾斯麦,因为受舆论宣传影响,大家都把俾斯麦看成了受害者。

帝国民众敌视的不是软弱的宰相,而是借势凌人的英国,因为是英国把这些带有侮辱性质的条件强加到帝国头上,是英国在蛮横干预帝国内政,是英国在想方设法的阻止帝国发展壮大。

在民间形成的仇恨,最难以消除。

到此,英德矛盾也浮上了水面。

在此之前,大部分帝国民众都把英国当成盟友,因为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统一战争中英国一直支持普鲁士,为北德统一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之后,帝国民众看待英国的目光肯定会有所改变。

很多人都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归结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扩张野心,可是又有多少人认识到,正是英国处处逼迫、阻止德意志第二帝国发展壮大,才使帝国走上战争之路,也使得帝国在大战中几乎靠一己之力对抗所有欧洲强国,在综合国力远不如对手的情况下,独独坚持了四年之久。

一个民族在国家安危上形成了共识,这个民族就不可战胜。

受舆论宣传与民意影响,帝国的银行家表现得非常积极,到年底就筹集了二十五亿帝国马克。

资金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剩下的就是劳动力了。

十二月八日,俾斯麦在宰相府召见大清驻得参赞陈季同,询问了“定远”与“镇远”两艘战舰的情况。

名为询问,实为暗示,帝国能以更加廉价的方式,为大清建造更好的战舰。

对正在积极筹划海军的大清来说,这绝对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要知道,当初采购“定远”与“镇远”二舰,总共花掉了三百四十万两白银,几乎掏空了李鸿章的腰包。俾斯麦主动提出,可以通过劳务输出的方式抵偿战舰的采购经费,自然大受李鸿章欢迎。

两天之后,陈季同再次去了宰相府。

这次,俾斯麦通知了冯承乾,让他去见见来自大清的使节。

第十九章 事在人为

见到陈季同,冯承乾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因为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见到的第一张与自己相似的面孔。

只是,冯承乾并不了解陈季同。

他只知道,陈季同是很有名的外交官,精通英语、法语、德语与拉丁语,是李鸿章手下的大红人。只是此人生性放荡不羁,娶了一个法国女人,闹出过婚外情,还因为债务问题而官司缠身。

以后来的标准衡量,陈季同算不上优秀的外交官,也许连及格都达不到。

虽然俾斯麦在场,但是见面后,陈季同说的是汉语。

“久仰伯爵大名,正是闻名不如见面。”

“参赞客气了,区区小名不足挂齿。”

陈季同笑了笑,改用德语说道:“伯爵可是来自大清,还是……”

“参赞误会了,我与大清没有半点关系。”冯承乾也笑了笑,他这番话是说给一旁的俾斯麦听的。“虽然早就想去大清看看,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参赞此次前来,是否与采购战舰的事情有关?”

“陈参赞就是为此事而来。”

“这么说,大清首辅李大人对此很有兴趣?”

“李大人的意思是,如果价格公道,大清还会订购几艘战舰,只是相关事宜要在谈判协商之后才能做出决定。”

俾斯麦与冯承乾一唱一合,让陈季同有点尴尬。

冯承乾笑了笑,对陈季同说道:“价格都好说,鄙人不才,只负责帝国海军建设,有些事情还是能帮上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