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何日同携手阿蛮 > 第7部分(第3页)

第7部分(第3页)

是契丹国太子耶律图欲——也就是耶律倍亲自南下来接人了!

第五章

耿豪首先打破沉默。“你现在知道了,耶律檀心其实是大唐公主李檀心。”

柳姨再次重复她造访大寺的目的,“这就是你这个平民小辈不能娶她的原因。”

耿毅一脸荒谬地瞪视柳姨,辩驳道:“大唐早亡了,她降世时,天下四分五裂,改朝换代已不知多少次,再怎么说都不是公主之身。”

耿毅指出现实面,怎知却引来柳姨的疾言厉色,“河东柳氏与幽州耿氏曾对天起誓,只要李唐血脉留世一日,就得对他们克忠一日,至死方休。”

“檀心与甥儿心契意合,没有贵贱之分,更无地位悬殊之别,恕甥儿难同意姨娘的话。”

“好,你给胡人养了两年,咱们汉人的忠孝节义全都摆在脚下踩了。”

耿毅绉起眉头,“甥儿从没忘记过爹爹的教诲,他说过男子汉是不妄自菲薄的,”

“好一个不妄自菲薄,你何不亲自回幽州对你父亲说去!”柳姨取出藏在袖中的信,递给耿毅。

耿毅接过信,带了一种不服气的倔性告诉姨娘。“顺便带檀心回去。”

“你先将你父亲给你的信仔细看清楚后再决定。”

耿毅闻言,展信阅读起来。

毅儿如晤,

为父已为你定下一门亲事,对方是你在蓟州、长你两岁的表姐悦云,因之无论是大汉、契丹或前唐公主对你有所青睐,吾儿皆需一概婉谢,万万不可心存非分之想。

情事紧要,盼速回北界,勿让者父成了背信之人,徒落世人笑柄。

耿毅放下信,脸色发白,“这事太突然,我从没听爹提起过……”

“这个年头人心难测,突如其来的事可多著,不止就你这一件。”

他直视他的姨娘,问道:“莫非是姨娘您给爹爹出的主意?”

柳姨没有否认,只说:“你爹爹也认为这样才算门当户对。”她带著顿老十岁的愁容,悠悠地劝诱,“不是我们故意要棒打鸳鸯,而是这样做对大家都好。甥儿若是聪明人,就该劝檀心公主进宫,如此行之,对你、对公主及赞华先生来说,才能趋吉避凶。”

耿毅见到柳姨欲言又止的模样,黯然问道:“姨娘您话中有话。”

“我也只能点到为止,总之,你好自为之。”

目送两位长辈离开宝宁寺后,耿毅随即找耶律倍商量。

耶律倍是一位性情中人,自然觉得柳氏的想法不尽情理。“既然我能把钟爱的义女许给你,为何你老家的长辈不让你娶一个末世的落魄公主?”

“父亲认为我不该做非分之想。”

耶律倍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耿公既然要你北上一趟,你就去吧!我相信你是聪明人,要不了多久便会返回洛阳来。只不过我听说了,关外局势逐渐不稳,你一路上要多提防。”

耿毅领受了耶律倍的祝福与提醒后,找了一个适当的时机,领著耶律檀心到母亲的坟前磕头上香。

他牵著她的手,胸有成竹地对她保证,“在我跟爹爹阐述清楚后,一切阻碍定可消除,届时盼能与你携手偕老。”

耶律檀心忍住兜在眼眶边的泪,冀望自己能跟他一样乐观,但是她特殊的身世背景与遭遇让她对任何事都保留了三分怀疑。

她总觉得,他此去归期难测,一股生离死别的愁绪顿时涌上心头。

尽管如此,她仍是打起精神,主动表明自己的心志,“我在大寺等你回来。”

耿毅看著眼前的美娇娘,眼底闪著雀跃与希望。“一言为定。”

于是,耿毅于一个孟夏的清晨,头顶朝阳,足踏著晶莹的露草,往北而行。

幽州 耿府

转眼间,耿毅回到上谷已快三个月了,初返家门与老父欢聚的喜悦,早随著秋日渐黄的枯草而变调。

这些日子里,朝野之间发生了许多的事。其中一项便是皇上病危驾崩,新皇即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