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跨越鸿沟模型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现在我们可以考虑一下,高科技企业领导者的这种想法到底会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呢?或者说我的意思是,只注重销售量增长真的是正确的做法吗?有的时候一些问题确实能够自行解决,但是就算往前追溯100万年,我们真的能看到是我们的顾客引导着整个市场为我们带来一个庞大的销售量吗?这三个问题的真正答案分别是:①灾难性的后果;

②不一定总是正确的;③不可能。

简单地说,在鸿沟期中只关注销售量的驱动作用会企业带来致命的后果。原因就是:在这个特殊的市场开发阶段,高科技企业的唯一目标应当是顺利攻占主流市场的前沿阵地—也就是说,它们应当努力创建一个可作为参考的实用主义者顾客基础,毕竟只有这些顾客能够帮助高科技企业实现梦想,即成功占领主流市场的其他领域。为了建立这样一个参考基础,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第一组顾客对他们自己的购买目标完全满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保证顾客买到的不仅仅是我们的产品,而且还可以得到我们提供的整体产品(我们将在下一章介绍这个概念),即为了达到顾客所希望的结果而必须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一个完整组合。只要这个组合遗漏了任何元素,它就称不上是一件整体产品,企业的销售承诺就无法得到实现,从而实用主义顾客也就不能作为参考的基础。所以说,为了保留住这个重要的参考基础,我们必须或者至少要保证向这些顾客提供整体产品,这是高科技企业在跨越鸿沟时应当实现的一个最主要的目标。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2   如何生火(2)

但是,向顾客承诺提供整体产品的代价也是非常高昂的。甚至当我们寻找一些合作者或者联盟来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他们也会要求获得有效的管理权,以方便自己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控制。而且,当我们自己要承担支持性的责任时,通常我们需要派出企业中最出色的一些员工来完成这些工作,但是与此同时,企业中正在推行的其他一些重要项目也同样需要这些员工的力量,这样一来,我们就只能蒙受一些损失。因此,高科技企业必须从节约性和策略性两个角度出发向顾客承诺整体产品的提供—这也就意味着企业需要充分地将整体产品的杠杆作用发挥出来,最好能够凭借这些整体产品赢回销售量的最大回报。不过,只有当企业将全部的销售力量集中在一两个空白市场的时候,这个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如果你的销售力量过于分散,你手中所有的重要资源就会被完全消耗掉,承诺提供整体产品的诺言也没有实现,这样你被困在鸿沟中的时间就会更久。若情况更加严重,也就是当销售量成为你的唯一目标时,你甚至有可能会被永远地困在鸿沟之中。

即使是仅仅因为整体产品的杠杆影响力,高科技企业也应当避免以销售量为目标的营销策略。但是这种营销策略实在太诱人,以至于企业总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做法。我们可以考虑下面的一些例子。成功进入新市场的一个关键之处就是要在产品购买者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声誉。已经有无数的研究表明在高科技产品的购买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口头交流是为购买者提供必要参考信息的一个最重要的来源。无论是在产品销售周期的初始阶段,还是在购买者大量剔除不合格企业并确定“最终名单”的最后阶段,口碑营销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策略。那么接下来你要注意的是,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市场,一个良好声誉的形成都需要有大量消息灵通的个体消费者存在,他们会经常见面并相互交流各自的观点,从而巩固某种产品或某家公司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现在你应该能够了解口碑是如何起作用的了。

促使这种交流过程的发生企业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尤其是当它离开早期市场并开始向主流市场转变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早期市场的顾客之间的相互交流只需要通过科技新闻社、出版社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媒体就可以实现。但是就像我们已经注意到的,实用主义顾客之间的交流往往会受到行业的限制,不同行业的实用主义者可能会通过一些专业协会进行交流。化学家与化学家交流,律师与律师交流,保险公司主管与保险公司主管交流,其他行业的顾客也同样如此。如果企业单纯采用以销售量为目标的营销策略,它可能会在5~10个不同的行业中分别获得一两个顾客的信任,但是这样却无法形成口碑传播的效果。你的顾客可能希望跟别人谈谈你的公司和产品,但问题却是他找不到人交谈,因此你的公司和产品在这位顾客心目中的印象也就无法得到加强。相反,如果你可以在一个市场细分中获得四五个顾客的青睐,你将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能够瞄准市场细分的高科技企业往往可以在跨越鸿沟的初期,通过有效的营销活动获得口碑营销的杠杆影响力;但以销售量为目标的公司即使能获得这种影响力,也只能等到跨越鸿沟的后期。口碑传播影响力的缺乏会使产品的销售过程更加艰难,从而使企业销售产品的成本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2   如何生火(3)

最后,我们来介绍企业在跨越鸿沟的时候应当集中力量关注市场空白的第三个理由,这个颇有说服力的原因与赢得市场领导权有关,那就是实用主义顾客总是希望从市场领导者手中购买产品。其实他们的动机很简单:任何整体产品都是围绕着能够主导市场的优秀产品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市场中其他的普通产品。例如,Intuit公司推出的个人理财软件Quicken就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市场主导产品,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微软公司推出的Money软件。于是,与围绕Money软件建立的整体产品相比,实用主义者可以从市场中找到更多有关如何使用Quicken软件的书,更多与Quicken软件相容的程序,更多的Quicken软件模板,以及更多能够直接通过Quicken软件获得资料的数据库。这种增值型产品架构的存在不仅仅提升了产品本身的内在价值,而且还可以很方便地得到其他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支持。实用主义者非常重视整体产品能够为自己带来的有利效应。如果能够选择索尼公司生产的Playstation游戏机,他们绝对不会购买3DO游戏机;同样,如果可以买到Windows NT,他们也不会考虑OS2;又或者,他们更有可能会选择甲骨文公司的产品而不是Progress公司的数据库。所以,或许实用主义者是无意的,但他们确实会联合起来将某些高科技企业或某些技术产品尊为市场主导者,然后竭尽全力去维护这些市场领导者的地位。我们已经知道,实用主义者在产品进入市场的初期会推迟自己的购买活动—从而导致了可怕的鸿沟效应,他们这样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给自己足够的时候去确定谁将成为市场的领导者。他们不想将自己的支持力量错误地贡献给一个不合格的公司及其产品。

既然这样的话,根据我们的定义你就可以知道,如果你正试图跨越面前这条可怕的鸿沟,你就无法被实用主义者视为市场领导者。于是你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加快速度获得这一至高无上的领导地位呢?其实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果你想成为某一个市场的领导者,你就需要在这个市场中占据最庞大的市场份额—尽管最终你或许只能拥有30%~35%的市场份额,但通常在刚进入市场的时候你拥有的市场份额要超过50%。所以说,你可以计划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比如说今后两年间,你希望创造多少销售量,然后将这个销售量翻一倍得到的数字就是你要获得的市场份额。精确地说,这个数字实际上是你能够获得的最大市场份额,因为我们的计算过程中利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即你将获得的所有销售量都来自于同一个市场细分。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在早期中为自己建立起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并且我们一定要做到,因为我们知道实用主义者总倾向于从市场领导者手中购买产品,而我们最重要的一个营销目标就是征服实用主义者,并将他们作为一个可参考的顾客基础—那么唯一正确的策略就是做“小池塘里的大鱼”。

关注市场细分!这种策略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它能够直接引导你“拥有”一个市场。也就是说,你可以被实用主义者视为市场领导者,并且从那以后,他们会联合起来帮助你维持市场主导地位。而且这同时还意味着,对于任何同样希望成为市场领导者的竞争者来说,无论它们的规模大小,也无论它们的产品具有哪些附加的特色功能,它们在进入市场的时候都需要面临无数巨大的障碍。诚然,主流市场的顾客会埋怨你的产品缺乏特色,并坚持要求你对产品进行升级来超越其他竞争者提供的产品。但事实上,主流顾客愿意让自己被你“拥有”,因为这样可以简化他们的购买决策,改善产品的质量并降低获得整体产品的成本,而且还能够为他们带来一种安全感:产品销售商就在那里,只要出现任何问题他们随时都可以寻求帮助。他们确实需要得到你的关注,但他们是和你属于同一战线的。这样看来,拥有一个市场与拥有一份养老金似乎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万事顺利的时候你为它添砖加瓦,一旦灾难降临它就成为了你的避难所,拥有一个市场可以使你的收入比平时更加稳定,也能够使你的销售成本更低。

正是因为这么多的原因—整体产品的杠杆影响力,口碑营销的威力,以及掌握市场的领导地位,所以在跨越鸿沟的时候,你必须要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规模较小的市场细分中,努力获得这一两个市场的支配地位,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你不能为这个目标竭尽全力,那么你成功进入主流市场的可能性就会非常渺茫。

3。3   微软的命运

我从一开始就承认:据我所知,微软公司从未遵循过我在本书中强烈建议的重点集中策略。它从未实施过我们在前面介绍过的D…Day战略。相反,微软公司一贯采用的是“埃维尔·克尼维尔攻略”:忽视鸿沟的存在。你可能要问:既然这样,微软公司为什么还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为什么没有人曾经想过要遵循微软公司的战略,而不是你摩尔先生的鸿沟策略呢?

在这里,我想我们可以引用法律界的一句名言:大案件只能造就无效力的法律。微软公司的历史就是如此的独特,以至于其他的高科技企业几乎不可能利用它的策略作为先导。最初微软公司从IBM公司那里获得了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专营权,但随后它又设法将这项技术据为己有,微软公司最为知名的三大技术—Windows操作系统、NT和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就是直接从这项操作系统技术中进行扩展而得到的。这种盗窃行为纯粹是普罗米修斯式的—从上帝那里偷来火种然后传遍全人类。这并不是一个不诚实的行为,事实上人们还会到处颂扬微软公司的明智之举。不过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微软公司从一开始就被视为一种业界内的标准。这家公司刚刚创立的时候恰巧遇到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当时IBM公司正在整个市场掀起一波针对IT产品的需求浪潮。自创立之后,微软公司推行的一切市场开发行动都得益于对IBM技术的继承。

独有的天时地利使得微软公司能够从别人那里获得新技术,它并不需要凭借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研发。换句话说,微软公司的成功应当主要依赖于它对其他人率先发明的技术的迅速继承。无论是对Macintosh直接进行扩展得到的Windows软件,还是对网景公司的浏览器Navigator直接进行扩展得到的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你都可以从中清楚地看到微软公司的发展战略。除此之外,我认为微软公司推出的Windows NT也同样不例外,这款产品久负盛名的原因并不是它将操作系统的艺术价值又往前推进了一步,而是因为它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标准平台,它恰恰实现了Unix没有实现的诺言。

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要嘲讽微软公司的技术能力,我们的目的是要赞扬它的市场开发策略。正是因为微软公司拥有客户机服务器领域中的所有用户,所以它才能够在鸿沟前方的实用主义者领域中拥有一片永久的领地。可以说,微软公司控制着主流市场的大门。当野蛮的竞争者试图带着自己的不连续性创新闯入主流市场的时候,微软公司就会将大门紧密。但当它自己带着与竞争者类似的产品出现在门外时,主流市场的大门却永远都是向它敞开着的。其实,这就是比尔·盖茨的大门,而且这种特权确实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但是微软公司并不能作为其他高科技企业的先导。虽然它能够在鸿沟两边游刃有余,但其他大部分的高科技企业在跨越鸿沟的时候都得不到任何的帮助。更严重的是,它们在跨越鸿沟的时候往往还需要躲过微软公司的利齿。通常情况下,高科技企业进入主流市场时会被看做一种入室盗窃行为,它们要想方设法破门而入,利用各种骗术窃取财富。对于那些无所畏惧的市场领导者来说,由于整个战场已经到处驻扎着他们的军队,所以对他们来说,更有效的战略就是规划出一个全面出击的战略部署,发动全部的前线力量一举出击。但是对于乳臭未干的新挑战者来说,这种策略很明显是非常愚蠢的。事实上这个时候我们应当采取一种完全不同的策略:认真地选择目标,集中力量发起迅猛的攻击,然后立即进驻这片阵地并严加防守。

。。

3。4   市场空白之外

对市场空白介绍了这么多内容之后,我们还需要承认:企业在占据市场空白之后还有很多任务要完成。尽管空白市场一直在不断地更新,而且它本身也会凭借新市场细分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大规模,但是更庞大的市场支配权一直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毫无疑问,这个目标将最终超越空白市场的容纳能力。并且,当企业的利润值超过一定水平之后,空白市场确实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很明显,这是企业跨越鸿沟之后发生的现象,但是企业应当在一开始就对此进行认真的规划。虽然诺曼底登陆的目的是要攻占诺曼底这个小城,但其最终目标却是要解放整个法国,同样,在我们的营销策略中,我们也希望确定一个更长期的远景目标来指导我们当前的策略选择。

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如果它们想要超越其最初瞄准的空白市场,一个关键的做法就是,把选择一个策略性的目标市场细分作为行动的第一步。也就是说,企业要盯准一个市场细分,并凭借这个市场细分与其他市场之间的联系,顺利进入下一个规模更大的市场细分。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看一下,当苹果公司的Macintosh软件试图跨越鸿沟的时候,它选择的空白市场是《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图形艺术部门。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目标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却要负责一个极其重要但同时又存在着问题的业务流程—向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营销专家提供专业、有效的图形展示工具。规模相对较小的空白市场其实也具有其自身的优势,正是因为这样苹果公司才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占领这个市场细分,从而将其独有的产品和技术作为行业集团内部的一个合理标准(这同时也违反了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